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95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系)根系生长动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干重积累动态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进行模拟。在不同施肥水平下,根干重最大增长速率及出现的时间和平均增长速率有所不同。根干重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时间,中国当代品种、美国当代品种及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各品种间差异及施肥处理间差异也不显著。根干重最大增长速率,中国当代、美国当代及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各品种间差异也不显著,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平均增长速率,中国当代、美国当代及中国20年代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各品种间及施肥处理间差异也显著。不同施肥水平、不同生育时期,中国当代品种与美国当代品种根干重都比中国20年代品种大。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近20年来早熟大豆品种遗传改良的明显趋势是株高、分枝数和有效节数增多,底荚高度降低;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20年来总体表现为增加,近期增长变缓或略有下降;产量增加明显,增加的幅度逐渐变小,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3.
大豆结荚习性和产量潜力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不同条件下的产量比较试验和超高产潜力试验,对大豆的结荚习性和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的生态环境中,在高肥足水的栽培条件下大豆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比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更容易发挥其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4.
15.
沈农黑豆2号是沈阳农业大学大豆产量生理课题组,以沈农94-1-14为母本,以抗病、抗倒性强的外引黑大豆品种105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而选育成的黑豆品种.该品种抗病、抗倒、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高产稳产.一般产量3 180 kg/hm2,高产田可达3 675 kg/hm2.粗蛋白质含量42.29%,粗脂肪含量20.09%,总淀粉含量3.06%,赖氨酸含量2 987.68 mg/100g,营养齐全,营养价值高,是辽宁省新育出黑豆品种.  相似文献   
16.
选用辽宁省育成大豆品种铁丰27号和沈农6号与美国俄亥俄州育成大豆品种OhioFG1和HS97—4534作亲本,配成正反交4个杂交组合,探讨了短果枝性状的遗传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正反交F3、F4代中短果枝上的每荚粒数有所不同,以高值亲本作母本高于用低值亲本作母本的,这说明短果枝上每荚粒数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且F4代结果大于F3代。以短果枝荚数和粒数多的材料做母本,其F3和F4代的短果枝荚数和粒数也较高。说明,在利用短果枝性状时,配置杂交组合应以短果枝荚数和粒数较多的试材做母本。亲本沈农6号是多短果枝品种,其短果枝粒重率高达22.87%,以它为母本与美国的OhioFG1杂交,其F4代中短果枝的粒重率也高达到7.21%。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灾难性天气发生频率增高,高温和干旱同时发生的几率逐年增加,针对高温和干旱给植物带来的影响,本文从植物叶片光合系统、气孔运动、逆境胁迫信号传导和叶片气孔开闭调控4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从植物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角度,讨论了植物叶片气孔运动规律及应用脱落酸对气孔开闭进行调控的研究进展,为抗旱耐高温型植物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为科学、经济、高效调控植物叶片气孔运动,防御短暂和长期性逆境胁迫,保证粮食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基因工程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分析亟需建立高效大豆转化体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影响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农杆菌因素、植物因素及培养条件等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农杆菌菌株、菌株生长状态、大豆基因型、外植体类型、防御酶、内源激素及侵染和共培养方法等,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及基因工程育种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两个关键因素。为发挥大豆品种的产量潜力,明确增密减肥的产量形成机理,实现绿色高效生产,以大豆普通品种辽豆11(L11)和耐密型品种辽豆14(L14)为试材,采用裂-裂区设计,2个品种为主区,2个种植密度(15万株·hm-2和30万株·hm-2)为裂区,3个磷酸二铵施肥水平为再裂区,即150 kg·hm-2(N1,生产施肥常量),112.5 kg·hm-2(N2,减少25%施肥量),75 kg·hm-2(N3,减少50%施肥量),研究增密减肥对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参数、植株倒伏率、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30万株·hm-2条件下,耐密植品种L14的节间数、LAI、SPAD和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品种L11。施肥量在112.5 kg·hm-2条件下,耐密品种L14的产量、节间数、SPAD均增加,且在R5时期仍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植株倒伏率显著低于普通品种L11。耐密植品种L14种植密度由1...  相似文献   
20.
干旱对玉米自交系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郑58(抗旱性强)和丹340(抗旱性弱)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中度干旱和正常灌水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玉米自交系苗期、抽雄吐丝期和灌浆期叶片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玉米自交系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荧光(Fm)、原初最大光能利用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下降;初始荧光(F0)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升高。与丹340相比,郑58的Fm、Fv/Fm、Fv/F0、Fv’/Fm’降幅均相对较小。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郑58的Fm、Fv/Fm、Fv/F0、Fv’/Fm’、ΦPSⅡ和q P均高于丹340。与丹340相比,干旱胁迫下,郑58光系统Ⅱ具有较高的光能转化和利用效率、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和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通过调节碳同化能力和激发能利用效率,有效地耗散过剩光能减轻光抑制,保护光合机构,维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光系统Ⅱ中Fm、Fv/Fm和Fv/F0可以用来鉴定玉米自交系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