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microRNAs 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应答和信号转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目前生物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论述了植物miRNA的产生机理、特征、对靶基因的作用机制,及miRNA的生物学功能,对植物miRNA可通过嫁接进行长距离运输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和讨论,并对开展嫁接对柑橘miRNA表达的影响,挖掘在砧穗间可转移的miRNA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2.
以8种不同类型的柑橘砧木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处理条件较为一致的无土栽培系统中进行不同pH值(3.5和9.0,以6.0为对照)处理,测定胁迫下植株的形态表现、生长量指标以及与逆境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柑橘砧木的耐酸/碱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酸碱胁迫下供试砧木的各项指标均发生了变化,且变化幅度因砧木不同而不同。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供试材料的耐性综合能力值,其值越大耐性越强,反之越弱。枳(Z-022)是耐酸性较强的砧木,资阳香橙是耐碱性较强的砧木,而KPJ-015和卡里佐枳橙分别是对酸胁迫和碱胁迫较为敏感的柑橘砧木。  相似文献   
73.
柑橘不同类型砧木的种子和苗期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良的砧木能促进果树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适应性。目前我国柑橘生产上使用的砧木品系混杂,生长参差不齐,抗逆性差异明显,严重影响了苗木质量。通过对各种种质类型柑橘砧木的连续多年评价,分析不同遗传种质砧木的种子和苗期特征,鉴定影响砧木苗木质量的关键性状,建立规范柑橘砧木的评价标准,为筛选优良砧木单系提供指导。【方法】以104份柑橘砧木种质为材料,连续5年评价单果种子数、种子饱满度、千粒重和胚型等种子性状及播种后的出苗率、黄化率、立枯率、株高和茎粗等苗期性状,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以及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系数分析。利用保守的直系同源序列(conserved ortholog sequences,COS)分子标记技术评价部分不同胚型砧木种质幼苗遗传背景的一致性,分析部分种质中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MITE)片段插入与胚型的关联性。【结果】(1)枳、枳杂种和香橙的果实为多核和较多核,种子为混胚和多胚,种子饱满,大部分材料的种子千粒重为200 g以上;而宽皮柑橘为少核、较多核和多核,多胚,种子中等饱满,约一半种质的种子千粒重为100 g以下。(2)在苗期特性方面,香橙出苗率最高,黄化率较低,其幼苗对立枯病比较敏感;枳及其杂种的出苗率较高,黄化率也较高,但耐立枯病;宽皮柑橘的出苗率则较低,幼苗发生黄化和立枯的比例也比较低。比较播种后10个月内的幼苗生长势,枳的生长势最强,其次是枳杂种和香橙,而宽皮柑橘的生长势最弱。(3)对种子和苗期性状指标的相互关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除黄化率和立枯率外,单果种子数、千粒重、饱满度、单胚比例、多胚比例、胚型、出苗率、幼苗株高和茎粗等指标之间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的相关性,且不同指标对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有明显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能够清楚地区分枳、枳杂种、香橙、宽皮柑橘及其他砧木的种质类型。除黄化率外,种子性状和苗期表现的指标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系数相对较低,说明这些性状较为稳定。(4)COS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单胚宽皮柑橘幼苗的变异程度比单胚枳及其他多胚或混胚类型种质的变异程度高;在单胚的柚和宽皮柑橘等种质中没有MITE片段的插入,而在多胚的香橙、宽皮柑橘、枳杂种等种质中有插入,但是在枳种质中无论是单胚还是多胚均没有检测到MITE片段的插入。【结论】柑橘砧木种子性状和幼苗性状指标之间高度相关,通常种子性状优异的砧木种质,其幼苗质量也较好。枳的种子和幼苗(播种后10个月)综合性状最好,其次是枳杂种和香橙,宽皮柑橘的种子和苗期综合性状最差。  相似文献   
74.
