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1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林业   361篇
农学   233篇
基础科学   298篇
  263篇
综合类   1762篇
农作物   243篇
水产渔业   134篇
畜牧兽医   1051篇
园艺   290篇
植物保护   25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57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水稻覆膜旱作对病虫草害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就覆膜旱作栽培方式对早稻和单季稻病虫草害、天敌、腐食者等的丰盛度与为害程度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稻田覆膜旱作可显著降低早稻纹枯病的发生程度,与常规淹水对照稻田相比,覆盖旱作稻田纵卷叶螟为害率、灰飞虱和蚜虫类虫密度及杂草发生程度无显著差异,但螟虫为害加剧,施肥量仅对照田一半的覆膜田螟虫为害株百分率比对照田提高2.4%~8.5%。水稻覆膜旱作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高低是影响寄生蜂和蜘蛛类密度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92.
1999年10月16日,牡丹江市李某家中喂养的11条猎犬,不慎误食被溴敌隆药死的鼠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993.
本文阐述了“九五”期间农作物育种取得的成就,主要有:新品种在产量上有显著提高,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品质改良取得突破,推动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新品种产业化开发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五年来,该项研究共培育新品种411个,累计推广面积2.66亿hm^2,创社会经济效益1358亿元。  相似文献   
994.
假眼小绿叶蝉对不同颜色偏嗜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赵冬香  陈宗懋  程家安 《茶叶科学》2001,21(1):78-80,68
作者进行了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对不同颜色偏嗜性的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假眼小绿叶蝉最偏嗜黄色。室内试验中 ,琥珀黄诱集的虫数最多 ,且与湖水蓝和宝石绿间的虫数差异不显著 ,与翠绿、雪白和橘橙间的虫数差异显著 (p  相似文献   
995.
2000年南方水稻区试优良水稻品种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南方水稻国家区试组织了华南早籼组、华南晚籼组、早籼早中熟组、早籼迟熟组、中籼迟熟组 (A、B组 )、晚籼早熟组、晚籼中迟熟组和双季晚粳组9个熟组的区试及华南早籼组、早籼中迟熟组、中籼迟熟组、晚籼早熟组和晚籼中迟熟组5个熟组的生产试验 ,供试品种 (组合 )76个 ,试验点次151个。经过对试验资料的分析和区试年会讨论 ,以下8个品种在1~2年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比较突出 ,已推荐全国审定。1.优优122籼型杂交组合 ,广东农科院水稻所选育。该组合经过两年区试和一年生产试验 ,表现早熟 ,高产稳产 ,适应性广 ,…  相似文献   
996.
白背飞虱长、短翅型成虫实验种群生物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食物(TN1)和环境条件(26℃、RH为85%)均优越的条件下,比较了白背飞虱长翅和短翅两种翅型成虫在若虫历期、产卵前期、繁殖动态、寿命及种群增长参数等方面的差异。尽管两种翅型雌虫的总产卵量接近(704粒/雌),但短翅型雌虫的若虫历期和产卵前期均较短、产卵高峰到来时间较早、前期产卵量比例较高,因而内禀增长力较高。两种翅型雌虫的存活率在羽化后前5 d内均接近100%,之后长翅型较高。短翅型雌虫的寿命显著短于长翅型。两种翅型白背飞虱在寿命与产卵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相同寿命的两种翅型个体,短翅型的产卵量较高。本实验表明,即使两翅型的总生殖力相同,短翅型仍具有优于长翅型的生活史优越性, 换言之, 长翅型成虫翅膀及其相关器官的构建是以其发育和生殖延迟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997.
用Tenax TA吸附法捕集正常茶梢、机械损伤茶梢和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取食复合体挥发物,经GC/MS鉴定各处理挥发物的组成和含量。并就茶梢挥发物及其单组分进行了对假眼小绿叶蝉天敌蜘蛛优势种之一-白斑猎蛛的生物活性鉴定。研究表明,捕食性天敌白斑猎蛛对正常茶梢挥发物和机械损伤茶梢挥发物的趋性明显弱于受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后茶梢的挥发物。在供试挥发物组分中,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和吲哚两种成分是茶梢被害所形成的特异性化合物,并对白斑猎蛛具有明显的引诱活性,认为是白斑猎蛛受引诱的主要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8.
水稻根表铁膜对磷的富集作用及其与水稻磷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使铁毒耐性不同的两个基因型水稻根表分别形成有铁膜和无铁膜的根系,研究水稻根表铁膜对磷的富集作用及其与水稻磷吸收的关系。不同基因型水稻根表形成的铁膜厚度存在显著差异,对介质中磷的富集能力也有显著差异。根表形成的铁膜越厚,对介质中磷的富集作用也越大,即根表铁膜数量与铁膜对磷的富集量呈显著正相关。铁膜对磷的富集作用是一个化学过程,吸附可在0.5~1.0 h内达到饱和。根表铁膜明显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表明在淹水降低土壤磷有效性时,水稻根表铁膜富集的磷可作为磷库,保证水稻能正常吸收利用磷。  相似文献   
999.
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上白背飞虱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摘要: 研究了施不同水平有机肥和化肥的钵栽水稻(汕优63)上白背飞虱的发育、存活和繁殖情况。有机肥(腐熟猪粪)和化肥(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设低(N 200、P 230和K 95 mg/钵)、中(N 400、P 460和K 190 mg/钵)和高(N 600、P 690和K 285 mg/钵)3个水平处理,于移栽前施于盆钵中,施肥1周后的稻苗(27 d龄)供试。结果表明,当施肥水平较低时,各种群参数在两类肥料处理间的差异较小;但当施肥提高至中、高水平时,与施化肥相比,施有机肥水稻上的白背飞虱卵孵化率和若虫存活率显著降低,若虫历期较长,产卵历期较短,产卵量较小,种群内禀增长率明显降低。表明与施化肥相比,施有机肥明显不利于白背飞虱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海南省的政府及民间两种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基本情况的调查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由政府管理的4级农技推广系统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需要,必须探索新的出路;而以农民技术协会、农业生产企业和农资经营企业等为载体或主体的民间推广方式,虽因未发育成熟而存在不少问题,但却表现出勃勃生机,展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保留一支精干的3级政府推广队伍、大力发展民间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