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河北省太行山区野生酸枣资源及利用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酸枣[Zizgphus spinosus Hu]为鼠李科枣属的一种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富含V_C、V_P等维生素,是饮料工业的优质原料。酸枣仁为传统名药,具有养心安神,补肝益胆、轻身延年的作用。为加快这一宝贵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其利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我们从资源现状,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调查。一、酸枣资源现状1、酸枣资源概述酸枣为我省太行山最丰富的野生灌木,多分布在海拔200—800米的低山丘陵区,总面积为148.78公顷,占河北太行山总面积的48.1%,集中分布主要在海拔200—500米之间,这里集中了全区株数和产量的80%以上。据调查统计,全区有酸枣4300多万株,其中幼树占60—70%,自然条件下年产干酸枣650多万公斤,可出核260多公斤,出仁40多万公斤。  相似文献   
52.
以河北香菊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研究比较了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2种方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香菊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90%、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120min、料液比为1∶20;乙醇浓度是影响河北香菊绿原酸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通过对河北香菊绿原酸提取方法的比较,表明超声方法优于传统的索氏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3.
苹果潜隐病毒实用检测技术谢晓亮,高延厅,温春秀,及华(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关键词潜隐病毒,指示植物近年来苹果病毒日趋严重,树体一旦感病,将终生带毒,持久为害,给果品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无毒化移栽成了当今果树生产发展的方向。由于目前无毒苗木繁育...  相似文献   
54.
<正> 沙棘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灌木树种,果实富含V_C,每100g鲜果约含V_C50—450mg,还含有V_A、V_B、V_E等多种维生素和  相似文献   
55.
56.
‘冀紫1号’和‘冀紫2号’是经过系统选育获得的紫苏新品种。‘冀紫1号’高产、高油,叶片正面绿色,背面紫色,种子产量为1 650 kg ? hm-2,种子含油率达42.8%。‘冀紫2号’叶片口感好,叶片两面皆为紫色,挥发油含量高达0.85%。  相似文献   
57.
柿(Diospyros.kaki L),在我省山区广泛栽培,是主要的果树品种之一.不仅其果实深受人喜爱,柿叶也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富含Vc,据测定每百克鲜柿叶含Vc1000mg左右.用其制作饮料,具有易保存、加工过程简单、效益高等特点.本文从柿叶的采收、处理到制成饮料的主要技术关键,以及相应的配方、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8.
<正> 本课题是1986年河北省林业厅下达给省林科所的“七、五”期间星火项目之一。经过1986—1987年的工作,于1987年底结束、基本摸清了河北太行山区主要经济灌木资源的种类、数量、产量、分布、利用现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市场等情况。提出并论述了太行山区目前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十几种重点经济灌木,确定了酸枣花椒为最有开发前途的灌木树种,而且还对其深加工利用进行  相似文献   
59.
小麦幼胚培养与幼粒破眠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麦幼胚培养和幼粒体积比为0.01的H2O2溶液低温破眠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幼胚培养在胚的正常出苗率及出苗速度等方面均优于幼粒破眠。  相似文献   
60.
从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田间表现典型的矮花叶症的玉米病叶中得到分离物MD-HB,按照报道的马铃薯Y病毒属CP基因前后保守区序列的比较,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采用RT-PCR法扩增了1 2kb的全长外壳蛋白(CP)和病毒基因组的3′末端非编码区(3′-URT)的cDNA序列,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上,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P基因由939个碱基组成,编码313个氨基酸并含有与蚜虫密切相关的DAG(Asp-Ala-Gly)序列。Nib/CP基因交界处的蛋白酶切位点为Q/S。与侵染禾本科作物的马铃薯Y病毒属甘蔗花叶病毒亚组的4种病毒代表株系甘蔗花叶病毒(SCMV-Ger)、SCMV-MDB、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A)、高粱花叶病毒(SrMV-H)和约翰逊草花叶病毒(JGMV-O)对应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依次为94 4%、84 3%、67 5%、74 2%和60 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依次为95 5%、87 9%、67 1%、70 3%和58 8%;另一方面,此病毒分离物与来自甘蔗的SCMV株系SCMV-A和MDMV-SC的核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2%、81 1%和83 1%、82 8%,说明它们具有较远的亲源关系。认为应将我国SCMV玉米分离物单独从SCMV划分出来,作为SCMV亚组的一个新病毒种而不是SCMV的一个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