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65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29篇
  43篇
综合类   201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心水病是由反刍动物埃立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蜱传反刍动物传染病。该病不但可以使家养反刍动物发病,还可以使野生反刍动物发病,对野生动物及野生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和污染。论文从心水病的历史及地理分布、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检测方法、发病机制、疫苗,进口野生动物传入心水病的风险分析及口岸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野生反刍动物心水病的检测与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为半夏生产提供种源保障和技术支撑,以半夏品种黒麻芋为供试材料,以种植密度、有机肥、氮肥和磷肥施用量为试验因子,采用4因子5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种植密度和肥料施用量对半夏黒麻芋繁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半夏块茎产量≥10 500 kg/hm2的优化栽培方案为种植密度889.5万~941.9万粒/hm2、有机肥施用量28.0~32.0 t/hm2、N肥施用量97.5~109.5 kg/hm2、P肥(P2O5)施用量214.7~365.6 kg/hm2;以半夏块茎产量≥11 250 kg/hm2为目标,相应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885.9万~947.8万粒/hm2、有机肥施用量27.9~32.1t/hm2、N肥施用量97.4~109.6 kg/ hm2、P肥(P2O5)施用量217.4~378.1kg/ hm2;在半夏繁殖过程中,密度0水平(750万株/hm2)时能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4个试验因子对半夏繁殖产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栽培密度>氮肥>有机肥>磷肥。  相似文献   
73.
以高沸程石油醚代替1,1,2,2-四氯乙烷为溶剂,对焦性没食子酸合成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的经典方法——三氟化硼催化法进行改进。在常温下快速搅拌和加热,使原料和溶剂体系由混悬液转变成棕色油状溶液,一定时间后瞬间产生大量黄色油性结晶产物沉淀,完成合成反应。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反应条件为:焦性没食子酸0.05 mol、对羟基苯甲酸用量0.055 mol、催化剂用量0.16 mol(20 mL)、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 h,在此条件下,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产率达83.24%,产品纯度为97.83%。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产率相近,生产过程中比1,1,2,2-四氯乙烷的毒性小、成本低,改进的合成反应还具有时间短、后处理简便、催化剂可回收等优点。对提纯到99.53%的产物,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进行鉴定和表征,确定了产物为2,3,4,4'-四羟基二苯甲酮。  相似文献   
74.
为了提高猪精液的保存效果,对不同温度和稀释液环境条件下猪精液活力的影响展开综述.以分析探讨保存猪精液最佳的温度和稀释液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5.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54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及抗原性质,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p54基因序列(登录号:NC_001659.2)设计表达区域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后连接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pGEX6p-1-p54-1原核表达质粒;将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SDS-PAGE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切除GST标签后采用阴离子柱纯化目的蛋白并鉴定;将纯化蛋白与佐剂混合乳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p54-1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体的效价和反应特性。结果显示,重组p54-1融合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切除标签后的纯化蛋白能够与ASFV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而与PRRSV和PCV3不发生反应。利用该蛋白免疫获得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检测其抗体效价为1∶128 000。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识别ASFV p54蛋白。表明本研究成功获得了较高纯度的p54-1蛋白,制备的p54-1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反应性和特异性,为后续非洲猪瘟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李慷均  辛荣 《河北渔业》2009,(12):48-49
主要对微藻的固定化的基本方法,以及微藻固定化在水产养殖上作为种质保存、养殖水质净化和对海洋细菌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今后固定化微藻主要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77.
酵母培养物对蛋雏鸡肠壁结构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酵母培养物(YeastCulture,YC)是由酵母菌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培养基所组成的一种可直接饲用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富含氨基酸、维生素、酶、其它营养物质和一些重要“未知生长因子”,其中酵母细胞壁含丰富的甘露寡糖和葡聚糖。近年来很多报道认为甘露寡糖和葡聚糖具有改善胃肠道环境、  相似文献   
78.
微藻固定化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在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将游离的微藻细胞固定或包埋在载体上,细胞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培养液具有相对流动状态的一种培养方式。目前,固定化微藻技术的研究也仅仅限于初步阶段,主要倾向于固定化微藻的生理特点、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肥料生产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而与水产养殖技术结合的较少,有关的研究还局限于少数藻种的固定化与应用。现将微藻固定常用的方法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9.
以四川省石棉县所选的42株优树核桃坚果为试材,对体现果实品质的腹径、缝径、果高、风干果重、壳厚、仁重、出仁率、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腹径、缝径、果高、风干果重、仁重之间,两两都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壳厚与风干果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腹径、缝径、果高、仁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腹径和粗蛋白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一元回归分析得出各指标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对风干果重和仁重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更全面的函数关系,进一步讨论,得出风干果重和仁重具有相互的最佳解释力.  相似文献   
80.
黑龙江垦区农村居民点与田块间适宜耕作半径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明黑龙江垦区农村居民点的适宜耕作半径及主要影响因素,该文以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所辖八五九农场为研究区,以农场内的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利用2010年国土资源第二次调查矢量数据库,通过空间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个管理区的适宜耕作半径均值是5 055 m,耕作半径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7 438和3 265 m;平均耕作半径对应农机出行时间为20 min,摩托车出行时间为10 min;适宜耕作半径与水田种植比例、土地面积、聚居居民点与对应连队几何中心偏差距离均值的显著性检验F值远大于F0.01,三者对适宜耕作半径具有极显著的影响,三者的回归系数依次为-17.892、0.208、-0.147,即水田种植比例较高的区域,适宜耕作半径相对较小;土地面积较大的区域,适宜耕作半径相对较大;偏差距离均值较大的区域,适宜耕作半径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