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9篇
  10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对生长獭兔营养物质利用、盲肠菌群结构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40日龄生长獭兔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个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0.2%、0.3%和0.4%GOD的试验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和表观消化能以对照组最低,0.4%组最高;各试验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0.4%组提高16.10%,差异显著(P0.05)。2)0.4%组可消化氮、氮沉积量、氮利用率和氮生物利用率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2.39%、17.48%、15.68%和12.78%,且均差异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GO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盲肠p H。与对照组相比,0.4%组盲肠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0.3%组盲肠双歧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4)0.4%组十二指肠部位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肠部位乳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合分析认为,饲粮中添加GOD能够改善饲粮中营养物质利用和獭兔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建议添加量为0.4%(60 U/kg)。  相似文献   
10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魔芋甘露寡糖(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0.84±0.07)kg的断奶獭兔1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Ⅴ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KON-MOS添加水平为50、100、150、200 mg/kg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以Ⅲ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Ⅲ组料重比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两者均低于对照组。2)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被毛密度、被毛长度和毛皮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皮张面积有显著影响(P0.05)。Ⅲ组皮张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的全净膛率及半净膛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各试验组两者均高于对照组。4)饲粮KON-MOS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屠宰后45 min时和24 h时的p H、剪切力、蒸煮损失以及亮度(L*)、红度(a*)、黄度(b*)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生长獭兔饲粮中适宜的KON-MOS添加水平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10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2~4月龄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免疫器官指数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月龄生长獭兔8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75 mg/kg肌醇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毛皮面积、毛皮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被毛密度、被毛长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被毛长度以Ⅲ组最长,显著长于Ⅰ组(P0.05),但与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被毛密度以Ⅳ组最大,极显著大于Ⅰ组和Ⅲ组(P0.01),显著大于Ⅱ组(P0.05)。3)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胸腺指数随着肌醇添加水平的提高呈升高趋势(P0.05)。4)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利用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其中,干物质利用率以Ⅳ组最高,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总能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的总能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组和Ⅳ组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综合以上测定指标,在生长獭兔饲粮中适宜的肌醇添加水平为75 mg/kg。  相似文献   
104.
新乡市某猪场发生疑似猪瘟病例,为了鉴别其为疫苗毒还是野毒,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和RT-PCR,并对其NS5B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序列比对并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猪只为猪瘟野毒感染,且分离的猪瘟病毒与石门(Shimen)株在基因序列上未发生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5.
复合蛋白饲料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不同添加量的复合蛋白饲料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以餐厨剩余物为原料生产复合蛋白饲料替代部分玉米、豆粕等原料,可以减少餐厨剩余物的排放,减少直接饲喂动物造成的泔水猪的危害,还可以节约饲养成本和粮食资源。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1060只18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53只鸡。试验期为5周。结果表明:蛋鸡日粮中添加4%的复合蛋白饲料可以显著增加产蛋鸡的产蛋率、料蛋比、平均蛋重。但复合蛋白饲料的添加量不宜过多,12%的添加量会显著降低产蛋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6.
选择6只体重28 kg左右,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甘肃高山细毛羯羊, 采用3×3无重复拉丁方试验设计,通过消化代谢试验,对茴香秸秆和茴香秕壳对绵羊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绵羊对茴香秸秆和茴香秕壳的干物质消化率、氮消化率、氮存留率、有机物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钙消化率、磷消化率和消化能分别为62.11%和61.63%,63.83%和65.63%,50.58%和47.72%,62.63%和62.50%,54.95%和53.02%,52.18%和49.50%,23.19%和20.35%,31.98%和35.03%,以及9.86和9.51 MJ/kg。绵羊对茴香秸秆和茴香秕壳的消化率较高。饲粮中添加茴香秸秆对绵羊瘤胃液pH、乙酸摩尔比、丙酸摩尔比、丁酸摩尔比、乙酸/丙酸以及瘤胃液中尿素氮和蛋白氮浓度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对其他酸摩尔比、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总氮和氨氮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茴香秕壳对绵羊瘤胃液乙酸、丁酸和其他酸摩尔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对pH、丙酸摩尔比、乙酸/丙酸、瘤胃液TVFA和氮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7.
设施杏树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果品,适应性强,结果早,适合设施栽培,但近年来在杏的设施栽培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造成栽培失败。通过从设施建设、品种选择、苗木选择、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设施杏树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以期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索联合用药对獭兔螨病的治疗效果,将50只确诊为患螨病的獭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A组用伊维菌素治疗;B组用伊维菌素加螨净治疗;C组用伊维菌素加双甲脒治疗;D组用伊维菌素加复方桔皮素乙酰酯治疗;E组用伊维菌素加敌百虫治疗。结果显示,A组治愈率为60%,B组治愈率为80%,C组治愈率为90%,D组治愈率为90%,E组治愈率为70%,结果表明伊维菌素结合双甲脒与伊维菌素结合复方桔皮素乙酰酯治疗兔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9.
为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秋冬季种植的生菜品种,丰富生菜品类,满足人民的多样化需求,以引进的8个生菜品种(6个散叶生菜和2个结球生菜)为试验材料,其中以散叶生菜大速生和结球生菜奶油生菜分别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生菜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及营养品质等特性。结果表明:散叶生菜品种凯蒂娜对霜霉病、软腐病和灰霉病3大病害都表现出高抗病性,667 m2产量为2223.44kg,V C含量为78.8m g/k g,适宜在北京市推广应用;结球生菜中莴苣凤蝶叶片呈绿紫色,可以作为特菜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0.
葡萄渣对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60只3月龄左右杜寒F1代公羔进行试验,测定不同水平葡萄渣对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本试验设4个饲粮处理组,每个处理15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只羊,Ⅰ为基础饲粮,Ⅱ、Ⅲ和Ⅳ处理组为饲粮中分别含有8%,16%和24%的葡萄渣,缩合单宁(condensed tannins,CT)含量分别为0,1.5,3.0和4.5 g/kg。结果表明,Ⅱ、Ⅲ、Ⅳ组羔羊日采食量、日增重、胴体重、屠宰率和胴体脂肪含量都显著高于Ⅰ组(P<0.05),N表观存留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但Ⅰ组羔羊的酸性洗涤纤维和N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Ⅱ组羔羊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净肉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随着CT含量的增加,羔羊的N、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N的表观存留率逐渐升高,综合考虑羔羊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屠宰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等指标,饲粮中葡萄渣以8%~16%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