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9篇
  19篇
综合类   279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猪链球菌病是由几个血清群链球菌感染引起不同临床症状的疾病的总称,常见的有脑膜炎型、败血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关节炎型,其中以急性败血症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为特征。各种年龄阶段的猪都可以发病,但大多数在3~12周龄的仔猪暴发流行,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52.
53.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菌也称为回肠细胞内共生菌,它是一种肠细胞专性厌氧菌,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多呈曲线形、S形或逗点状.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适用于乌克兰鳞鲤精子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分析比较3种稀释液[Hank′s、Cortland、Freezefish冻精稀释液,精子与每种稀释液均设置3种比例(1∶1、1∶3、1∶5)]及3种体积分数为10%的抗冻剂(二甲基亚砜、1,2-丙二醇和丙三醇)对乌克兰鳞鲤精子低温(4 ℃)保存活力的影响;运用筛选出的冷冻保护液及稀释比例,分析比较3种“3步冷冻法”以及3种解冻温度(20、30、40 ℃)对乌克兰鳞鲤精子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ank′s作为稀释液,10%二甲基亚砜为抗冻剂,精子与稀释液比例为1∶3,平均降温速率为12 ℃/min,解冻温度为30 ℃时,精子活力最高(>68%)。通过对稀释液、抗冻剂、稀释比例、降温速率和解冻温度的层层筛选,建立了适宜乌克兰鳞鲤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的方法,在其种质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展其他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是指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内混养一定数量的团头鲂,利用鱼类的生活习性,清除南美白对虾的残饵、排泄物及病死虾,改善养殖水环境和对虾养殖池底质条件,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在养殖期间利用非特异性免疫制剂提高鱼虾自身免疫力,减少细菌病的发生和抑制对虾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天津市武清区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是精养鲤鱼以及鲤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近年天津地区养殖鲤鱼频发病毒性疾病,南美白对虾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也较为严重,再加上鲤鱼市场价格较低,导致养殖鲤和南美白对虾经济效益较差。为了突破养殖困境,我们在天津市武清区开展了团头鲂和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试验,为解决武清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6.
以红糖、糖蜜、豆粕作为碳源研究三种碳源培养的生物絮团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絮团含量:红糖组>糖蜜组>豆粕组,三种碳源培养的生物絮团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对pH值影响不大,三个试验组的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红糖组>糖蜜组>豆粕组。综上所述:红糖、糖蜜和豆粕作为碳源的生物絮团养殖均能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同时生物絮团养殖可以降低换水量,减少养殖废水排放,生物需团技术在今后的南美白对虾及其他经济鱼类养殖过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正>为了探索高效绿色养殖技术模式,天津市开展了血鹦鹉套养南美白对虾试验,养殖3个月,亩效益达到了0.95万元,经济效益可观。为了推广该养殖技术模式,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与设施池塘面积为7亩,池底平坦,淤泥厚度约15厘  相似文献   
58.
为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消化两段式发酵,将餐厨垃圾水解酸化5d后,利用活性污泥对酸化液进行16 d的厌氧消化,考察以餐厨垃圾为原料的生物甲烷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经水解酸化后,产酸现象明显,pH下降至4.69,乙酸浓度达3.11 mg/mL,酸化液的sCOD浓度达174.34 g/L.厌氧消化段产气...  相似文献   
59.
为探究绵羊繁殖相关组织中CHGA基因在不同繁殖状态下的表达差异,选取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成年苏尼特母羊(季节性发情品种)及不同繁殖时期的小尾寒羊母羊(常年发情品种)的下丘脑等10种组织,利用qPCR技术分析不同繁殖状态下各组织中CHG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CHGA基因在2个绵羊品种的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且脑部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不同光照条件下苏尼特羊各组织中CHGA表达差异均不显著(P>0.05);黄体期小尾寒羊垂体中CHGA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子宫体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卵泡期(P<0.01)。以上结果暗示CHGA基因可能参与小尾寒羊不同繁殖时期垂体和子宫生理变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60.
施氮量对南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明南方鲜食玉米区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 【方法】 选用国审甜玉米品种粤甜16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施氮量处理 (N 0、100、150、200、250、300、450 kg/hm2),连续进行2年的大田试验 (2015—2016年)。在雄穗开花期和乳熟收获期测定甜玉米植株及各器官干重、钾养分含量,研究分次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乳熟收获期植株体内的钾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比例、钾收获指数和效率,以及对花后钾素同化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结果】 在2个生长季,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甜玉米植株体内的钾素吸收量。在低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和植株钾浓度不同所引起;在高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随着施氮量增加 (0~450 kg/hm2),地上部干物质生产量、钾素吸收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0~2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钾素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250~4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呈现平稳略波动的趋势,钾素收获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 (0~450 kg/hm2),生产单位鲜穗所需的钾素量呈现先下降后略微波动的趋势。当施氮量高于250 kg/hm2时,植株对钾素的吸收积累量增加,但主要是茎鞘叶部分,穗部的吸收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施氮量显著影响花后根系同化吸收、茎鞘转运和叶片转运对穗的钾贡献,在一定范围内 (低于N 250 kg/hm2),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茎鞘、叶片对穗钾的花后转运量,随着施氮量增大 (高于250 kg/hm2),茎鞘、叶片钾的转运量不再增加,在施N 250 kg/hm2 时,茎鞘、叶片的钾素转运量达到峰值,粤甜16的穗钾来自花后茎鞘转运、叶转运、花后氮同化的贡献率分别为 34.1%、30.8%、35.1%。 【结论】 采用多次施肥,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植株的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呈现阶段性差异;在N 250 kg/hm2时,鲜穗产量和钾素的吸收利用率均较高,从而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