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微生物肥料对“赤霞珠”葡萄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璐  代红军  王振平 《北方园艺》2016,(17):175-179
以5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采收期葡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大小以及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研究了不同微生物肥料对"赤霞珠"葡萄生长性状以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肥料处理对葡萄生长性状和土壤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每667m2施用胶冻样芽孢杆菌0.5kg效果最为明显,其葡萄新梢直径、主干直径、单果质量分别较CK提高16.67%、14.81%、42.37%;且可使各土层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并且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能有效提高耕作层不同部位的土壤生物活性,其中以0~20cm土层较为明显,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细菌、放线菌分别较CK增加150.00%、220.00%、89.41%、64.44%、71.23%。因此,每667m2施用胶冻样芽孢杆菌0.5kg能更好的增加土壤养分释放,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从而促进葡萄更好的生长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2.
福建省水土流失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福建省1990—2015年的水土流失进行动态监测和时空变化分析,为该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基于USLE水土流失方程,结合GIS,RS等技术开展研究。[结果](1)福建省境内以轻度流失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南部,中部和北部分布较少,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的趋势,25a来以轻/中度流失与微度流失的相互转化为主。(2)1990—2015年,福建省水土流失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共减少了3 825.55km2,以轻度流失面积减少为主,尤其在2010年后,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加快。相对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水土流失改善明显。[结论]25a来福建省水土流失总体情况改善明显,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3.
以"红地球""秋黑""美人指""青提"为试材,研究了宁夏半冷式温棚温湿度调控及半冷式温棚栽培条件下鲜食葡萄品质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可使宁夏半冷式温棚鲜食葡萄物候期整体向后推移,为葡萄延后生产奠定了基础;宁夏半冷式温棚鲜食葡萄成熟期为12月14日,是葡萄采收食用最佳时期,但葡萄仍可延后至元旦前后采收,但葡萄果实糖分含量呈下降趋势,品质有所下降,进入活体保鲜期,实现了葡萄延后栽培;"红地球""秋黑""美人指"均可作为延后栽培品种使用,表现效果依次为"红地球""美人指""秋黑";"青提"葡萄不适宜作为延后品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4.
以4年生"霞多丽"葡萄为试材,设置改良霍格兰营养液正常、0.5倍、2倍3个浓度,探讨了不同养分供应量对"霞多丽"葡萄N、P、K吸收量,光合特性,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霞多丽"葡萄在各个时期改良霍格兰营养液2倍浓度处理下叶片N含量最高,盛花期比0.5倍浓度下N含量高3.02mg·g~(-1),膨大期正常浓度处理下果实N含量最高,为10.26mg·g~(-1),其它时期2倍浓度下N含量最高;2倍浓度下叶片P含量在各个时期均为最高,膨大期时达到最大值,比最低的0.5倍浓度处理高0.5mg·g~(-1),正常浓度下各个时期果实P含量最高,膨大期时为最大值3.41mg·g~(-1);正常浓度下叶片K含量在各个时期高于0.5倍处理,成熟期2倍浓度处理下K含量最高;膨大期和转色期的果实K含量2倍浓度下最高,均为6.00mg·g~(-1),2倍浓度下K含量在成熟期为最高。综合考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2倍浓度处理下葡萄的光合效率最高,且果实品质较其它处理优,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0.5倍浓度处理和正常处理高2.1个百分点和0.534个百分点,可滴定酸为0.165%,单宁和总酚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5.
以染卷叶病毒的“蛇龙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6-BA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不影响葡萄新生叶片中病毒的含量,但可以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简称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延缓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40 mg/L的6-BA处理在花后90~120 d可显著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最终提高果实的品质.因此,适当浓度的6-BA处理可以通过延缓因病毒侵染造成的叶绿素衰老,促进同化物运输来提高染葡萄卷叶病毒-Ⅲ的酿酒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6.
酿酒葡萄的最少修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葡萄酒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绿色有机”、“生态无公害”、“可持续生产”等理念已深入人心;而酿酒葡萄种植者之间的竞争日益严峻起来,机械集约化、商业化栽培愈来愈显得重要。酿酒葡萄生产“最少修剪体系”的应用价值在此背景下显得越来越高。“最少修剪”(Minimal Pruning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明水分胁迫对马瑟兰葡萄果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以5年生马瑟兰葡萄为试材,根据黎明前叶片水势设置三个水分处理:对照为无胁迫、轻度胁迫(T1)和中度胁迫(T2),通过控制灌水量使植株维持在目标范围内。分别测定各处理葡萄果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在马瑟兰葡萄成熟期,对照、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分别检测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41、45和36种;轻度胁迫(T1)可显著提高果实挥发性物质种类,分别较对照和中度胁迫(T2)提高了9.7%和25.0%。与对照相比水分胁迫下更有利于葡萄果实中VvCCD1的表达,但不利于VvGPPS和VvHPLA的表达。【结论】适度的水分胁迫可以促进果实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78.
枸杞果茶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9.
不同架式对设施葡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整型方式对设施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4年生红提葡萄为试材,其整形方式设FI型、L型、V型和扇型(CK)4种,对不同整型葡萄中部叶片的平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Rubisco活性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1与传统的扇形整型方式相比,L型和FI型整型方式明显提高葡萄的叶面积和平均单果重;在果实迅速膨大期,L型还显著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Rubisco活性,使叶片的光合速率显著提高;L型、FI型和V型整型方式均不同程度提高葡萄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结论]4种整型方式中,以L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Rubisco活性和光合速率最高,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80.
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施钾量对风沙土3 a生酿酒葡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施钾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酿酒葡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新梢长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百叶鲜、干质量在施钾量为150 kg·hm-2时表现最显著,比不施钾肥(CK)增加28.6%、50.0%;施钾量显著影响叶片和叶柄中养分含量,叶片和叶柄中全氮含量与施钾量同步变化,全磷含量比较稳定,叶片、叶柄全钾含量在施钾量为150 kg·hm-2时最高,比CK分别增加119.7%、102.6%。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酿酒葡萄增产效果明显,施钾量为75、150、225、300、450 kg·hm-2 时分别比CK增产339.61%、433.44%、246.75%、220.78%和82.14%;不同施钾量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CK增加13.6%、113.6%、108.6%、298.4%和281.9%;可溶性糖含量也分别比CK增加99.2%、118.5%、52.2%、32.7%和9.4%,同时降低果实总酸度。经肥效方程计算得出风沙土3 a生酿酒葡萄最高产量施钾量为208.7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时的施钾量为193.13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