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42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17篇
  49篇
综合类   327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植物病原细菌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1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要,就植物病原细菌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2.
付红梅  李森  檀根甲  王子迎  赵平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82-11484,11495
[目的]筛选具有生防潜力的大豆疫霉拮抗菌,为寻找病害防控措施、设计新的疫病控制策略提供基础。[方法]从黑龙江省3个不同地区采集大豆根围土壤样本并分离各类土壤微生物,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出对大豆疫霉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拮抗力较强微生物对大豆疫霉菌的生长抑制率及其对大豆疫病的控制作用。[结果]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拮抗效果相对较好的细菌,命名为B048菌株。对峙试验结果显示,拮抗细菌B048菌株对大豆疫霉的生长抑制率达97.5%;拮抗持久力测定显示,在与大豆疫霉对峙培养21d时抑菌带宽度仍达20.0mm;在盆栽试验中,B048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为100%。经形态学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拮抗细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结论]拮抗细菌B048菌株具有较好的开发成大豆疫病生物防治菌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3.
拮抗细菌A2菌株的鉴定及其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现代无公害农业的发展,针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从保护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生防细菌A2。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观察和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菌株A2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了菌株A2对3432品种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该菌株主要特征是菌体杆状,内生芽孢、芽孢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阳性,好氧,接触酶反应、乙酰甲基甲醇实验为阳性,能利用柠檬酸盐;该菌株与亲缘关系较近菌株B.subtilis isolate G8的同源性达99%。结合以上两点,将菌株A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防效实验显示菌株A2发酵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72.22%;无菌滤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29.24%,与对照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α=0.05)。表明,拮抗菌株A2菌体与代谢产物对小麦白粉病都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为研制型、无毒、无公害生物农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WebGIS的墒情监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墒情监测中便携式监测仪数据存储、发送困难及墒情实时监测和分析等问题,建立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WebGIS的墒情监测系统。系统以STC单片机为核心芯片,结合GPRS模块、GPS模块,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土壤水分数据的实时监测及无线传送。建立了数据库,接收监测点数据。并以SuperMap IS.NET和SQL Server 2005为开发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将GIS技术与墒情监测结合起来,根据作物耕作深度、作物生长期对土壤含水量进行判断,得出墒情结果。实现墒情监测点信息、土壤含水量曲线图、等值线分布图在Web服务器上的显示。墒情监测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对农业生产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安徽省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及危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田间用涕灭威作播前土壤处理抑制土壤中线虫虫口,测定分析田间小麦孢囊线虫对3个小麦品种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模型为聚集分布,土壤中其卵密度范围为0~42.8粒/g土,平均密度为6.5粒/g土,已达到危害水平以上。小麦中前期生长调查表明,小麦孢囊线虫没有对分蘖期小麦生长造成显著影响;孕穗期小麦孢囊线虫的危害能造成小麦每株穗数减少13.8%、鲜重降低14.5%,但对株高没有影响;孕穗期小麦品种对孢囊线虫的反应差异显著,受小麦孢囊线虫危害后,新麦12和皖麦50的单株鲜重量分别降低23.3%和22.5%,孕穗数分别减少了25.9%和11.1%,但徐州8562孕穗数减少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6.
安徽省水稻条斑病菌种群的分离及其致病型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安徽省水稻条斑病菌种群的致病类型及分布情况,采用平皿稀释法对采自安徽省不同地区的水稻条斑病叶进行了病原细菌分离,通过PCR专化性检测方法对细菌分离物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IRBB5、IRBB14、IR24、IRBB4、IRBB21和‘金刚30’等6个水稻鉴别品种,对获得的水稻条斑病菌种群进行了致病型监测。结果表明,从安徽省11个不同县市的水稻条斑病样中共获得72株水稻条斑病菌,来源于不同地区的水稻条斑病菌种群存在明显毒力分化,强毒性菌株和弱毒性菌株并存,且多数菌株与水稻品种间表现为弱互作关系,部分菌株与寄主存在强互作模式。依据其毒力差异可将其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等6个致病型。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安徽省水稻条斑病菌种群致病型分化明显,且水稻条斑病菌种群的毒力与地域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7.
为发掘对蛴螬有防治作用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cry基因,在河北省各县市共采集土壤样品254份,采用温度筛选法分离出Bt菌株42株,经PCR-RFLP方法鉴定,其中10株含有cry8型基因。这些菌株有如下特点:同一菌株含1种或多种质粒;PCR-RFLP鉴定证明有多种cry8基因存在,多数菌株中含2种cry8基因,如cry8E和cry8F常共存于同一菌株中;Cry8杀虫晶体蛋白分子量约为130~140 kDa,晶体形态均为球形。这10株菌采样地点分布于保定、衡水、邯郸、廊坊、唐山和邢台等地,植被类型多样化,说明cry8型Bt菌株在河北省分布广泛,可为蛴螬类害虫的防治提供丰富的Bt资源。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当前研究和应用中的局限,本文结合非线性有限元结果与逆可靠度方法提出可以考虑参数随机性的桥梁桩基承载能力评估分析计算方法。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获得桩基承载的荷载与抗力从而建立极限状态函数,进而应用本文的逆可靠度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够考虑参数随机性,得到更加客观可靠的结果,又沿用了传统方法的安全系数表达形式易于使用,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突出专业特色为目的,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建设为着力点,以科研和教学研究为基础,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高质量人才培养规格为标准,以"校院站企"四级平台为依托,积极打造模块化实践课程,逐步推动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搭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表明,在新的教学体系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0.
患有寄生虫病的猪,大多表现为生长缓慢或长期消瘦,无精打采,呼吸短促,咳嗽,被毛粗乱无光,卧地吃食,粪便带血等,据其形态特征俗称僵猪,且以2月龄~6月龄猪多发。下面谈谈提高猪驱虫效果的关键技术。1选用恰当的驱虫药目前,较好的有齐全打虫星,按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