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木豆(Cajanus cajan)是闭花授粉作物,但由于昆明的传粉,会产生自然异交,木豆2号的自然异交率在0-62.5%之间,平均异交率为29.5%,进行木豆种子繁殖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保纯措施。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穗部性状遗传表达的影响,为今后合理筛选育种材料提供依据。【方法】以粳稻Asominori与籼稻IR24所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为材料,在已构建的染色体置换系遗传图谱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水稻穗部性状在FACE(约570 µmol CO2·mol-1)和正常大气CO2浓度(约370 µmol CO2·mol-1)下的变化及其LOD≥3.0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结果】FACE下,Asominori和IR24的穗长、一次枝梗数、每穗总粒数、瘪粒数、结实率和着粒密度的表型值均高于对照;而Asominori和IR24所衍生的CSSLs的穗部性状对CO2浓度升高却呈现出正负两种响应,呈正响应且变化最大的置换系为AI9(穗长)、AI30(一次枝梗数)、AI63(每穗总粒数)、AI62(瘪粒数)、AI50(结实率)和AI2(着粒密度);FACE和对照条件下共检出15个QTL,分布在第1,3,4,5,6,7,8,12条染色体上;其中,FACE下检测出8个QTL,对照条件下检测出7个QTL。仅有1个QTL(qPB5-4 )在FACE和对照条件下同时被检测到。【结论】筛选出了水稻穗部性状对CO2浓度升高呈极显著正响应的6个置换系,为将来水稻育种提供材料;在FACE和对照下共检测出控制穗部性状的QTL 15个,没有检测到控制穗部性状的QTL与环境显著互作的位点。  相似文献   
33.
14份柳枝稷种质资源苗期耐镉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镉(Cd)是环境中常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从种质资源中筛选出不同耐镉型的植物材料有利于能源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地上的高效开发利用。基于此,本研究以14个能源植物柳枝稷品种为供试材料,外源施加浓度为10 μmol·L-1镉,结合形态和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及标准差系数权重法综合评价了柳枝稷幼苗对Cd的耐受性。结果表明:10 μmol·L-1 Cd胁迫显著降低了柳枝稷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总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及根系活力,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0.01)。根据隶属函数法得到柳枝稷对镉耐受性综合评价值(D),其中Kanlow最高,Forestburg最低。采用系统聚类法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4份柳枝稷可分为3组不同耐镉型材料,其中强耐镉型材料1份,为Kanlow;中等耐镉型材料9份,分别为Alamo、BoMaster、Carthage、Cave in Rock、Longisland、Newyork、Shawnee、Sunburst、Trailblazer;镉敏感型材料4份,分别为Blackwell、Dacotah、Forestburg、Shelter。结合柳枝稷对Cd的吸收,进一步分析发现耐镉性较强的品种镉富集能力也较强。可为选择适宜的柳枝稷材料种植于镉污染土地上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丰富评价植物耐镉种质资源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不同播期对绿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播期对绿豆产量等性状的影响,为实现绿豆的良种良法配套及综合评价优良绿豆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夏播绿豆品种(系)L24、L26和L38为试材,研究4个播期对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第1和3播期生育期最短(65 d),第2播期生育期最长(74 d).绿豆品种(系)、播期处理籽粒产量效应极显著.L26和L38平均籽粒产量相似,均显著高于L24,第4播期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播期.株高、主茎节数、叶片长、叶片宽和单株荚数受品种影响不大,受播期影响较大.荚长主要受品种的影响,荚宽、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受品种和播期的影响均较显著.L26和L38单株产量相似,均显著高于L24.平均单株产量最大的是第4播期,其次是第3播期.3个绿豆品种,平均百粒重以L26最大,其次是L38.第4播期的百粒重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3种播期.播期处理对主茎分枝数和单荚粒数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第4播期(8月8日)为较适宜的绿豆播种期,L26和L38可作为以收获豆粒产量为目标的高产绿豆品种进行种植,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5.
