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杜仲叶对牦牛瘤胃液体外发酵及养分降解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6个处理组,基础日粮的精粗比为50:50,分别用0%(对照组)、1%、2%、3%、4%、5%的杜仲叶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粗料,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中添加杜仲叶培养72 h后,对总产气量(GP)、最大潜在产气量(b)、产气速率(c)、产气前停滞时间(L)和pH没有显著影响(P> 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干物质降解率(DMD)分别提高8.85%、9.15%、11.90%、15.47%、14.55%,粗蛋白质降解率(CPD)分别提高2.20%、4.11%、8.59%、10.72%、7.27%,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分别提高5.11%、7.11%、9.50%、13.31%、6.83%,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分别提高11.96%、15.17%、16.57%、16.57%、18.60%、11.25%。随杜仲叶添加水平的提高,日粮中DMD、CPD、NDFD和ADFD呈二次曲线变化(P <0.01),在添加量为4%时达到最大值,添加量提高到5%时,日粮中DMD、CPD、NDFD和ADFD显著降低(P <0.05);(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NH3-N浓度分别降低4.05%、4.73%、8.68%、11.03%、12.99%,微生物菌体蛋白(MCP)浓度分别提高104.55%、204.55%、222.73%、236.36%、236.36%。瘤胃液中NH3-N浓度随杜仲叶添加水平的提高呈线性下降(P <0.01),而瘤胃液中MCP浓度随杜仲叶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添加量为1%~3%时MCP浓度显著增加(P <0.01),当添加量为3%以上时,MCP浓度呈现平台模型。综上,日粮中添加杜仲叶可以提高日粮纤维的降解率,降低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杜仲叶适宜添加量为3%~4%。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常用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中重金属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旨在了解四川省常用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中重金属的分布,为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集四川省内常用的68份能量饲料[包括玉米、小麦、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喷浆玉米皮、麦麸、米糠]和61份蛋白质饲料(包括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豆粕、菜籽粕和棉籽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锰(Mn)、铜(Cu)、锌(Zn)、钒(V)、铬(Cr)、钴(Co)、镍(Ni)、硒(Se)、钼(Mo)、镉(Cd)、砷(As)、汞(Hg)和铅(Pb)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玉米中的Cu、Cr和Pb超标率分别为5.00%、20.00%和5.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1.00、1.41和1.06 mg/kg;小麦中的Cu、Zn、Cr、Se和Pb超标率分别为50.00%、30.00%、50.00%、20.00%和30.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2.96、54.67、4.92、0.53和0.72 mg/kg。2)麦麸中的Cu、Zn、Cr、Se、Cd和Pb超标率分别为100.00%、54.55%、81.82%、9.09%,45.45%和72.73%,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6.01、62.00、13.96、0.82、0.42和1.99 mg/kg;米糠中的Cu、Zn、Cr、As、Se、Cd和Pb超标率分别为83.33%、16.67%、83.33%、83.33%、16.67%、66.67%和100.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1.48、64.00、5.37、1.05、0.32、0.23和19.57 mg/kg。3)玉米胚芽粕中的Cu、Zn、Cr、As、Se和Pb超标率分别为25.00%、37.50%、75.00%、12.50%、25.00%和50.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3.50、64.00、6.10、1.82、0.46和1.66 mg/kg;玉米蛋白粉中的Cu、Cr和Se超标率分别为11.11%、55.56%和55.56%,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1.40、1.56和0.94 mg/kg;喷浆玉米皮中的Zn、Cr和Pb超标率分别为44.44%、77.78%和55.56%,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57.50、6.13和1.65 mg/kg;DDGS中的Cu、Zn、Cr、Se、Cd和Pb超标率分别为33.33%、58.33%、66.67%、8.33%、8.33%和66.67%,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11.75、62.57、5.57、0.30、0.62和4.47 mg/kg。4)豆粕中的Cr和Se超标率分别为15.00%和25.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3.90和1.63 mg/kg;棉籽粕中的Cr、Se和Pb超标率分别为40.00%、30.00%和15.00%,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3.43、1.18和3.14 mg/kg;菜籽粕中的Cr、As、Se、Cd和Pb超标率分别为81.82%、18.18%、45.45%、9.09%和72.73%,超标样品平均值分别为7.48、2.22、0.36、0.24和4.91 mg/kg。综合考虑,粮食加工副产物和菜籽粕中的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其中Cr和Pb的含量在部分饲料原料中严重超标,具有潜在的危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分别测定了四川简阳、乐至、自贡、南江和双流5个地区山羊常用的3类(青草、秸秆和蚕沙)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青草类和蚕沙的营养价值较高,粗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94%和13.03%,粗纤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76%和18.33%,可作为优质饲料饲喂山羊;秸秆类的营养价值较低,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52%和44.55%,可作为山羊粗饲料不足时的补充。2)饲料中矿物元素钙、钾、镁和铁含量较高,能满足山羊的基本需要,钠、磷、铜、锌、锰和硒含量不能满足基本需要,需额外补充。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基于Internet的资源型学习模式以及它特有的魅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就Internet资源型学习模式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基于Internet的资源型学习与webquest的基本概念以及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添加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对舍饲育肥牦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年龄为4周岁左右、体重水平相当、健康状况良好的麦洼牦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试验Ⅰ、Ⅱ、Ⅲ组在TMR基础上分别添加1%酵母培养物、0.75%小肽、1%酵母培养物+0.75%小肽。试验结果表明:(1)四个处理组的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st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小肽和酵母培养物的添加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提高了拟杆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属水平分析,拟杆菌科的BS11菌属(Bacteroidetes BS11 gut group)、理研菌科RC9菌属(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1)、克里斯滕森菌科的R7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 R 7 group)为四个处理组共有优势菌属。