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52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32篇
  40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31.
针对传统立体视觉三维重建技术难以准确表征果树多尺度复杂表型细节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位姿恢复技术与神经辐射场理论的果树三维重建方法,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标准果园环境的果树图像采集设备和采集方案。首先,环绕拍摄果树全景视频并以抽帧的方式获取果树多视角图像;其次,使用运动结构恢复算法进行稀疏重建以计算果树图像位姿;然后,训练果树神经辐射场,将附有位姿的多视角果树图像进行光线投射法分层采样和位置编码后输入多层感知机,通过体积渲染监督训练过程以获取收敛且能反映果树真实形态的辐射场;最后,导出具有高精度与高表型细节的果树三维实景点云模型。试验表明,该研究构建的果树点云能准确表征从植株尺度的枝干、叶冠等宏观结构到器官尺度的果实、枝杈、叶片乃至叶柄、叶斑等微观结构。果树整体精度达到厘米级,其中胸径、果径等参数达到毫米级精度,尺度一致性误差不超过5%。相较于传统的立体视觉三维重建方法,重建时间缩短39.50%,树高、冠幅、胸径和地径4个树形参数的尺度一致性误差分别降低了77.06%、83.61%、45.47%和62.23%。该方法能构建具有高精度、高表型细节的果树点云模型,为数字果树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2.
以粉玉1号、粉玉2号、淡雪、雪兔4个草莓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旨在初步了解草莓新品种粉玉的光合生理特性,为提高其产量、改善品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草莓新品种粉玉的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日系品种淡雪、雪兔,其中粉玉1号的暗呼吸速率在4个草莓品种中最小,粉玉2号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及总叶绿素含量在4个草莓品种中最大。以期探讨粉玉系列草莓新品种的优势,对科学栽培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3.
【目的】探究AP2/ERF转录因子在绿豆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应答机制。【方法】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对绿豆VrERF家族基因的种间同源性、互作蛋白功能及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通过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各VrERF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差异情况并用q RT-PCR进行验证。【结果】绿豆与豌豆、菜豆和大豆的ERF家族基因间不仅具有相同的进化起源,还存在明显的基因扩张现象。VrERF基因启动子区均具有多个与激素响应、胁迫响应以及生长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此外,不同的绿豆VrERF蛋白间存在广泛的互作关系,可能通过与b ZIP、RAP2.4和STZ等蛋白互作参与绿豆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响应。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多数VrERF家族基因的表达具有较强的组织特异性,且在干旱胁迫下,VrERF7/62在绿豆VC1973A和JP226873叶片中均显著下调表达,qRTPCR检测也显示VrERF7/62的表达受干旱胁迫诱导显著下调。【结论】推测VrERF7/62可能在绿豆干旱胁迫响应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结果也为绿豆AP2/ERF家族基因的抗逆性表达及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4.
施永海  徐嘉波  袁新程  杨明  张忠华  谢永德  税春 《水产学报》2023,47(12):129606-129606
为了探究半咸水和淡水养殖模式对刀鲚营养积累的影响,采用生化实验的方法分析并比较了半咸水(盐度10~15)和淡水(盐度0.4~1.0)池塘生态养殖模式下刀鲚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半咸水组刀鲚肌肉的粗脂肪含量(7.27%)显著高于淡水组(4.30%);半咸水组的刀鲚肌肉的水分含量和灰分含量(72.54%和1.32%)均显著低于淡水组(76.85%和2.06%),二者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除了色氨酸和胱氨酸在两种模式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16种氨基酸在半咸水组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淡水组。半咸水组的刀鲚肌肉的TAA、EAA、HEAA、NEAA和DAA均低于淡水组,而EAA/TAA和EAA/NEAA在两种模式之间无显著变化,半咸水组的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比率(DAA/TAA)(40.32)显著低于淡水组(40.68)。半咸水组的刀鲚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58.59)低于淡水组(72.04),而F值(2.44)高于淡水组(2.35)。在检出的28种脂肪酸中,有11种脂肪酸的含量在两种模式之间有显著差异。在主要的脂肪酸中,半咸水组刀鲚的C16:0、C18:0、C18:1n9c、C22:5...  相似文献   
635.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良玉米品种特性,为玉米增产挖潜提供参考,本文设置了2个密度水平,对7个玉米品种进行耐密性评价。结果表明,增密对生育进程、出苗率、出苗整齐度无影响,对有效穗数、株高、穗位高、地上部第三节茎粗及穗部性状有显著影响。适度增密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均有一定的增益作用,但不同品种的增密增产表现差异较大,仲玉3号、绵单1256的适宜亩植密度为3500株左右,中单901、绵单315稳产丰产性较好,适宜密度的弹性较大,密植可使二者获得更好的产量,协玉901、绵1304、蠡玉16号则需要适度密植。这说明,合理密植是充分发挥品种特性,促进玉米增产挖潜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636.
