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27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对新疆伊犁新垦区几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磁化率参数及其与土壤有机质、粒度特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的质量磁化率差异明显,杨树林地、农田林带边荒草地、杏林地与农田(几种油葵地)和干旱草场相比,土壤质量磁化率明显偏低;土壤质量磁化率与土壤有机质、粘粒、粉粒含量成负相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相关系数差别较大,与土壤沙粒含量大多呈较好正相关.土壤频率磁化率与有机质、粘粒含量呈现较好正相关,个别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土壤粉粒含量呈不明显正相关;与土壤沙粒含量呈较好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2.
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灌丛沙堆土壤养分研究的最新进展,阐明了灌丛沙堆的"沃岛"效应、变化特征、空间异质性以及不同类型灌丛沙堆养分变化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3.
采用酶法从白酒丢糟中提取蛋白质,并进行营养评价。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时间、pH值、加酶量和料液比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酒糟中蛋白质的酶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4、pH值7.0、水解时间10h和纤维素酶添加量为4 000U/g。该条件下,酒糟中的蛋白质提取率为23.59%。营养评价结果表明:丢糟蛋白中含有18种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63.37,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4.
伊犁河谷新垦绿洲表层土壤粒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谷察布查尔县农林示范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84个,测试分析了土壤粒度组成和粒度参数,结合示范区土地利用现状,采用空间异质性方法研究了新垦绿洲表层土壤的粒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机械组成以粉沙和黏粒为主,其中粉沙和黏粒含量属于弱至中等变异强度;由东南向西北,平均粒径表现为振荡变小的趋势,频率曲线依次为正偏、近对称、负偏的空间格局。母质、地貌等结构性因素是控制研究区表层土壤粒径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人为的农林垦殖活动等随机性因素加剧了示范区表层土壤粒径的结构变化。其中,低洼区表层土壤粒度组成中的黏粒含量增加,土壤板结现象加重,诱发了土壤次生盐渍化,这是新垦荒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重视和解决的农业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35.
湘云鲤与本地鲤生长速度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州市自 1998年首次引进湘云鲤,现今已推广到我市 11个县区,据各地的反映,生产效果有好有差。为了比较湘云鲤与本地鲤的生长速度,笔者 1999年在永州市养殖业种苗中心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试验材料 试验池面积为 1 200,对比池面积为 1 267,两池相邻,池形为东西向长方形,水深 2.0 m,水源为双牌水库渠道水,进出水系统相似。 苗种来源:湘云鲤从资兴中试基地购回,本地鲤为湘江冷水滩江段鲤鱼卵池塘孵化而得。 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采用汩罗希望饲料公司生产的全价鱼饲料。 2鱼种投放 在投放鱼种前 14…  相似文献   
136.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提出标志着马铃薯已经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研究不同功能的马铃薯对于马铃薯产品加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总锌和有机锌在两个富锌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陇薯14号’和普通品种‘青薯9号’不同部位的分布和熟化方式对总锌含量的影响。在3种供试马铃薯品种中,‘陇薯7号’内髓部和外髓部作为主要可食部分总锌含量最高,达18.7μg/g DW,比‘青薯9号’高20.4%;其内髓部有机锌含量达10.7μg/g DW,比‘青薯9号’和‘陇薯14号’分别高4.8%和57.8%。5种熟化方式中,烤制对富锌马铃薯可食部位的锌含量影响最小,蒸制、水煮、煎制、油炸均使3个马铃薯品种可食部位锌含量大幅损失,损失量排序为水煮>蒸制>煎制>油炸。研究结果表明,‘陇薯7号’内髓部总锌含量以及有机锌含量丰富,可用作富锌马铃薯产品生产的原料,在对富锌马铃薯的加工过程中为降低锌含量的损失应尽可能选择烤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