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4篇
  21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地下水埋深与芦苇生长的响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芦苇各生长阶段需水量不同,对芦苇湿地进行水位的管理会影响芦苇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通过为期2年的野外试验,利用桶栽方法,控制地下水埋深分别为0(饱和状态)、10、20、30、40 cm的试验条件,利用SPSS分析软件,得出不同地下水埋深与芦苇苗期各项生长指标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的地下水埋深处理对芦苇的株高生长、茎粗生长和分蘖影响显著,其中10 cm是芦苇苗期生长和出苗的最佳地下水埋深。可见,控制芦苇不同时期生长的地下水埋深状况,能有效提高芦苇产量。  相似文献   
72.
樟子松不同林型沙地土壤肥力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林沙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养分及微生物状况等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樟子松纯林与不同类型樟子松混交林土壤肥力的差异。选择土壤含水率、体积质量、最大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微生物总量共11个指标,对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混交林土壤肥力均优于纯林。  相似文献   
73.
针对辽宁双台子河口湿地的芦苇生长状态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不同水层深度的芦苇生长状况变异度进行了多项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指标在同一样地内的变异度不同,5个形态指标种群内变异系数的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叶宽、茎粗、叶长、株高、节间长;不同样地各种形态指标的平均变异系数也存在明显差异;F检验表明,芦苇的5个形态指标表现为差异显著;不同形态指标在样地间的多重比较分析中多数表现为差异显著。表明芦苇是在不同水深情况下形态变异较高的物种,且在15cm水层深度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74.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研究分析了在4个不同浓度5、10、15、20 mg/L磷溶液灌溉下,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以及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试验同时设计对照组用清水灌溉芦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磷溶液灌溉后对芦苇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的影响不同,在污水灌溉条件下芦苇的株高、茎粗及叶面积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含磷污水灌溉有利于芦苇的生长.浓度为10 mg/L的磷溶液灌溉后芦苇的地上生物量最大,植株最高;浓度为15 mg/L的磷溶液灌溉后芦苇的茎粗最大.在固定浓度磷溶液灌溉下,7-9月灌溉对芦苇的生长影响最大.芦苇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曲线呈典型的单峰式,前期的生物量积累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量累积速率逐渐减少,9月以后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75.
地下水埋深对芦苇出苗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芦苇桶栽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地下水埋深对芦苇苗期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芦苇出苗之前土壤达到饱和的前提下,不同的地下水埋深对芦苇苗期叶数、枯黄叶数、叶长及叶宽的影响较小,地下水埋深对苗期芦苇的长高和出苗影响显著,其中10 cm是芦苇苗期生长和出苗的最佳地下水埋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