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为了解红掌种质资源重要观赏性状遗传多样性,以91份红掌种质作为试验材料,对17个重要观赏性状进行鉴定,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红掌资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6.27%~66.2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856~2.0886,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形态多样性,其中右耳心距变异最大,肉穗花序顶端粗变异最小。相关性分析发现,各观赏性状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正向联系,大部分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的3个主要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2.991%,由决定植株大小、佛焰苞大小及肉穗花序粗度的指标组成,其中前两个特征对红掌种质多样性影响较大。依据植株大小、佛焰苞大小及肉穗花序粗度进行聚类分析,可将91份红掌种质分为6个类群,各类群特征明显,其中第Ⅵ类群多个性状表现独特,值得特别注意。本研究通过分析红掌种质资源重要观赏性状变异情况,了解其遗传多样性,为红掌遗传改良、种质创新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从广东、广西引进国内近年选育的18个荔枝新品种,在灵山香荔大树上高接换种进行区试。参照《荔枝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果实性状评价标准,依据果皮颜色、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焦核率、果肉内膜褐色程度、肉质、风味、香气、涩味等性状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总分为100分。于2018-2020年连续三年分别对引进品种果实性状测评评分,按三年平均得分高低对果实综合性状优劣进行排名筛选。结果是:糯桂、仙进奉、红绣球、红珍珠排名在前四位,在当地荔枝主产区品种结构调整可以优先考虑选用;一些品种虽然综合评分不高,但是具有的某个特异性状或某些特殊优良性状,如马贵荔单果重最大,是平均值的166%,穗大、特迟熟,果肉内膜褐色少;范焦1号、井岗红糥、岭丰糥和凤山红灯笼的焦核率均为90%以上且稳定,这些性状在种质资源创新及育种利用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3.
敬告果农朋友,目前苗木市场混乱,不法商贩爆炒苗木,未经农作物品种审定命名的任何果树新品种,不可盲目引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两种新型的有机叶面肥在茶树上的肥效和效益比较,试验通过在茶园日常管理中设置喷施植物提取物SA-1、氨基酸有机肥YM-1和对照CK处理,调查研究施肥后一个周期内茶树生长、产量及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有机肥可以提高茶树发芽密度、百芽重进而提高产量,并明显改善制茶品质,最终体现在提高茶园产值和效益上,是一种高效栽培模式,对于实现茶园化肥投入减量和茶树轻简栽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林业取得长足发展,果农在种植水果时开始逐渐引进机械化、自动化设备,以提高种植效率。传统收获时果农最为繁忙的季节就是成熟季,果农常需要花费大量人工采摘果实,不仅效率低,且有一定危险性,采摘机器人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为此,针对采摘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工作空间,结合采摘作业实际需求,进行采摘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及工作能力评价,旨在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技术能力、吸收能力都与企业研发创新存在密切的联系,论文结合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和现有技术能力与吸收能力的观点,分析了技术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差异,提出了企业技术能力与吸收能力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型,初始技术能力构成了吸收能力的基础,吸收能力的不断增强,是提升技术能力的重要支撑,双方的互动协调增长是两种能力发展的保证,企业长期持续的研发活动是技术能力和吸收能力互动增长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27.
指出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于2019完成修订并出版,提升了绿色建筑品质。通过分析水专业技术条文的主要内容,探讨了修订主要内容及技术实施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8.
王玥  陈艳艳  李崎川 《畜禽业》2012,(10):81-82
<正>近年来,IBD的流行又有新的特点,出现了变异株和超强毒株。为给临床提供确诊依据,对宿迁地区自2006年4月至2007年5月IBD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方法1.1琼脂扩散试验。1.2夹心-ELISA检测IBDV。2结果2.1流行情况调查自2006年4月至2007年5月,对宿迁地区IBD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实地调查、回访及电话回访的方式。在送检现场或养殖场无菌采集病死鸡的法氏囊和脾脏,并做好相关病料的标记和记录工作,在有冰块的保温壶内及时将病料送实验室待检,整个运送  相似文献   
29.
以福云6号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4 个茶树品种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桂绿1号、乌牛早、长叶龙井、金观音这4个茶树品种在早春茶优势、制茶品质、产量等方面均有超过CK或与CK相当的表现,适宜在灵山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究红掌杂交后代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将红掌盆花品种‘粉冠军’‘紫公主’‘骄阳’分别与红掌切花品种‘卫城’‘欢呼’‘热情’配成了3组杂交组合,对F1代的株高、佛焰苞长、肉穗花序长等15个重要观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1代平均株高、佛焰苞长、佛焰苞宽、左耳心距、右耳心距、肉穗花序长、肉穗花序粗(顶端、中部和底部)、花梗长、花梗粗、叶柄长、叶柄粗、叶片长、叶片宽杂种优势指数分别为:139.35%、99.65%、107.05%、85.84%、97.55%、103.31%、104.15%、106.28%、107.63%、116.36%、110.36%、142.46%、109.76%、117.90%和128.10%,且有大量超亲个体出现,F1代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偏切花遗传,杂种优势明显,但不同组合杂种优势略有不同;聚类分析将15个数量性状聚类分析为4大类:1)佛焰苞类,2)肉穗花序类,3)花梗和叶柄类,4)叶片类。相关性分析发现,各类组内性状相关性极显著,不同类组性状间相关性减弱或不相关。综上表明:红掌杂交F1代各表型性状分离广泛,具有丰富变异性,可根据育种目标对所需性状进行定向选择,有效地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