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1、行礼:绿茶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中出现最早,饮用最广。品饮绿茶,对于美容健身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泡饮绿茶的过程中,更加体现出中华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12.
水稻高温热害成因及相应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2003年单季稻遭受高温热害的特点、成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的特点,提出应用校本教师培训模式,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为目的,在培训中应重视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重视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勐海红茶中存在的苦涩及泛酸现象,在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红茶加工相关工艺环节进行细化改进,并着重在发酵环节进行全自动生产控制,解决勐海红茶发酵全靠人工调控,全凭经验操作,缺乏科学的技术条件和手段,难以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弊端,通过改进红茶发酵技术,实现提高和稳定滇红茶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主要阐述了水稻免耕抛秧的经济效益及主要存在草害严重、立苗困难、容易倒伏、后期早衰等四个难点与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水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阐述了水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内容是田块的选择,科学的化除和合理的肥水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摘 要:以稍微粗老的晒青茶为原料,接种白参菌进行固态发酵,对比研究发酵前后的品质及安全性。结果表明白参菌发酵茶品质综合评分较原料提高31%,品质明显改善,汤色由黄绿转变为橙红,粗老味消失,滋味变醇,又增添了菌香味,口感较为协调。白参菌发酵茶和原料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效果一样,小鼠给受试物后观察14天,体重增长,全部存活,最大耐受量(MDT)大于15000 mg/(kg·bw),相当于成人每日平均拟用量6 g[100 mg/(kg·bw)]的150倍,参照急性毒性试验标准,白参菌茶和原料一样属无毒级茶饮品。  相似文献   
18.
“紫娟”茶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充分挖掘我国丰富的功能性茶树品种资源、提高茶叶资源利用的综合价值,充实对“紫娟”茶中花青素的研究,本试验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到“紫娟”茶中花青素最佳的醇提工艺条件是:70%乙醇溶剂、回流提取30min、回流温度80℃、料液比1:10。  相似文献   
19.
勐海晒青茶品质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深入了解云南勐海县晒青茶品质及内在的优异化学成分,以县内10个乡镇晒青茶(古茶园和生态茶园)为试验材料,采用感官审评与品质成分检测分析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勐海晒青茶条索紧结、显毫色润,滋味较浓,醇厚回甘;古树茶在滋味协调性、浓醇回甘上优于生态茶。总体上化学成分比较丰富,均值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52.34%,氨基酸2.62%,咖啡碱3.94%,茶多酚40%,儿茶素总量18.28%,多酚类单体含量多少依次为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儿茶素(C)>表儿茶素(EC)>没食子酸(GA)>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较一般普洱生茶含量高,尤其是茶多酚、儿茶素总量、GA较为明显;含量变异系数在15%以上的成分为EGC、C、EC、氨基酸。古树茶中EC、氨基酸含量略低于生态茶,氨基酸、EGC、ECG含量变异系数高于生态茶,说明古树茶中的大部分化学成分含量不仅丰富,而且含量变异小。  相似文献   
20.
不知何时紫娟茶被赋予了"紫气东来"的雅号,时觉较感兴趣,上网搜索查看才知:"紫气东来"出自汉,刘何《列山传》:中"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紫娟茶新秀被赋予了"紫气东来"的雅号我想也和吉祥有关吧,反正应该是吉祥、美好的象征。那让我们来认识认识这个茶中的新秀吧!紫娟茶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云南省茶科所科技人员在南糯山群体茶园中曾发现有芽叶较紫的茶树,但当时并没有特意去引种繁殖。直到1985年春,才专门组织人员前往南糯山寻找,但几经寻觅,却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植株。当年5月,该所科技人员在曼真所内群体茶园中终于发现了一株紫茎、紫叶、紫芽的茶树。经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