通过走访调查和查阅年鉴,根据甘肃省榆中县11个乡镇的栽培面积、废弃物产量及资源化利用情况,分析榆中县能源利用现状。结果表明,2007—2017年榆中县废弃物总量为22.18万~31.95万t,尾菜和中药材废弃物产量占比稳定上升,粮食作物秸秆和尾菜占废弃物总量的92.87%,废弃物总养分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尾菜和中药材废弃物的养分含量持续上升,有机质所占比例最高。种植农户多为中高龄(40岁以上,78.49%)、低学历(初中及以下,73.53%)个体,资源化利用途径多样,还田是主要的利用途径;93.25%的农户认可新型资源化技术,同时57.14%的农户也提出资源化利用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如缺乏大规模吸收消纳平台和政府引导不足。  相似文献   
637.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畜牧业将畜牧养殖产品与互联网有机整合,通过在线认养营销模式实现大范围推广和宣传是促进农户增收的大趋势,目前国内各区域结合当地肉牛肉羊品牌都在积极开展在线认养模式。针对“互联网+”认养模式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网络营销模式的意义,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和全方位落实方案,为我国畜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农户增收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638.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暗纹东方鲀单养(单养组)和暗纹东方鲀-凡纳滨对虾-空心菜生态立体种养(种养组)两种养殖模式下的暗纹东方鲀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模式下暗纹东方鲀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差异不显著;单养组C16∶1、C18∶1n9c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MUFA)显著高于种养组;种养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PUFA)显著高于单养组。说明不同养殖模式对暗纹东方鲀肌肉中MUFA、∑MUFA及∑PUFA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39.
为分析鸡印度刺猬因子(Indian hedgehog,IHH)基因生物信息学及IHH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规律,选取体重相近、健康强健的6只鸡,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段,对IHH基因结构、启动子和CpG岛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HH基因在鸡心、肝、脾、肺、肾、软骨、下丘脑、胸肌、十二指肠和胸腺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规律,同时对IHH蛋白进行相似性比较,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IHH蛋白的理化和结构特性。结果表明,1)鸡IHH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227 bp,可编码408个氨基酸,具有3个外显子、4个核心启动子区和1个CpG岛。2)成功扩增IHH基因,IHH基因在鸡各组织中均有不同水平的mRNA表达,在软骨组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心、脾和胸腺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3)鸡IHH蛋白在禽类中保守性较高,IHH蛋白大小为44.829 36 ku,属于偏碱性蛋白,具有1个跨膜端和1个信号肽;IHH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的比例最高(44.12%),只含有1个 HH-Signal功能域,内含大部分丝氨酸磷酸化位点,该蛋白还有14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和5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鸡IHH蛋白存在1处N型糖基化位点和6处O型糖基化位点。综上,鸡IHH基因有3个外显子,有多个启动子区,在软骨组织中极显著高表达,鸡IHH蛋白是具有偏碱性、强热稳性和低亲水性的分泌型蛋白,IHH氨基酸序列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本研究为深入研究鸡IHH基因对软骨发育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0.
为了探究KLHL10基因在三角帆蚌性别分化中的作用,利用RACE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克隆了其cDNA全长,使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比较其在6个不同组织(性腺、鳃、肝胰腺、斧足、闭壳肌、外套膜)、早期发育阶段(1~8月龄)性腺及12、24、36月龄雌雄性腺中表达水平的差异,运用RNA干扰(RNAi)对其功能进行初步探究。结果显示KLHL10基因cDNA全长为2 361 bp,其中5''非编码区长93 bp,3''非编码区长447 bp,开放阅读框(ORF区)长1 821 bp,编码606个氨基酸;qRT-PCR结果显示KLHL10基因在精巢中高表达;早期发育阶段在6月龄时表达量最高;12、24、36月龄的表达结果显示,KLHL10基因在精巢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同时期在卵巢中的表达量(P<0.05)。同时,设计KLHL10基因的3条dsRNA干扰链,结果显示RNA干扰能有效减少KLHL10基因在性腺组织的表达量。根据以上结果推测KLHL10基因在三角帆蚌中是雄性相关基因,其可能参与三角帆蚌的性别分化与精巢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