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不同基因型大豆磷素吸收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东农4(2高蛋白品种)、合丰2(5中间型品种)、东农4(6高油品种)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在每kg土壤施N和K2O各为0.033g基础上,设P1、P2、P3、P4 4个P处理(即每kg土壤分别施P2O5 0、0.033、0.067、0.100g),进行了3个大豆品种磷素吸收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在吸收土壤速效磷、植株含磷量、干物质积累、单株产量、脂肪含量方面存在着差异。生育期内高油品种土壤速磷含量始终低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高油品种全株磷素含量最高,高蛋白品种含量最少;高蛋白品种从分枝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大于中间型品种和高油品种,高油品种干物质积累最少;高蛋白品种单株产量最高,高油品种单株产量最低,中间型品种单株产量介于二者之间;高油品种的脂肪含量大于中间型品种和高蛋白品种。  相似文献   
32.
甜菜覆膜明显地提高土壤温度,并具有保蓄土壤水分和提墒、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和土壤空气、促进微生物生长及繁殖活动能力、加速有机质的分解以及提高土壤速效养分等作用,有利于叶的光合作用,抑制杂草,减轻草害,因而大幅度提高甜菜产糖量,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33.
试验以东农47为材料,利用砂培方法研究了氮素对大豆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促进了大豆营养器官生长,以NH4+的效果最明显,NO3-没有明显促进作用;以NH4+作为氮源,R5期之前高氮水平下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低氮处理,R5期以后低氮条件下荚果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高氮处理,致使R6?R8期低氮条件下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高氮;低氮促进了大豆根系的生长,以NO3-效果明显;根冠比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V4?R4期低氮水平下根冠显著高于高氮处理,R4期以后根冠比差异不大。高氮条件下株高、节数显著高于低氮处理,单株粒数、单株子粒重显著低于低氮处理,收获指数和表观收获指数显著降低,高氮条件下促进了植株生长,但不利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34.
大豆氮素积累及其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植株营养器官氮素积累峰值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后60d叶片、茎秆、荚皮的氮素百分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大豆营养器官氮素积累峰值、氮素运转量及运转效率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叶片>茎秆>荚皮。高蛋白品种东农42氮素积累峰值高、出现早、持续时间长于另外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35.
氮肥对大豆结瘤及叶片氮素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3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大豆结瘤特性及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肥高施氮肥水平对不同品种大豆的根瘤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其持续时间长短因品种而异。不同大豆品种叶片氮素积累动态相同,但长生育期品种(东农42)氮素积累峰值期出现时间晚。施用氮肥可提高叶片氮素积累量、拖后氮素积累峰值期。施用氮肥能促进大豆生长,优化产量构成因子,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36.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碳酸盐黑钙土的退化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碳酸盐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保水、保肥、蓄水保墒能力下降等问题,开展了以增施牛粪、翻压绿肥和配方施肥等方法的碳酸盐黑钙土修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增施牛粪、绿肥等有机肥和配方施肥技术可明显改善碳酸盐黑钙土的理化性质,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增施有机肥和配方施肥处理的田间持水量增加6.9%~17.4%,土壤孔隙度增加7.4%~11.8%,土壤容重降低0.09~0.1 g/cm3,玉米产量增加10.3%~16%,翻压绿肥对碳酸盐黑钙土保墒蓄水能力提升效果好,连续施用有机肥对退化碳酸盐黑钙土修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7.
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亚基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 《大豆科学》2007,26(5):657-662
选用东农42(高蛋白品种)、合丰25(中间型品种)、东农46(高油品种)3个基因型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施N和K2O各为0.033 g kg-1土壤基础上,设P1、P2、P3、P4 4个P处理(分别施P2O50、0.033、0.067、0.100 g kg-1土壤),采用SDS-PAGE电泳法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对大豆籽粒7S和11S球蛋白亚基积累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处理间各种亚基出现后含量都是逐渐增加的,花后70 d达到最高峰,成熟期又开始下降.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东农42和合丰25两个品种7S、11S球蛋白各种亚基及球蛋白含量以P3处理含量最高,东农46以P2处理含量最高;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7S、11S球蛋白各种亚基及球蛋白含量始终是东农42最高,东农46含量最低,合丰25处于二者之间.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和亚基含量有影响,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球蛋白和亚基的含量.  相似文献   
38.
大豆氧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OAS-TL)催化半胱氨酸合成,是硫素代谢的关键酶。试验以东农46(高油型)和黑农35(高蛋白型)为材料,检测鼓粒期后大豆籽粒OAS-TL在3个不同硫水平(0、0.02、0.08g·kg-1土)下的生理特性,鉴定克隆了该酶基因并分析了其调控表达情况。结果表明,①OAS-TL活性随生育进程推进持续下降,2个品种籽粒OAS-TL活性表现为S20高于S0和S80处理;鼓粒前期施硫效果大于后期;②通过同源克隆获得一个编码OAS-TL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059bp,ORF长855bp,编码34.2ku的蛋白质;③半定量RT-PCR显示OAS-TL稳定态mRNA在籽粒发育早期表达较强,且处理间差异明显,发育后期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不同硫素处理间OAS-TL的表达有差异,S20上调表达高于S0和S80。  相似文献   
39.
以东农47为试材,采用15N标记的(NH4)2SO4为氮源,利用砂培方式研究了氮素营养水平对大豆籽粒氮素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氮水平增加,大豆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营养液中氮为50 mg·L-1时产量最高;前期高氮后期低氮处理时,随高氮处理的时间延长产量降低;于R4或R5期提高外源氮水平可以增加大豆...  相似文献   
40.
纸筒育苗移栽甜菜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这已在日本甜菜生产实践中得以证实。日本在战前每公顷甜菜产量仅有10余吨,1965年以前亦只限于25吨左右,自1956年增田昭芳博士开始研究“纸筒育苗移栽法”起,由于其增产幅度可达20—30%,便很快运用于生产,至1965年纸筒育苗移栽面积达甜菜总种植面积的20%左右,十年后的1975年达80%左右,这时日本甜菜产量提高到45—50吨/公顷。到1981年,移栽面积己达日本甜菜总面积的93.5%,平均公顷产量达58.5吨。日本在15年内,甜菜单产增加一倍以上,除运用高产杂优品种、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和提高施肥水平外,采用纸筒育苗移栽技术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