添加小肽和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理研菌科RC9菌属、普雷沃氏菌属、疣微菌科UCG-010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10)、帕匹杆菌属(Papillibacter)、柔膜菌纲RF9菌属(Mollicutes_RF9)的相对丰度(P<0.05)。(2)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单独添加或同时添加对瘤胃中pH和氨态氮(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降低了瘤胃中乙酸浓度,但差异不显著(P>0.05);1%酵母培养物组和1%酵母培养物+0.75%小肽组显著提高了瘤胃中丙酸浓度(P<0.05),0.75%小肽组虽提高了瘤胃中丙酸浓度,但差异不显著(P>0.05);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单独添加或同时添加都显著降低了乙/丙(P<0.05),表明瘤胃发酵从乙酸型向丙酸型转变,有利于能量利用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单独或同时添加都促进了瘤胃有益菌群生长,使瘤胃发酵从乙酸型向丙酸型转变,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小肽与酵母培养物合用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蚕沙对乐至黑山羊日粮纤维消化率的影响。选择35只体重相近的3月龄乐至黑山羊阉公羊,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5组,单栏单饲,处理1饲喂不添加蚕沙的基础精料,处理2、3、4、5分别饲以25%、50%、75%、100%蚕沙替代基础精料,各组粗料均为青贮玉米秸加大豆秸,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收粪6d。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蚕沙替代精料显著提高日粮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消化率(P<0.05),其中100%蚕沙组消化率最高,CF、NDF和ADF的消化率分别为73.93%、70.86%和68.68%,对照组相应为64.60%、64.07%和59.23%;蚕沙对木质素(ADL)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添加蚕沙可以提高山羊日粮中纤维的消化率,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以蚕沙代替精料对山羊肉中氨基酸的组成是否有影响,试验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乐至黑山羊肉中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乐至黑山羊背最长肌(鲜肉)中氨基酸含量约为152 mg/g,含量高的氨基酸主要包括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约为36%,用50%或100%的蚕沙代替精料对乐至黑山羊背最长肌中氨基酸的组成未见显著影响。说明蚕沙可作为精料替代品应用于山羊饲养。  相似文献   
18.
利用玉米黄浆液、喷浆玉米纤维、酱糟、木薯渣等低质食品加工副产物,经多种益生菌发酵制成微生态发酵饲料,本试验旨在探讨添加该发酵饲料产蛋鸡日粮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360日龄产蛋率为90%左右的罗曼粉商品蛋鸡1 80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添加2.5%和5.0%的微生态发酵饲料的基础日粮;预饲期1周,试验期10周.结果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饲料成本每吨分别降低10元和20元,每只蛋鸡比对照组增加6.64%和1.35%的收入.综合来看蛋鸡基础日粮添加2.5%~5%的微生态发酵饲料不会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蚕沙及几种常用粗饲料在山羊瘤胃的降解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乐至黑山羊阉公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对蚕沙和青贮玉米秸秆、花生藤、大豆秸秆、红苕藤和豌豆秸秆等四川地区常见的几种粗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粗纤维的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2 h蚕沙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粗纤维的有效降解率分别为43.32%、45.47%和36.05%,青贮玉米秸秆为49....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小肽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指标及消化道小肽转运载体1(PepT1)mRNA表达的影响,为小肽在牦牛日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36头体重((180.98±20.57)kg)相近,健康的麦洼公牦牛,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小肽添加水平为0、0.75%、1.50%、2.25%的全混合日粮。预饲期30 d,正试期80 d。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记录体重,每日饲喂时记录每头牦牛的喂料量及剩料量。试验最后一周,连续3 d收集每头牦牛的饲料及粪便样品,进行常规营养分析;同时,每组选取5头牦牛采集颈静脉血并制备血清,测定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试验结束后,将每组采血的5头牦牛屠宰,立即取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织中PepT1 mRNA的表达量。【结果】(1)平均日增重(ADG)、干物质采食量(DMI)和料重比(F/G)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均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以2.25%组牦牛的生产性能表现最优,其DMI和AD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75%组(P<0.05),而F/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75%组(P<0.05)。(2)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日粮有机物(OM)和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呈二次曲线上升(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线性升高(P<0.01),以2.25%组消化率最高;各处理组中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线性降低(P<0.05),而尿素氮(UN)含量线性升高(P<0.05),总蛋白(TP)含量有线性升高的趋势(P<0.10),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而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GLU)、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含量未产生显著变化(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小肽对牦牛血清中IgG、IgA和IgM三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牦牛消化道中PepT1 mRNA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网胃、瓣胃、瘤胃、皱胃,且空肠Pep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消化道部位(P<0.05),而皱胃Pep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空肠和回肠(P<0.05);回肠、十二指肠、瘤胃、网胃、瓣胃的PepT1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瘤胃、网胃和空肠的PepT1 mRNA表达量均呈线性升高变化(P<0.05),但对瓣胃、皱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的PepT1 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小肽能够提高育肥牦牛的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肝功能,促进小肽在消化道中的转运吸收。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小肽添加水平为2.25%时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