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对不同抗旱基因型小麦的产量及旗叶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洛旱2号的产量显著高于温麦6号,水处理条件下2个品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高于旱处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洛旱2号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幅度均小于温麦6号。  相似文献   
22.
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浙江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概述龙泉市在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中的主要模式,工作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为山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犏牛作为牦牛与黄牛的种间杂交产物,具有优良的生产性能,但其杂种优势的进一步应用却受限于犏牛雄性不育。通过克隆犏牛PLZF,明确其在犏牛和牦牛睾丸组织和未分化精原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并进一步揭示过表达该基因对犏牛未分化精原细胞活性的影响。为阐明犏牛生精停滞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24月龄公麦洼牦牛和F1代公犏牛为实验动物,通过RT-PCR法克隆得到了犏牛PLZF的CDS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RT-qPCR法分析PLZF在犏牛和牦牛睾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PLZF的表达载体,并利用RT-qPCR检测了PLZF过表达效率及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通过PDT、CCK-8、EdU和免疫荧光检测了过表达PLZF对犏牛未分化精原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克隆获得了犏牛PLZF的CDS区,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不包含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序列,其三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犏牛PLZF与黄牛PLZF的亲缘关系更近。三级结构预测发现,虽然犏牛、牦牛和黄牛的PLZF蛋白三级结构高度相似,但牦牛PLZF蛋白在531—54...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西安市阎良区甜瓜农药残留情况,对阎良区8个甜瓜种植专业社、23家农户采用随机抽样检测的方法,针对甜瓜病虫害发生多,存在质量安全潜在风险隐患,综合生产实际、农药残留检测、分析不同农药种类的检出率和检出值来辨别甜瓜常见的病虫害。提出了强化农药科学使用认知,正确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发生;科学预防甜瓜中常见的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的种类;多措并举,力促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强甜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25.
冬小麦高产节水技术与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肥地力条件下,通过5年不同气候年型,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的灌水研究。结果表明,灌水处理均较干旱处理增产达显著水平。2~4水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小麦生产中节水潜力巨大。干旱年产量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递增,平水年1~4水处理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产量略有增加,丰水年不灌水的处理产量达到7 500 kg/hm2以上,灌1~2水达到了8 250 kg/hm2以上,2水以后则不增产,甚至减产,说明丰水年过多灌水对产量不利。不同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而下降,0~4水分别为18.29,16.62,15.53,14.62和13.18(kg/(hm2.mm))。不同品种间抗旱节水能力差异显著。晋麦47在全生育期不灌水的情况下表现抗旱性强,适宜旱地种植。石家庄8号、石麦15号在全生育期不灌水、灌1~2水的情况下均表现突出,抗旱节水。邯6172、石麦18号在2~3水的情况下表现节水高产,石麦18号产量潜力最大,平均产量超过9 000 kg/hm2,最高达10 138.8 kg/hm2。参试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石麦15号、石家庄8号和邯6172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并且在节水条件下产量突出,实现了节水与高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西安市近年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的建议,以期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互联网+继续教育"的新理念,给传统继续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文章从"互联网+继续教育"的内涵出发,从法律制度、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分析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28.
吉安市磨盘湖一带是我市重要的商品鱼基地,在这里有一位备受称赞的养鱼能手,他就是吉安市白塘乡北门村委会的鄂三苟。都三苟是1987年开始承包鱼塘的,那一年20亩水面获利7千元的效益让他初尝甜头,决心专业从事水产养殖。就这样10年的风风雨雨,他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养殖技  相似文献   
29.
麦洼牦牛群体4个新微卫星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4个新分离的牦牛基因组多态微卫星位点,分析麦洼牦牛的遗传多态性及群体的遗传分化特征。【方法】以130个麦洼牦牛个体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Bogr203、Bogr204、Bogr205和Bogr215 4个微卫星位点序列,通过测序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型计算各个位点的多态性,并推断麦洼牦牛群体的遗传分化特征。【结果】麦洼牦牛群体在4个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平均观察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达到0.626,0.800和0.751;通过Structure软件能够较明确地将麦洼牦牛群体区分为2个亚群,这与麦洼牦牛分布地域广泛有较大关系,但各个亚群的牦牛个体及其分布区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结论】麦洼牦牛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并可能分化为至少2个亚群。  相似文献   
30.
吉安市甲鱼养殖起步较早,九十年代初已初具规模,但在其养殖发展过程中,曾发生了多起较为严重的流行病害,特别是1996年,亲鳖的死亡率有的达30%以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从1996年夏开始了甲鱼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并针对吉安市中华鳖几种主要病害进行了专项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A、鳖鳃腺炎的防治鳖鳃腺炎在人工集约化养鳖的病害中是目前危害最大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来势凶猛,传染蔓延快,而且一旦发病可造成几乎所有的鳖死亡。1996年我市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鳃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