以‘巴西酸橙’(Citrus aurantium L.)、‘本地早橘’(C. reticulata Blanco)、‘桂花蒂南丰蜜橘’(C. reticulata Blanco)、‘北碚447锦橙’[C. sinensis(L.)Osbeck]等30份柑橘种质为试材,挖掘与柑橘类黄酮生物合成相关的R2R3-MYB转录因子。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发现ERF、MYB以及Dof转录因子家族与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的代谢密切相关,其中两个R2R3-MYB转录因子基因CitMYB21(Ciclev10021699m)和CitMYB33(Ciclev10012152m)的表达水平与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结构基因CitCHS2的表达量明显负相关。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这两个基因分别属于R2R3-MYB中的第2和第1亚族。从‘北碚447锦橙’中克隆得到了CitMYB21编码区的全长序列,共804 bp,编码267个氨基酸。CitMYB21的表达有显著的组织特异性及明显的种质特异性,并与类黄酮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CitMYB21沉默的柑橘植株叶片中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而瞬时过表达的果皮中类黄酮的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5.
柑桔果实酸度是决定果实品质和风味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对柑桔果实可滴定酸的测定主要是采用我国国家标准《柑桔鲜果检验方法》(GB/T 8210-2011)规定的酸碱滴定法(化学法),该方法耗时,无法进行高通量检测.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和化学法对240个宽皮柑桔品种果实(果汁样品)可滴定酸含量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检测,通过对样...  相似文献   
76.
目前,我国建筑业向着更高的层次快速发展,房屋建设的施工也逐渐步入了比较成熟的领域,在房建的施工过程中已经非常广泛的应用到了混凝土的施工设施。由水、水泥以及多种的混合材料组成了混凝土,从而形成了一种混凝土的施工材料,它属于是脆性材料的范畴,由于混凝土的施工会受到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我们应当对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此同时,针对这些裂缝原因,找到解决混凝土裂缝的措施,是房建施工的安全性得到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77.
猪细小病毒 (PPV)病是引起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的主要疫病之一 ,以妊娠母猪流产、死胎、产木乃伊胎及畸形胎为主要特点 ,给广大养猪场 (户 )特别是种猪场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摸清我省种猪群中细小病毒病的流行情况 ,制定有效防治措施 ,1997年~ 2 0 0 0年初 ,我站对省内 2 2家种猪场饲养的 16 5 10头种猪进行了血清学抽样监测 ,现将监测及净化情况研究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被检血清 :由我站从各进行监测种猪场随机采血 ,分离血清 ,冷冻保存。诊断试剂 :PPV微量HI试验抗原及阴、阳性血清 ,由中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1…  相似文献   
78.
当前鸭群中流行鸭疫病的调查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鸭疫病在黑龙江省的流行情况.我们对黑龙江省部分地(市)的鸭群开展了鸭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基本掌握了黑龙江省流行的主要鸭疫病为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疫里默氏杆茵病、鸭(禽)霍乱、鸭大肠杆茵病和鸭副黏病毒病等疫病;并对黑龙江省当前养鸭和鸭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针对鸭病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9.
我国是世界养鹅的主要国家,近几年黑龙江省养鹅业呈现快速发展,同时,鹅疫病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自1997年以来,黑龙江省一些地区的30日龄以内的雏鹅群发生一种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小鹅瘟极其相似的传染病,特别是急性病例后期死亡雏鹅在小肠段的‘香肠样'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几乎一致,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种鹅在开产前注射一次(有的甚至2-3次)小鹅瘟弱毒疫苗,但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依然出现发病和死亡,应用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和治疗无效,省兽医卫生防疫站经过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和田间试验等科研工作,已经弄清目前危害鹅群的主要病毒性传染病除小鹅瘟外,还有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腺病毒)、鹅副黏病毒病、鹅(禽)流感等.因此,重视新流行鹅疫病的兽医防制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证养鹅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0.
黑龙江省鹅副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鹅副黏病毒病是自 1997年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鹅的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国外学者认为禽副黏病毒一般不会感染鹅 ,即使感染也不会发病。但我国学者王永坤和辛朝安分别报道了由鹅副黏病毒引起的疾病爆发 ,他们分别在江苏和广东等地的病例中分离到了对鹅具有强致病力的副黏病毒。随后 ,在上海、安徽、吉林、山东、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四川等地也陆续报道发生鹅副黏病毒病。 2 0 0 1年 5月 ,我们在黑龙江省铁力市某鹅场的发病鹅中分离到 1株对禽类高致病率、高死亡率的病毒。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回归感染试验、病毒形态结构观察和血清学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