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解广东省兔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作者于2012年9月对广东省兔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此次调研,基本了解了广东省兔产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主体的技术和经济需求,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该省兔产业的发展。1调研对象调研组首先总体了解了广东省兔用疫苗销售情况,通过广东养兔论坛、QQ群与广东从事兔业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基本了解广东省养殖情况,然后前往广东省广州市、云浮市新兴县、信宜市水口镇、钱排镇、佛山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Sf9昆虫细胞系作为疫苗生产细胞株的安全性,检测了Sf9细胞对裸鼠的致瘤性。将3周龄SPF级雌性裸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Sf9基础细胞库细胞组、Sf9最高限制代次细胞组、阳性对照Hep-2细胞组、阴性对照CEF细胞组和空白对照组,以各自细胞悬液皮下接种裸鼠。在接种后21 d和84 d观察接种部位肿瘤形成情况,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接种后21 d,Hep-2细胞组裸鼠注射部位形成米粒大小结节,经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鳞状细胞癌,而CEF细胞组和Sf9细胞组注射部位均无结节。接种后84 d,经病理组织学检查,CEF细胞组和Sf9细胞组均无肿瘤形成。本研究表明基础代次和最高限制代次Sf9细胞均不具有致瘤性,Sf9细胞可用于疫苗生产。  相似文献   
13.
兔流行性腹胀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2004年春以来,各地兔场陆续发生断奶至4月龄兔患腹胀病,发病率50%~70%,死亡率90%以上,病理剖检多见结肠内有大量胶冻样粘液,盲肠内容物变干,但病因至今不明,暂定名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经临床实践,用复方新诺明拌料对预防该病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到2007年2月,安徽某兔场发生以精神差、消瘦、死亡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从1~2月龄兔波及到3~4月龄兔和未断奶仔兔,最后蔓延到更大年龄的獭兔。经尸体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鸡毒支原体灭活抗原超滤浓缩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生产鸡毒支原体灭活疫苗的抗原浓缩工艺。[方法]采用Millipore中型盒式超滤系统对鸡毒支原体灭活抗原进行超滤浓缩试验,并利用紫外光度法测定不同倍数浓缩滤液的吸光度变化。[结果]消毒液高压灭菌后无细菌污染,超滤仪回流液循环后、抗原浓缩前后均无细菌污染。瑞氏染色后发现,除尾液样品中无支原体外,其他样品中均可见形态不规则、蓝色的支原体菌体。使用100K超滤膜堆浓缩后,支原体抗原无泄漏。溶液的吸光度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而上升。原液浓缩5、10、15倍后,吸光度分别增加了0.718、1.2815和1.4645。[结论]此次试验建立了适合于鸡毒支原体抗原超滤浓缩的生产工艺流程,为鸡毒支原体疫苗及其多联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淫羊藿多糖(EPS)加蜂胶黄酮(PF)、黄芪多糖(APS)加人参皂甙(GS)制成2个中药成分复方(cCHMI1,cCHMI2),同时用相应的淫羊藿、蜂胶、黄芪和人参的提取物制成相应成分含量相同的2个中药复方(cCHM1,cCHM2).试验1用2个中药成分复方(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分别配合兔瘟灭活苗免疫家兔,于免疫后第0、3、7、10、14、17、21、28、35、42天用血凝抑制试验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试验2将4个复方分别与灭活的新城疫强毒混合制成疫苗免疫雏鸡,以油佐剂苗、无佐剂苗和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第7、14、21、28、35、42天用MTT法和血凝抑制试验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个中药成分复方能显著提高家兔血清的兔瘟抗体效价,cCHMI1的效果优于cCHMI2;4个复方均能显著促进雏鸡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血清抗体效价,效果与油佐剂苗相当,中药成分复方稍优于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两个中药成分复方(cCHMIs)的免疫增强作用和机理.[方法]选择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蜂胶黄酮和人参皂苷4种中药成分组成两个复方,用MTT法和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它们对兔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IFN-y.IL-10 mRNA的表达影响;并将两个复方作为佐剂,配合兔出血症疫苗免疫幼兔,以铝胶苗和无佐剂苗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7、14、21、35、49 d用MTT法和血凝抑制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于免疫后63 d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和攻毒保护率.[结果]两个复方在体外均可以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淋巴细胞IFN-Y、IL-10mRNA的表达;作为佐剂,两个复方可以显著提高免疫兔的血清抗体效价,促进体内淋巴细胞增殖,显著促进圆小囊、肠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的发育,有较高的攻毒保护效果.[结论]两个复方中药成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作用,可被开发成新型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国内首次发现并鉴定的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四川分离株SC2020/04的致病性,用SC2020/04 RHDV2分离株,以皮下注射方式感染25日龄仔兔和4月龄成年兔,记录家兔发病情况,对病死兔进行剖检,并取肝脏样品进行血凝(HA)和核酸检测,取心、肝、脾、肺、肾、十二指肠等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感染后仔兔18 h出现死亡,成年兔40 h出现死亡,死亡率均为5/5;感染后试验兔出现典型兔瘟临床症状,濒死时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部分死亡兔可见口鼻流出红色血液;剖检主要病变为肝脏肿大并伴有明显的小叶样改变,脾肿大,肺、肝、脾和肾出现充血和弥漫性瘀点出血,腹腔内有血样渗出物;血凝试验结果显示,病死仔兔和成年兔肝脏血凝效价没有明显差异;采用鉴别经典RHDV/RHDV2的RT-PCR方法检测攻毒死亡兔肝脏样品,结果显示为RHDV2阳性;病理学观察可见多脏器严重出血、肿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病死仔兔十二指肠组织严重糜烂,成年兔十二指肠病变较轻。本研究对我国首个RHDV2毒株进行了致病性初探和病理学观察,研究结果可以为RHDV2疫苗研发和致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消毒技术 消毒的目的是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杜绝一切传染来源.阻止疫病继续蔓延,是综合性预防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应该树立正确的消毒观念:消毒胜过投药,消毒可以减少投药,投药不能代替消毒。选用优质的消毒剂做好彻底消毒工作十分重要。免场必须制定严格的消毒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家兔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家兔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对于一部分传染病(如兔病毒性出血症等),疫苗是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的最好手段。1家兔疫苗研究与生产现状1.1我国家兔疫苗的发展1980年前后,国内流行一种以急性腹泻、死亡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