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邓凯  苏丽芳  张日俊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3):2830-2837
   【目的】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素(Bacillus subtilis bacteriocin)Subticin112在体内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VCC 1885的抑菌活性(bacteriostatic activity),为Subticin112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抑菌:取相同有效质量的Subticin112、土霉素、青霉素、万古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分别溶于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中,然后采用琼脂扩散法比较相同浓度的上述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体内抑菌:将体重为18-22 g的SPF级KM雄鼠120只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土霉素治疗组、低浓度Subticin112治疗组、中浓度Subticin112治疗组和高浓度Subticin112治疗组。试验开始后,各组小鼠每隔8 h分别灌胃0.4 mL不同浓度的上述药物或无菌生理盐水,3次灌胃结束后,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0.5 mL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 LD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无菌生理盐水。试验结束后测定死亡率、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腹腔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并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结果】体外抑菌:与抗生素相比,相同浓度的Subticin1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其中与万古霉素和新霉素相比,Subticin112对该致病菌的抑制活性更好,且差异极显著(P<0.01),而与其它抗生素相比抑菌活性相当,差异不显著(P>0.05)。体内抑菌:试验结束后,阴性对照组小鼠死亡率为100%,低浓度Subticin112治疗组为30%,其它组小鼠均无死亡;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药物治疗组小鼠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有下降,差异显著(P<0.05),药物治疗组小鼠腹腔液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也均有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病理切片显示阴性对照组肝脏和脾脏具有明显的病变,而药物治疗组病变轻微或无病变。【结论】可以得出细菌素Subticin112在动物体内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VCC 1885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具备开发为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2.
试验旨在研究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对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进一步优化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M液)中添加不同浓度没食子酸(0、10、30、50、100μmol/L),成熟22~24h后,统计卵丘扩展情况及卵母细胞成熟率;同时,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正常体外受精(IVF),统计早期胚胎的分裂率、囊胚率、囊胚卵裂球数及卵裂球细胞凋亡率。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优浓度,使卵母细胞在含该浓度没食子酸的成熟液中成熟24h后,检测其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ROS)和总谷胱甘肽(TGSH)含量。结果显示,M液中添加30μmol/L没食子酸组卵丘扩展分值和成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μmol/L)(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成熟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进行后续胚胎培养,其中10和30μmol/L组的分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μmol/L组(P0.05),50和100μmol/L组分裂率较对照组也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早期囊胚率统计发现,与对照组相比,30和100μmol/L能够显著提高囊胚发育率(P0.05),10和50μmol/L浓度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30、100μmol/L没食子酸均能显著提高IVF胚胎的早期囊胚卵裂球数(P0.05);但囊胚卵裂球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卵母细胞内活性氧和总谷胱甘肽含量检测时,发现30μmol/L没食子酸可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P0.05),且显著提高总谷胱甘肽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适量的没食子酸能有效降低卵母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提高总谷胱甘肽含量,进而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的质量及其后续IVF胚胎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23.
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甘薯淀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MS、IR和定量分析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预处理甘薯淀粉的晶体结构和官能团变化,以及其水溶性还原糖含量、酸度和特性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预处理剂量超过620 kGy时,γ射线对甘薯淀粉晶体结构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并有新的官能团生成;在小于300 kGy辐照剂量范围内,甘薯淀粉中羧基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00 kGy辐照预处理时羧基含量达4.78%;甘薯淀粉中羰基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辐照剂量2 500 kGy时,甘薯淀粉中羰基含量达6.72%;辐照预处理可改善甘薯淀粉水溶性,还原糖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H值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淀粉的特性粘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前期下降后期升高,最后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24.
