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金心吊兰黄色叶片部分和绿色叶片部分为试材,对其叶绿素初始荧光参数(Fo)、最大荧光参数(Fm)、最大量子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电子传递速率(ETR)等数据进行测定,并运用Imagingwin软件进行分析,在生理角度水平阐明2个组织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绿色组织,较低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较低的Fo,Fm,Fv/Fm,ETR都说明黄色组织的光合能力较弱,而相对降低幅度不大的NPQ和逐渐降低的Y(NO)又说明黄色组织的自身具有一定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42.
为明确不同叶幕形对冰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生产上主栽的‘北冰红’葡萄为研究对象,探究冰葡萄生产上适宜的负载量和叶幕形。采用倾斜水平龙干树形,设计5个负载量处理,每个负载量设计直立叶幕和“V”形叶幕2种叶幕形。除6月、8月和9月份大多处理“V”形叶幕的叶片光合速率高于直立形叶幕,7月份所有处理直立形叶幕的叶片光合速率高于“V”形叶幕;除处理3外的其它处理均为“V”形叶幕植株产量高于直立形叶幕;除处理4其它处理均是“V”形叶幕果实含糖量高于直立形叶幕;处理1、处理2为“V”形叶幕的果实可滴定酸低于直立形叶幕,其它处理均是直立形叶幕的果实可滴定酸低于“V”形叶幕;除处理5外,其它处理的果实单宁含量均是直立形叶幕高于“V”形叶幕。采用倾斜水平龙干整形方式+“V”形叶幕能提升‘北冰红’葡萄的果实品质,在株距1 m的情况下留8个结果枝,鲜果产量在1 000 kg/667 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43.
山葡萄花序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展山葡萄花序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以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花序为试材,通过对蛋白质提取方法、裂解液成分、胶条pH梯度的改进,建立了适于山葡萄花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最佳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结果】采用酚提取法提取花序蛋白质,用含有硫脲和DTT的裂解液Ⅱ裂解,选用17 cm pH 4~7的IPG胶条在适宜的双向电泳条件下分离,可以获得分辨率高、背景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可以检测出1 088个清晰的蛋白点。【结论】酚提取法适于山葡萄花序蛋白质的提取,硫脲和DTT可增强花序蛋白质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44.
以刺五加为试材,研究了全光照(对照)和遮荫条件下(30%遮荫)刺五加叶片光合特性及光系统II活性。结果表明:刺五加全光照条件下较遮荫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显著降低,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显著升高。JIP分析发现,全光照条件下叶片的单位反应中心光能吸收(ABS/RC)和热耗散(DI0/RC)较遮荫处理显著升高。然而全光照条件下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单位面积用于电子传递的光能(ET0/CS)较遮荫显著降低。全光照条件抑制了刺五加叶片PSⅡ电子供体侧、受体侧电子传递,最终导致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45.
山葡萄霜霉病的研究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霜霉病为山葡萄的主要病害,随着山葡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霜霉病的危害也逐年加重,并直接影响酿酒山葡萄果实的优质和高产。霜霉病在我国山葡萄产区于6月下旬开始发病,8月上旬进入盛发期,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或类型,没有一种农药能根除此病。现对目前我国山葡萄产区霜霉病发生、危害和研究现状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霜霉病的研究和防治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6.
张宝香  杨义明  姜英  张亚凤 《特产研究》2010,32(2):51-52,61
测定不同时期采收的刺五加根和叶片的折干率和总皂苷(B、E)含量,确定最佳采收期;测定不同树龄刺五加根的总皂苷含量,确定适宜采收树龄。采用超声提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刺五加叶、根中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根采收时期愈延迟,其折干率和刺五加苷含量越高。休眠期至翌年的3月下旬采收,根的折干率和刺五加苷含量最高;7月上旬采收叶片,其折干率和刺五加苷含量最高。10月下旬土层封冻之前,根和叶片的折干率和刺五加苷含量较高,为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47.
‘嫣红’五味子是从野生五味子中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果实在9月上旬成熟。果穗平均质量18.07 g,果粒近球形,平均单粒质量0.59 g,成熟果深红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3.5%,还原糖5.63%,总酸6.42%,鲜果出汁率58.4%,适于药用和制汁。  相似文献   
48.
蓝靛果忍冬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SA软件筛选蓝靛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转录组测序获得的45 656条Unigene,共检测出14 841个SSR位点,分布于11 251条Unigene中,出现频率为32.51%,平均分布距离为2.58 kb。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总SSR位点的34.81%,42.79%和20.64%。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中以AG/CT为优势重复基元,占总位点27.2%,三核苷酸重复基元以AAG/CTT为主,占6.18%。利用 Primer 3.0 共设计出 21 867 对SSR引物。随机选择2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其中8对扩增出清晰可重复的条带,5对在16个蓝靛果忍冬材料中表现出多态性。利用UPGMA作图,将16份供试材料分为3类。丰富的SSR多态性为蓝靛果忍冬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更加丰富可靠的标记选择。  相似文献   
49.
提高山葡萄坐果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提高新品种“北冰红”及品系94-7-75、98-8-165、2001-6-135坐果率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雾一次矮壮素1000mg/L+0.3%硼酸水溶液、0.3%硼酸水溶液、野生山葡萄雄株花粉25g+硼酸30g+尿素50g水溶液和0.3%硼酸水溶液+0.5%砂糖水溶液等试验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坐果率,分别比对照(CK)提高11.3%、12.2%、14.1%和16.1%。其中,0.3%硼酸水溶液+0.5%砂糖水溶液坐果率最高,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分子标记已在山葡萄资源鉴定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现以山葡萄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分子标记在山葡萄品种鉴定上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DNA条形码的分析过程,并指出已有分子标记技术在品种鉴定中的优势与不足,认为山葡萄资源鉴定应侧重于功能型分子标记,因此,提出将DNA条形码分子技术应用到山葡萄品种鉴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