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头处于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Ⅰ组(试验组)饲喂复合酵母培养物;Ⅱ组(阳性对照1)饲喂进口酵母培养物饲料;Ⅲ组(阳性对照2)饲喂国产酵母培养物饲料;Ⅳ组(空白对照)正常饲喂,不投喂任何添加剂。[结果]同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日产奶量相对提高1.07kg/(头·d)(P〉0.05),体细胞数下降率提高10%,乳脂率相对提高0.08%(P〉0.05)。[结论]复合酵母培养物在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降低体细胞数方面显示出积极的效应。  相似文献   
22.
在介绍国际上粗饲料品质的评定历史及其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我国学者提出的粗饲料分级指数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3.
试验的目的是在卢德勋2001年提出的粗饲料分级指数(GI2001)的基础上筛选一些新指标在奶牛粗饲料中建立新一代分级指数(gradingindex2008,GI2008),并用GI2008、GI2001和饲料相对值(RFV)对4种粗饲料品质进行分级比较。根据公式分别计算4种粗饲料的GI2008、GI2001和RFV值。结果表明,4种粗饲料(苜蓿干草、玉米青贮饲料、羊草、玉米秸秆)的GI2008值分别为145.50、108.44、20.10和12.09MJ/d;GI2001值分别为32.11、19.70、9.39和3.98MJ/d;RFV值分别为109.20、100.12、91.55和69.93MJ/d。三者对粗饲料品质划分次序一致。GI2008和GI2001对粗饲料品质分级均优于RFV,二者比较,GI2008与GI2001均能科学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评定,GI2001值(X,MJ)与GI2008值(Y,MJ)存在如下回归关系:Y=5.1669X-12.683(R2=0.9463,P〈0.0001,n=4)。结果提示,在实际应用中,GI2001指标简便易行,而GI2008主要用于研究目的,科学性比较强。在今后的研究中使用GI2008能更准确而科学地对粗饲料品质进行分级划分。  相似文献   
24.
为进一步研究饱和烷烃技术在放牧绵羊食性测定中的应用,本研究在4.4 hm2放牧试验区内,放牧8只蒙古羊,分别于6、9和11月利用饱和烷烃技术对放牧绵羊的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季节,不同牧草的烷烃模式存在差异,其中以C27和C31差异最为显著,C33次之,C29最差.绵羊的食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羊只所食的牧草主要以冷蒿、无芒隐子草和银灰旋花为主,分别占79.68%、12.12%和7.30%,而短花针茅只占0.90%;而进入秋季后,随着适口性好植物密度的降低,羊只开始对短花针茅进行采食,由原来占食入牧草总量的0.90%升高到3.81%,同时无芒隐子草的采食量也开始增加,由原来占食人牧草总量的12.12%提高到23.57%;冬季家畜采食牧草的种类开始减少,冷蒿占羊只采食量的86.26%,无芒隐子草和银灰旋花分别减少到8.33%和5.41%,而对短花针茅不采食.综上,饱和烷烃技术可以准确测定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放牧绵羊的食物组成.  相似文献   
25.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对奶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择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为4组(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日粮。结果表明,随着日粮NFC/NDF比的提高瘤胃pH值降低,瘤胃pH值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及pH值低于5.2、5.5、5.8、6.0的持续时间随之加快、延长;瘤胃丙酸、丁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随日粮NFC/NDF比提高呈增加趋势,而乙酸含量及乙酸/丙酸则呈降低趋势;血浆乙酸、丙酸、丁酸及TVFA均呈增加趋势。当日粮NFC/NDF比达2.58时,瘤胃pH值在5.2~5.5之间持续时间每日达7h以上,此时瘤胃乳酸含量较低,血浆及瘤胃TVFA含量显著提高(P<0.05)。结果表明,随着日粮NFC/NDF比的提高,使瘤胃逐渐处于酸性环境,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瘤胃pH值的下降主要源于瘤胃TVFA增多,而非乳酸;当日粮NFC/NDF比为2.58时,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相似文献   
26.
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条件下,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数量的变化。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动物自身前后对照法,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含量的方式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瘤胃内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升高,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均增加,但当饲粮NFC/NDF比升至2.58时,与其他试验期相比,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却极显著降低(P<0.01);②牛链球菌的数量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但到第Ⅳ期又恢复到第Ⅰ期的数量。结果提示,当奶山羊发生SARA时,瘤胃牛链球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对低pH值敏感的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急剧下降,而耐酸性的埃氏巨型球菌数量表现为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27.
本试验利用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YC)和延胡索酸二钠(Disodium Fumarate)的优化组合,研究该组合添加剂在慢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状态下对瘤胃发酵功能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6只泌乳期并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奶山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只,通过逐渐添加精料的方式诱导动物发生SARA。试验动物处于SARA后,试验组添加组合添加剂,测定瘤胃发酵指标。采用16SrRNA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定量分析法和传统滚管法测定瘤胃内细菌的含量。结果表明,投喂组合添加剂后,瘤胃pH、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TVFA)浓度显著升高(P〈0.05),丙酸和乙酸/丙酸没有显著变化(P〉0.05),NH,一N浓度显著降低(P〈0.05)。淀粉分解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埃氏巨型球菌及3种主要纤维分解菌的数量显著增高(P〈0.05),乳酸杆菌、牛链球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说明YC和延胡索酸二钠的组合使用能够改善SARA状态下瘤胃内环境,并对减少SARA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对瘤胃上皮形态结构和通透性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泌乳期萨能奶山羊9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SARA组、恢复组,n=3),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与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1.40],SARA组和恢复组先后饲喂NFC/NDF为1.40、1.79、2.31、3.23的4种试验饲粮诱导SARA发生,每种饲喂15 d,恢复组奶山羊待SARA诱导成功后自由采食青干草30 d。对照组奶山羊分别在饲养30、60(与SARA组3只同时)和90 d(与恢复组3只同时)各屠宰1只。采集瘤胃腹囊部上皮组织用于石蜡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尤斯灌流系统(Ussing chamber)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切片结果显示,瘤胃上皮角质层厚度SAR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恢复组(P0.05),恢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颗粒层厚度对照组显著高于SARA组和恢复组(P0.05),但SARA组和恢复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棘突层厚度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上皮总厚度恢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ARA组(P0.05),但对照组与SARA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SARA组瘤胃上皮紧密连接被破坏,细胞间隙增大,棘状层细胞线粒体出现降解并出现空泡。2)与对照组相比,SARA组和恢复组瘤胃上皮短路电流(Isc)、组织导电性(Gt)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流速显著升高(P0.05),跨膜电位差(PD)显著降低(P0.05)。综合得出,SARA破坏了奶山羊瘤胃上皮形态结构的完整性,使瘤胃上皮通透性增加,导致瘤胃上皮屏障功能长期受损。  相似文献   
29.
<正>瘤胃上皮细胞间的连接,从顶端到基膜依次为紧密连接(Tjs)、缝隙连接、粘附连接及桥粒连接等,尤其是Tjs最为重要([1-2])。了解Tjs在酸中毒后瘤胃屏障功能中的作用,可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1瘤胃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1.1紧密连接的结构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除具有机械连接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封闭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Tjs的形状和渗透性决定上皮组织的完整性以及对物质的阻抗力。Tjs是构成瘤胃上皮屏障功能最重要的结构,Tjs主要由紧密连接蛋白组成,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