以安徽省舒城县为例,构建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利用空间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技术方法,探究适宜性分布状态。研究发现:(1)舒城县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等级整体较高,但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分布具有较高的地形指向和经济指向。居民点适宜性呈较强集聚格局,热点区分布表现为由舒城县中心城区四周呈梯度衰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冷点区集中于晓天镇、五显镇、三七镇等外围山区;(2)通过聚类分析将行政村划分为4个类别,第1类占总行政村数量的31%,该类别居民点适宜等级较高,第2类占总行政村数量的23%,第3类占27%,第4类占19%,该类地区短板效应明显,在整治中需要有针对性改善。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蓝莓、紫薯和牛乳为主要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而制成蓝莓紫薯发酵乳。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和乳清析出率为评价指标,明确出最佳制备条件为:蓝莓添加量为8%,紫薯添加量为10%,加糖量7%,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6 h,乳酸菌接种量3%,稳定剂(果胶)用量0.4%,此条件下得到的蓝莓紫薯发酵乳感官评定分数为92分,乳清析出率为5.6%。制得的产品酸甜可口、组织状态均匀、呈淡紫色的发酵乳。  相似文献   
26.
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有助于缓解资源约束、减少环境污染。秸秆纤维素是细胞壁中最主要的物质,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稳定嵌套,难以分离。因此,秸秆有效组分分离提取是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的基础和关键。本文对秸秆中纤维微观结构、形成机制及理化性质进行深入阐述,介绍了提取纤维素的多种技术,并对纤维素分离原理与优缺点进行了凝练。针对现有技术壁垒及局限性,展望秸秆纤维分离、提取及纯化等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探索出高效绿色环保的工艺技术,实现秸秆纤维素的高值化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设计了一种叶片式脉动发生器,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周期性开、闭管路的方法,叶片式脉动发生器可以实现对流体的脉动作用,获得脉动流.该脉动发生器具有沿程脉动效果损失低,所产生脉动作用具有传递性的特点.形成脉动流的脉动振幅随脉动频率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引入叶片式脉动发生器会对管路流速产生一定的影响,脉动频率与流速间呈现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8.
区域秸秆资源分布及全量化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秸秆利用产业科学合理化,推动区域秸秆全量化利用,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对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人均秸秆占有量等进行了估算,明确了湖南省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湖南省秸秆利用竞争性需求量计算分析了全省秸秆全量化利用潜势。结果表明:2018年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理论和可收集资源量分别为4 021.7和3 039.1万t,主要以水稻秸秆为主,占比约65%;其次为油菜、蔬菜和玉米秸秆。不同农作物秸秆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水稻、油菜和蔬菜秸秆总体呈现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而玉米秸秆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全省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仅为0.68 t,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析秸秆潜在利用途径,预测湖南省肥料化需求量为887.3万t,饲料化需求量为885.1万t,基料化需求量为83.2万t,原料化利用量为65.7万t;剩余秸秆可能源化利用量为1 117.9万t。结合目前湖南省秸秆资源利用结构,全省实现秸秆全量化利用的总体趋势应为在保持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肥料化,提高饲料化和能源化利用比率。  相似文献   
29.
30.
试验旨在研究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对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进一步优化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M液)中添加不同浓度没食子酸(0、10、30、50、100 μmol/L),成熟22~24 h后,统计卵丘扩展情况及卵母细胞成熟率;同时,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正常体外受精(IVF),统计早期胚胎的分裂率、囊胚率、囊胚卵裂球数及卵裂球细胞凋亡率。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最优浓度,使卵母细胞在含该浓度没食子酸的成熟液中成熟24 h后,检测其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ROS)和总谷胱甘肽(TGSH)含量。结果显示,M液中添加30 μmol/L没食子酸组卵丘扩展分值和成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 μmol/L)(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成熟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进行后续胚胎培养,其中10和30 μmol/L组的分裂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μmol/L组(P<0.05),50和100 μmol/L组分裂率较对照组也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早期囊胚率统计发现,与对照组相比,30和100 μmol/L能够显著提高囊胚发育率(P<0.05),10和50 μmol/L浓度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30、100 μmol/L没食子酸均能显著提高IVF胚胎的早期囊胚卵裂球数(P<0.05);但囊胚卵裂球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卵母细胞内活性氧和总谷胱甘肽含量检测时,发现30 μmol/L没食子酸可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P<0.05),且显著提高总谷胱甘肽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添加适量的没食子酸能有效降低卵母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提高总谷胱甘肽含量,进而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的质量及其后续IVF胚胎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