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丹霞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丹霞苹果花药培养获得来自不同花粉粒的纯合基因型株系,这些纯合基因型株系的叶片形态特征、根系形态特征等具有差异性,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株系对苹果种质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苹果花药培养试管苗与供体试管苗相比更加脆弱,在移栽过程中不容易存活。因此,探究丹霞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的移栽条件是进行新种质选育的关键性一步。以8个丹霞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为材料,通过观察分析根系生长特性、叶片形态特征,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株系,同时筛选再生株系的移栽条件。结果表明,丹霞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的根长、根数、叶长度、叶宽度、叶柄长度、叶缘、叶色等表现出明显差异,DH3-3,DH3-4,DH3-8株系的根系生长状态,叶宽度、叶长度、叶柄长度显著优于其他株系;丹霞苹果纯合基因型株系直接移栽的植株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比较患炭疽病草莓与健康草莓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了解其细菌群落生态特征,为找到有效的生防菌奠定基础。本研究基于土壤细菌16S rDNA V3-V4区基因多样性,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得出:与健康对照相比,患病土壤细菌的OTUs数目及多样性指数均较低;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等是2种生境共有的优势类群;在属水平上,2种生境的优势菌丰度有差异,患病土壤的假单胞菌属丰度显著降低,气单胞菌属丰度显著升高;而且,健康土壤的解毒类菌、固氮菌、光合菌和硝化菌丰度均高于患病土壤。健康草莓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均高于患病草莓,2种生境细菌菌群结构有差异,且健康土壤中对植物有益的功能微生物群体含量高于患病土壤。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生防细菌绿针假单胞菌的基因组信息进行深入探索,全面描述绿针假单胞菌的特征并挖掘其次级代谢产物,从NCBI数据库中获得46个绿针假单胞菌的基因组,利用泛基因组分析软件和次级代谢产物挖掘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6株菌的基因组大小在6.61~7.23 Mb,GC含量为62.0%~63.2%,共分为4个亚种,在进化树上被归为4个分支;泛基因组分析发现,其含有13 296个基因家族,其中,核心基因家族有3 653个,特有基因家族有3 968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预测分析发现,46个绿针假单胞菌基因组中有27类、643个次级代谢基因簇,4个亚种中均含有的主要基因簇是高丝氨酸内酯、非核糖体肽合成酶、丁内酯、细菌素和吩嗪;且绿针假单胞菌中还有大量未开发的次级代谢产物。该研究明确了绿针假单胞菌的泛基因组和核心基因组特征,预测了其次级代谢产物,有助于全面了解绿针假单胞菌的特征及深入开发利用该菌株。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南边陲多山的云南,近十来年,因地制宜,上下齐心,大力发展核桃、板栗、银杏和澳洲坚果等干果生产,各干果产业产值均达亿级水平,特别是核桃产值达到了百亿级水平,为山区民众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可以依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和太原市阳曲县,连续3 a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结合阳光消毒的方法(简称微生物太阳能法)对设施重茬草莓园土壤进行处理,分析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太阳能法能够让温室气温和耕作层土壤温度迅速达到50℃以上,每天持续高温大于12 h;该方法让土壤中细菌数量得到提升,真菌数量大幅度减小,放线菌数量持续升高,重茬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由易发病害的真菌主导型转变为健康的细菌主导型;微生物太阳能法处理后,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提高了75.4%,150%,55.3%和437%;与普通太阳能法相比,微生物太阳能法处理的草莓连作病害发病率显著降低,单果质量增加,产量显著提高。总之,微生物太阳能法能够有效提高温室气温和地温,杀灭重茬病原菌,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控制草莓连作障害,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张春芬  肖蓉  邓舒 《山西果树》2021,2(1):28-33
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新茬草莓和连作3年草莓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旨在了解其微生物群落生态特征,为防治连作障碍奠定基础.结果:重茬3年后土壤中细菌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降低;新茬土壤中丰度最高的鞘氨醇单胞菌被节杆菌属取代,肠杆菌属丰度显著升高.对于真菌来讲,重茬3年后土壤中真菌物种...  相似文献   
17.
利用TP-M13-SSR技术对供试材料进行指纹图谱构建,在此基础上采用GenAlEx 6.501软件对供试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软件基于Jaccard系数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6对TP-M13-SSR引物共检测到180个等位基因位点,每个SSR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从3个(BGT23b、KA4b)到21个(CH01f07a)不等,扩增片段长度大小范围主要在104~245 bp,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1.2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从1.129个(BGT23b)到10.776个(CH04g0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38个;观测杂合度从BGT23b的0.040到CH04g07的0.096,平均值为0.741,期望杂合度值从BGT23b的0.114到CH01f07a的0.907,平均值为0.742,无偏杂合度期望值从BGT23b的0.117到CH01f07a的0.926,平均值为0.758;Shannon's指数平均为1.827;固定指数平均为0.036。TP-M13-SSR分析结果与已知苹果属间的谱系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世界草莓属种质资源种类与分布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草莓是世界七大水果之一,被誉为"水果皇后",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全世界草莓属植物有24个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我国的野生草莓资源有13个种,约占世界草莓属植物的1/2,是我国草莓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库。对草莓属植物的起源、分类、主要性状特征及其在世界各地和我国的分布分别进行了阐述,旨在为草莓属植物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枣树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ZjGPX)的功能,为其在果树抗逆基因工程改良中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Mill. Hupingzao)结果枝构建的cDNA文库中选取一条与其他植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有较高同源性的序列为研究对象进行序列分析,预测其功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目的基因在盐胁迫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EZR(K)-LNY-ZjGPX,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将ZjGPX转入拟南芥,对转基因及野生拟南芥植株作盐胁迫及干旱胁迫处理,验证其抗逆功能。【结果】ZjGPX编码序列(CDS)长510 bp,编码169个氨基酸。Blast比对发现该基因与多种植物GPX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80%)。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在辣椒枣组培苗中,ZjGPX能够被一定浓度的干旱胁迫和盐胁迫诱导表达,且反应迅速,仅胁迫15 min,其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即出现大幅升高,暗示该基因可能对枣树抗旱性和耐盐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50 μg·mL-1 Kan抗性筛选、PCR验证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共获得10株阳性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干旱及盐胁迫处理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率均高于野生型拟南芥;成株在胁迫15 d后,野生型拟南芥出现叶片发黄、萎焉、整株干枯、死亡的迹象,而转ZjGPX拟南芥生长基本正常。表明过表达ZjGPX拟南芥株系具有良好的耐旱性和耐盐性。【结论】ZjGPX在植物的干旱和盐胁迫应答反应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过量表达ZjGPX可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耐旱和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山定子和25份苹果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16对荧光SSR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分子鉴定,同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了各供试材料的指纹数据和分子身份证。利用GenAlEx 6.501软件分析了遗传多样性,并基于Jaccard系数利用Ntsys软件对SSR扩增结果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39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在5(NH015a)和11(CH05e03)之间,平均值为7.938;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711(GD147)和6.563(GD142)之间,平均值为4.123;观察杂合度在0.654和0.962之间,平均值为0.802;期望杂合度在0.631和0.848之间,平均值为0.743;无偏杂合度期望值在0.644和0.864之间,平均值为0.758;香浓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616;固定指数平均值为-0.082;荧光SSR分析结果与已知苹果品种间的谱系较为一致,并从分子水平为山定子作为常用苹果砧木提供了验证;筛选出7对SSR核心引物,用于分子身份证的构建,并利用条形码技术将每对引物的分子身份证转化成可被机器快速扫描的条形码分子身份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