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栽野杂交转移药用野生稻抗褐飞虱基因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高产优质的栽培稻中86-44为母本,高抗褐飞虱的广西药用野生稻为父本,远缘杂交结合胚拯救,获得高抗褐飞虱的杂种植株F1。通过和栽培稻中86-44回交,获得高抗褐飞虱的回交一代及回交二代;经自交获得BC2F2,部分株系农艺性状优良,结实正常,高抗褐冰虱。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100个不同类型的大麦品种在不同季节经过长日(16h-18h)、春化(0℃-3℃,20天)处理后,幼穗分化进程与植株外部形态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的对应关系不同,春性品种在小花原基分化期节间开始伸长,拔节期基本与药隔期同步;冬性品种在三联期节间开始伸长,拔节期处于雌雄蕊分化期,长日与短日(对照)结果基本一致。长日对春性品种叶龄与穗分化对应关系影响较大,而对冬性品种影响较小.春播穗分化各期的叶龄均表现为比秋播大,说明温度对出叶有促进作用。长日对冬性品种有促进分蘖的作用,短日则有抑制分蘖的作用;而春性品种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3.
水稻主茎总叶数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一张具有182个RFLP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和一套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对水稻植株主茎总叶片数、叶片生长速率、抽穗期和株高等数量性状进行QTL区间作图研究,定位了影响水稻出叶速率的8个QTL,主茎总叶片数的2个QTL、抽穗期的3个QTL和株高的4个QTL。对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分析并结合先前用同组合材料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一些QTL的基因功能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如控制水稻主茎总叶片数的一个主效QTL,即QLn3,它同时影响分蘖期出叶速率、抽穗期及株高等数量性状。该位点来自特青的等位基因,其加性效应可使水稻在温室冬季短日条件下主茎总叶片数增加1.5叶左右,抽穗期延迟9 d,同时具有使分蘖期出叶速率降低0.2叶/10 d的效应。由于该QTL位点的基因不受光照长度的影响,说明它们有可能是由一个影响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期的基因控制或者这些基因紧密连锁;而另一个QTL(QHd8)位点的基因对主茎总叶数、抽穗期和株高的效应似乎受光照长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4.
小鼠成骨细胞改良酶的消化分离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细胞毒性物质对成骨细胞的影响,采用 24 h 内乳鼠头盖骨,对国外现行报道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适合我国同类试验室条件下的骨组织细胞培养方法——酶消化分离培养法,并用该新方法培养出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成骨细胞系。研究结果表明,此法具有耗时短、消化充分和对细胞损伤小的特点,能够满足试验的要求。镜下细胞形态不规则,多呈三角形、多角形,有突起,胞质丰富、清晰。应用特异性染色方法,胞质中呈现相应的特征性染色。培养过程中,成骨细胞经历静止期、指数成长期和滞后期等三个阶段。培养 14 d 后,出现矿化结节。  相似文献   
25.
优质旱稻新品种中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旱稻新品种中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王一平$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 @罗利军$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201106 @余新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201106 @梅捍卫$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201106 @郭龙彪$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 @钟代彬$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 @应存山$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  相似文献   
26.
种公牛健康保健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阐述了种公牛健康保健体系的概念、重要性及其建立方法。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采取疫病防制的综合措施,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传播,为种公牛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运用兽医健康保健方法对常见多发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最终确保种公牛的健康,延长其寿命和使用年限,提高种用性能。  相似文献   
27.
28.
山羊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初生山羊羔股骨骨膜,通过植块培养法、完全消化法和半消化植块法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结果表明,植块培养法、完全消化法和半消化植块培养法的贴壁时间分别为4、24、4h;培养4d时的细胞数量分别为少量细胞、少量细胞、大量细胞,细胞汇合时间分别为21、19、10d。传代后第7d即可汇合,第14d出现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呈橘红色,Von Kossa染色呈黑色;姬姆萨和HE染色后可见体外培养的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胞质丰富,胞核卵圆形,单核,有1~3个核仁;碱性磷酸酶染色后胞质呈黑色颗粒或块状沉淀;扫描电镜观察胞突发达,伸出的突起与临近细胞的突起相连。体外培养传至15代时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未发生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半消化植块培养周期短,细胞损害小,有利于细胞贴壁,是一种可行的骨组织工程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氟化物对反刍动物成骨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以初生山羊股骨骨膜为材料分离成骨细胞,接种于含15?S的DMEM培养液,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通过形态观察(Hoechst33342/PI双重染色)、DNA ladder电泳、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氟对成骨细胞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高氟(1.0×10-3及2.5×10-3mol/L)使成骨细胞G0/G1期减少,S期细胞增多,抑制成骨细胞周期由合成DNA的S期向G2M期转化,使细胞停滞在S期。1.0×10-5~2.5×10-3mol/L氟可使DNA断裂,诱导成骨细胞凋亡,其中1.0×10-4mol/L氟所致早期和晚期凋亡率最高,分别为3.33%和2.92%。本试验证实氟可诱导成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