对112份广西绿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
和单株产量的变异度大,百粒重的变异度较大,株高、主茎节数、荚长和荚宽的变异度中等,而单荚粒数和全生育期的
变异度较小。绿豆成熟荚色以黑色为主,占91.07%;籽粒颜色以绿色为主,占93.75%;籽粒中、小粒型分别占48.2%和
47.3%,大粒型占4.5%。株高与主茎节数、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单株荚数与荚长、荚宽及
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百粒重与荚宽、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单株产量与单株荚数、白
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荚宽、荚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在广西绿豆育种或品种改良过程
中,可根据不同绿豆种质资源特性及其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通过严格选择,以获得高产、大荚、大粒、植株矮健、生育
期适中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6.
水稻株高性状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粳稻品种Asominori与籼稻品种IR24的杂交组合所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为材料,田间试验分别在FACE(CO2浓度约570 µmol mol-1)和对照(CO2浓度约370 µmol mol-1)下,对水稻株高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sominori和IR24的株高、穗长、上位第一节间长和上位第二节间长在FACE和对照下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供试株系的4个株高性状对CO2浓度升高都呈正负两种响应,其变化最大的株系为AI7和AI44(株高分别增加14.2 cm和降低4.54 cm),AI9和AI12(穗长分别增加3.56 cm和降低2.39 cm),AI39和AI27(上位第一节间长分别增加15.74 cm和降低1.49 cm),AI32和AI53(上位第二节间长分别增加8.09 cm和降低3.00 cm);FACE和对照下分别检测出14和15个QTL,分布在除第2、7、9和第10号染色体外的各染色体上,其中5个(qPH6-4、qPH8-4、qPL8-4、qPL12-4和qLFN6-4)在FACE和对照条件下同时检测到,分布在第6、8和第12染色体上,而其余的只在FACE或对照下检测到。这29个QTLs中,3个(qPH6-4QE、qPH8-4QE和qLSN5-4QE)具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在不同的CO2环境下,测试性状发生不同程度的表型变异。结果推论,对CO2浓度增加敏感的QTL位点,可能受到CO2浓度增加的诱导,可见控制水稻株高性状的QTL与CO2增加的环境发生了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37.
以籼稻品种IR24和粳稻品种Asominori 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自由空气CO2浓度升高(free air CO2 enrichment, FACE)和储藏1年,对籽粒内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3种类型多胺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在正常空气条件下,籼、粳稻籽粒中的多胺总量不存在显著差异;FACE处理降低了Asominori 籽粒多胺总量,但对IR24 影响不明显,因此FACE条件下IR24籽粒的多胺总量高于Asominori。储藏1年后,籽粒多胺总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正常空气条件下生长的IR24籽粒多胺总量显著下降。两水稻品种籽粒中的束缚态多胺总量明显高于游离态和结合态多胺,占总量的50%以上,而在束缚态多胺组分中,亚精胺(Spd)所占比例最大。 FACE处理降低了籽粒中的束缚态Spd含量,增加了结合态Spd含量,而这些FACE效应经籽粒储藏后消失。  相似文献   
38.
水稻种质资源苗期耐旱性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人工干旱和极限干旱后复水两种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464份栽培稻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旱性鉴定。经两年重复试验,筛选出(5)6013、红早糯、双桂1号、南京11/(5)6145、黄谷等31份耐旱性强的种质材料,可供耐旱性育种或干旱地区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39.
饲料型木豆是一种新型木本豆科植物,具有生物量大、籽粒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适于饲用、生态保护与环境美化绿化等.文章论述了广西发展饲料型木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扩大宣传,加快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注重综合开发等4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0.
用大豆总DNA通过花粉管导入木豆品种ICPL87091和ICP7035中,在D3代出现茎色,花色,叶色,叶型等变异的植株,从中选择农艺性状优良的12个单株进行全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用大豆桂品24-2号的DNA经地高辛标记后作为探针,对大豆桂品24-2号(供体),木豆ICPL87091(受体)和ICP7035(受体)以及用大豆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转导的木豆转化株的基因组DNA,进行分子杂交探查,大豆探针可以探查出一些木豆转化株内有很强的杂交信号,比较受体,供体和转化株的原位杂交图谱,发现有7个木豆转化株的DNA与供体大豆DNA有很高的同源性片段,有5个转化株的木豆DNA与供体大豆DNA有杂交信息但信号弱,表明来自供体大豆总DNA的部分序列已整合到木豆基因组里并在其后代的性状里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