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肥对江夏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 Vahl.)鲜草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影响作用大于磷肥,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鲜草产量表现为增加趋势,但在不同的施量水平下增加幅度略有不同;对于粗蛋白质含量而言,施氮量在108.7~434.8 kg/hm~2之间表现为增加,之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降低。磷肥对江夏扁穗雀麦鲜草产量有增加作用,但影响差异不显著。磷氮肥对江夏扁穗雀麦粗蛋白质含量存在互作,当处于低氮水平时,增施磷肥可促进其蛋白质含量增加,但在中、高氮水平下则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江夏扁穗雀麦施氮量以中等水平为宜(217.4~434.8 kg/hm~2),而施少量磷肥(250.0 kg/hm~2)可与氮素共同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MADS-box基因NMH7的亚细胞定位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NMH7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GFP- NMH7研究紫花苜蓿基因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用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细胞的方法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NMH7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半定量RT- PCR分析紫化苜蓿NMH7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其在根、花蕾、花、荚果中都有表达,在花中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NMH7基因的表达不受赤霉素诱导,脱落酸和茉莉酸甲酯能抑制其表达.  相似文献   
13.
植物低温胁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害是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限制了许多植物的产量和地理分布,寒害胁迫能引起大量蛋白质在种类和表达量上的变化。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新兴学科和热点领域。蛋白质组学的分析有助于详细了解寒害胁迫的伤害机制以及植物的适应机制,目前已应用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等模式植物,以及其它一些草本、木本植物上,对发生变化的蛋白质的种类及功能等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野牛草叶片蛋白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野牛草叶片蛋白质样品,对双向电泳条件等技术环节进行优化,以期获得高分辨率、重复性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建立适应野牛草叶片蛋白组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并对其蛋白组进行初步分析。采用TCA/acetone沉淀法和Trizol沉淀法分别提取野牛草叶片蛋白,通过不同聚焦时间分离,最终经硝酸银染色,以Imagemaster 2D Platinum V 5.0图像分析软件对所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比较。对获得的最佳图谱进行蛋白点分布分析,选择最适合的胶条pH值。结果表明:Trizol沉淀法提取蛋白样品,总聚焦伏时数在8~10万V.h间,为最适合条件,获得图谱背景清晰,纵横纹少,蛋白点分离较完全,在pH3~10胶条凝胶可检测到的蛋白质点达到800个。对蛋白点pH分布范围分析表明,85%蛋白点分布在pH4~7之间,选择pH4~7的IPG胶条,能检测到1 000个以上的蛋白点。以Trizol沉淀法结合优化的双向电泳参数对野牛草叶蛋白组进行双向电泳分离,获得了高分辨率、高重复性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可用于野牛草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采自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4个不同地区的狼尾草种子为试验材料,设20、25、30℃和35℃4个恒温处理,研究狼尾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结果表明,25℃和30 ℃处理下,种子萌发时间较其它处理早1 ~2d,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20℃和30℃,综合考虑,狼尾草种子的最适宜萌发温度为恒温25 ~ 30℃,初次计数时间为第5天.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是全球栽培面积最大的多年生豆科牧草,铝毒是制约其在酸性土壤推广种植的主要因子之一。主要综述了紫花苜蓿铝毒害机理、抗铝品种选育、抗铝生理生化、抗铝的分子机理以及抗铝的转基因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并对紫花苜蓿耐铝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南方草山草坡分布区气候湿润、温度适宜、适合牧草生长,具有很高的生产和生态价值。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会造成土壤肥力的差异,因此探究南方草山草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特征,对南方草山草坡合理开发利用具有深远意义。【方法】湖北省长阳县的天然草山草坡、人工草地、农田在中国南方的分布具有代表性。本研究在该县的火烧坪地区采集3种土地利用类型0—10、10—20和20—30 cm土层深度样品,测定其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探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及其不同土层之间养分的差异,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水平。【结果】1)草山草坡3个土层的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显著高于人工草地和农田(P<0.05),而土壤全钾(TK)、碱解氮(AN)含量则显著低于农田和人工草地,pH没有显著区别。天然草山草坡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人工草地和农田的养分含量在0—30 cm土层无显著变化。2)天然草山草坡土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农田和人工草地,且CAT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递减。农田脲酶(URE)活性高于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山草坡,...  相似文献   
18.
19.
为比较等渗的NaCl和PEG溶液模拟盐分和水分胁迫条件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发芽过程的影响,选取5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对其种子发芽率和胚根长度进行统计。结果表明:5个品种受2种胁迫后,其发芽率和胚根长度变化趋势相似,即NaCl能显著降低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P<0.05),PEG4000则影响不大;其胚根长度变化趋势为:受NaCl胁迫后胚根较粗短,PEG4000胁迫后细而长。对受2种胁迫影响较小的中苜三号发芽后其电导率、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发现,胁迫后电导率均增大,但受NaCl胁迫处理的差异极显著(P<0.01);游离脯氨酸积累均增高,其中PEG4000胁迫处理后,脯氨酸的积累极显著增高(P<0.01);中苜3号受等渗NaCl胁迫后,叶绿素含量最低,对照是其含量的2.3倍(P<0.01),受PEG4000处理后叶绿素含量有所上升,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由此说明等渗胁迫条件下,盐胁迫比干旱胁迫对中苜三号的伤害更大。  相似文献   
20.
在农业部大力推进"粮改饲"之际,为了逐步解决湖北省青贮玉米品种选择问题,对8个青贮玉米品种(HS-777、渝青玉3号、奥玉5102、雅玉8号、新饲玉12号、曲辰9号、新沃1号、先玉508)开展了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的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新饲玉12和奥玉5102两个品种综合表现优异,适合在湖北中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