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为了探讨放牧强度对松嫩草地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技术研究了休牧、适牧、重牧三种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细菌碳源利用的特征与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细菌碳源利用强度逐渐加强并在192h后趋于稳定,证明土壤细菌生物代谢活性逐渐加强;(2)适牧下土壤细菌AWCD、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最高,休牧次之,重牧最低;(3)适牧处理下的土壤细菌能充分利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多聚物、酚酸类及胺类等碳源,休牧处理下的土壤细菌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多聚物能够充分利用,而重牧处理下的土壤细菌只对羧酸类碳源利用有相对优势,三种放牧强度土壤细菌碳代谢指纹顺序为适牧休牧重牧;(4)根据RDA分析得出:土壤pH、有机质和全氮是影响松嫩草地土壤细菌碳源利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苜蓿基因型是限制遗传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从13份苜蓿材料中筛选出一份具有高频再生潜力的基因型一公农1号,并以该品种为受体转化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优化了遗传转化条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苜蓿遗传转化系统,获得了大量的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证实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苜蓿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3.
采用薄层层析分离玉米种衣剂中的各有效成分,其Rf值分别为:克厚威0.60,福美双0.75,分离后的各有效成份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所得分析结果与已知值基本一致。方法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24.
几年来,高粱种子发芽率偏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喀左县种子生产单位。特别是遇到秋季霜冻来得较早的年份,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有一部分高粱种子由于这个原因芽率偏低,给制种户和生产单位带来很大损失。针对这个问题,根据我们几年来的试验数据和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放牧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一偏食性的涵义(属性)与维度等进行了相对全面地释义;并对比分析了与之密切相关的适口性概念。偏食性是指动物基于自身特性以及动物体状态(包括遗传特征、发育阶段、生理与营养状态等),在不受食物供给量限制的条件下,对所在生境中食物(或植物种类)表现出的采食程度差异,它具有动物依赖性、动态性及相对性。偏食性的测度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动物的食性选择趋向,或者体现动物对生境中不同食物的潜在采食或消耗量;对偏食性的分析还有助于解释动物的食性选择策略,有益于揭示动物的采食行为规律。偏食性的维度包括持续偏食性与即时偏食性,以及绝对偏食性与相对偏食性。持续偏食性是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对某种食物表现出较长时间的稳定的采食强度,即时偏食性是动物在某一时间对食物的采食强度,即动物偏食性的瞬时度量;绝对偏食性是动物在面对某种单一食物、于自由采食状态下所度量的对该食物的采食强度,绝对偏食性可以被认为是动物最基本的偏食性维度,而相对偏食性是指同时提供2种或多种食物背景下,所度量的动物对某种食物的自由选择采食强度。深刻认识、理解动物的偏食性概念及涵义,并将之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草地放牧管理之中,对于发展动物采食理论,动、植物协同适应及进化理论,有效实施草地家畜管理都具有突出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不同放牧强度下羊草草地三种禾草叶片再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刘颖  王德利  王旭  巴雷  孙伟 《草业学报》2001,10(4):40-46
运用组织转化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对天然羊草草地3种禾草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叶片再生动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禾草在不同再生期间的叶片伸长率、萎蔫率、发生率及枯死率都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放牧强度对这些参数的影响一般不显著(P>0.05)。放牧不利于羊草叶片发生,中等强度放牧促进芦苇和碱茅叶片伸长与发生。  相似文献   
27.
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物格局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人工草地上的放牧试验,研究了奶牛放牧对草地植物黑麦草、鸡脚草和白三叶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强度和规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放牧条件下草地植物总是倾向于集聚分布,而且放牧强度对植物集聚程度的作用存在差异;(2)总体上,植物平均拥挤的大小顺序为黑麦草〉鸡脚草〉白三叶,集聚参数的顺序与其相同,聚块指数则相反,占据优势的黑麦草更多地受到相邻的鸡脚草与白三叶的作用,体现了较高的拥挤效应,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拥挤效应呈现加强的趋势;(3)家畜对植物格局规模影响明显,高放牧强度下黑麦草始终保持稳定的格局规模;轻度放牧强度下白三叶的格局规模变化很大,区组规模复杂。  相似文献   
28.
家畜采食行为和采食策略是放牧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1]。目前有关放牧家畜采食行为、采食模型和采食理论的研究进展迅速,但大多数仅局限在对某个植物等级水平(个体、斑块)家畜采食特征的研究[2~6],而对不同等级(个体、斑块、群落、景观)水平间的动物采食行为的整合研究不多见。本文通过测定放牧肉牛在草甸草原植物个体和斑块区域的采食方位和采食参数,分析家畜采食策略,以期进一步完善采食理论,并为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9.
两个生态型羊草对CO2浓度倍增的光合生理响应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松嫩草原黄绿型和灰绿型两个生态型羊草,进行光合生理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在高CO2浓度条件下灰绿型羊草的光量子利用率高于黄绿型,光合能力较强。在弱光条件下,前者光合速率高于后者,在强光下二者相差不大。随着CO2浓度的升高,二者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升高。与灰绿型相比,黄绿型羊草呼吸较弱而光饱和点和水分利用率高,因此比前者更适应向阳、干旱的生境条件。二者气孔导度差异显著,灰绿型羊草的气孔导度起点较高,对光钝感,黄绿型起点较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气孔导度随之增加,甚至在CO2浓度等于700μmolmol-1时的强光条件下高于前者。气孔导度和光量子利用率的差异是导致二者光合作用曲线不同的原因。酶系统活性是导致高CO2浓度时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以过氧化氢—硫酸混合液为消化剂(30%H2O2︰浓H2SO4=4︰1)消化食品,改进了凯氏定氮法的消化方式,消化时间由原来的2 h缩短至10 min。消化好的试样以甲醛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蛋白质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