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党的十六大以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畜牧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03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粮牧“主辅换位”战略,把畜牧业建设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进而实现全省农村经济的战略升级,为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基本条件。在这一重大战略方针指引下,  相似文献   
22.
畜牧产业是黑龙江省一个重要基础产业,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历经3O年的快速、持续发展,黑龙江省畜牧业已由传统粗放步人了以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和集约化为标志的现代产业初级阶段.在满足省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有力支援了国内市场,为动物源性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这其中,切实依法抓好动物防疫,维护产业与产品安全一直是我们主要工作着力点,也是我们的一条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3.
从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天然小叶章草场进行改良的结果看,"禁牧+耙地+施肥"是提高小叶章干草产量的最有效途径,但投入成本较高;"禁牧+耙地"则是目前改良这类草场的最经济而又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4.
大豆蛋白质的积累动态及其与产质量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试验以 3个大豆品种 (东农 4 2、合丰 35、绥农 14 )为材料 ,通过 3种施肥水平处理 (零肥、中肥、高肥 ) ,探讨不同营养水平下不同大豆品种中各器官中蛋白质的积累规律及其与产质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叶中蛋白质含量以苗期和始花期为高峰 ,始花斯以后平稳下降 ;茎中蛋白质含量随生育期而下降 ,但降幅不同 ;荚皮蛋白质含量随生育进程迅速下降 ;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变幅不大 ,呈在籽粒充实期至黄熟期降低 ,而后又回升的趋势或随生育期微增的趋势。同化运输氮素能力强的品种 ,其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也高。蛋白质积累以籽粒充实后期为主 ,持续至收获 ,所以黄熟期以后的作物生育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5.
三江平原低湿地大豆"高垄平台"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高垄平台耕作法与垄作对照土壤温度的对比调查,结果表明,高垄平台可明显提高白天温度,14:00高台提高5%,常规台提高2.8%;7:30高台提高4.96%,常规台提高3%;降低夜间温度,高台为垄作的98%,常规台为垄作99%,这样可以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6.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被推向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知识源、智力源和人才库的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知识优势,主动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去.东北农业大学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7.
供氮方式对黑土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君  韩晓增  祖伟 《水土保持学报》2011,25(1):53-57,63
采用好气恒温培养法,通过一次和分次供氮的方式,研究不同尿素施用量对黑土土壤无机态氮浓度的短期效应。结果表明:CK处理(不供氮方式)在培养期间,NH4+-N的浓度始终保持较低水平,而NO3--N浓度则呈稳步上涨的变化态势;pH值稳定在6.0~6.3之间;硝化率则稳定在90%左右。一次供氮方式各处理NH4+-N的浓度,在施氮后第3d时达到最大,第20d后趋于稳定;NO3--N的浓度则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土壤的pH值与NH4+-N的浓度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培养后的第3d达到峰值,而后开始下降,在培养第10d时,各处理的pH值趋于稳定,且明显低于CK;而硝化率则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在第20d时已与CK无显著差异,趋于平缓。分次供氮各处理在第1次施氮1d后,NH4+-N浓度达到峰值,之后开始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另外3次施氮后NH4+-N浓度变化与此类似,且每次施肥后第3d和第10d土壤NH4+-N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NO3--N浓度在第1次施氮1d后,各处理差异不明显,第3d达到最大,但整体上是呈稳步增长的变化趋势;各处理的pH值的变化情况与一次供氮的情况相似;土壤硝化率硝化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整体呈逐步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8.
重迎茬对大豆产量影响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1 大豆重迎茬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通过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 ,东部低湿区 ,西部风沙干旱区 ,西南部盐碱土区和中南部黑土区五个生态区 8个试验点 ,设 9个固定轮作区和相应生态区的 8个县生产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迎茬和不同重茬年限对大豆产量、品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 ,重迎茬大豆均较正茬减产 ,重茬减产 6 1% ,重茬一年、二年、三年分别减产 9 9%、13 8%、19%。不同生态区减产幅度不同 ,以北部高寒区和东部低湿区减产幅度小 ,西南部盐碱土区减产幅度大。重迎茬对大豆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商品品质下降 ,百粒重降低 ,病虫粒率增加。短期重迎茬对…  相似文献   
29.
不同NH_4~+-N和NO_3~-—N水平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东农47为材料,利用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NH4+-N和NO3--N水平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总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随氮素水平增加呈单峰曲线,NH4+-N水平对大豆苗期生长影响大于NO3--N。以NH4+-N做为氮源时,氮素浓度125 mg·L-1时总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达最大值;以NO3--N做为氮源,氮素浓度在275 mg·L-1时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较高,500 mg.L-1时较低。氮素浓度大于20 mg·L-1时,以NH4+-N做为氮源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明显大于以NO3--N为氮源。氮素水平对苗期根系生物量影响不大,当氮素浓度为500 mg·L-1时,两种氮素形态根系生物量均较低,其它水平之间相差不大。根冠比随氮素浓度的增大呈降低趋势,当氮素浓度高于125 mg·L-1时根冠比变化较小。当氮素浓度为20 mg.L-1时,两种氮素形态之间根冠比没有明显差异,当氮素浓度大于20 mg·L-1时,以NO3--N做为氮源根冠比明显大于NH4+-N。  相似文献   
30.
磷素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蔡柏岩  祖伟  葛菁萍 《大豆科学》2004,23(4):273-280
通过磷素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的研究表明:施磷量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有较大影响,提高施磷量能增加大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但施磷量过高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反而减少,高蛋白品种和高油品种分别以P10处理和Ps处理为最佳施P量.干物质分配开花期以前以叶为主,花期以茎为主,花期后生长中心开始转移到豆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