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是防治柑桔炭疽病的优良药剂,2007~2008两年的田间约效试验表明,在柑桔(糖桔、贡柑)炭疽病发病初期用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6 000倍、5 000倍、4 000倍液各喷药3~4次,对柑桔叶部炭疽病的防效为52.28%~81.09%,对柑桔果实炭疽病的防效为60.54%~84.43%,其中4 000倍液的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500倍液.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2.
玉米内州萎蔫病是北美玉米生产中的严重病害,为预防其传入我国,本文采用GARP模型对该病害在中国潜在的适生区域进行预测,以期为检疫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预测结果表明,该病害在我国全境均有不同程度的适生性,其高风险区主要是从我国东北部到西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等省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加强该病害入侵危害我国重要作物玉米的风险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3.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越来越重视对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的评价。本文以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例,探讨教学主导(教师)和学习主体(学生)互动过程从单一的“课堂讲授”转变为“50%课堂讲授+25%自主学习+25%讨论学习”模式,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课程教学小组建立了一套基于PTA量表的评价方式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实践表明,2021年共计134名与2016—2020年1 099名学生的普通植物病理学考核成绩相比,本模式能较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提升学生成绩起到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和酶细胞化学技术就三唑酮种衣剂包衣处理对小麦幼苗内酸性磷酸酶(APase)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包衣处理相比,三唑酮包衣处理的小麦幼苗根部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及细胞间隙内含物中APase呈现高活性分布;叶片细胞的细胞质中、液泡膜内侧及相邻细胞间隙内含物中APase分布普遍,活性很高。文中还就APase在这些部位的变化与三唑酮包衣处理诱导小麦幼苗间接防止土传病原菌侵染根部或气传病原菌侵染叶片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5.
麻黄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1年从宁夏麻黄基地采集麻黄根腐病病株样品10份,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发病部位分离物中主要优势菌群为镰孢属(Fusarium spp.)。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和复合接种试验发现,微胶镰孢Fusarium subglutinans致病性最强,接种后发病株率达60%以上,尖孢镰孢F. oxysporum、半裸镰孢F. semitectum、茄镰孢蓝色变种F. solani var. coeruleum和茄镰孢F. solani致病性弱,接种发病率为10%~20%,它们和微胶镰孢混合接种后的发病率均高于单独接种的发病率,其中微胶镰孢与含尖孢镰孢或半裸镰孢的组合接种发病率高于不含这2种镰孢的组合。病株上获得的其它分离物均无致病性。证实麻黄根腐病是以微胶镰孢为主要病原,并由尖孢镰孢、半裸镰孢和其它几种镰孢复合侵染导致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126.
不同水稻品种种子带菌检测及药剂消毒处理效果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分别对黑龙江、云南、湖北和湖南等水稻主产区的13个当地主栽水稻品种进行了种子带菌检测和分离鉴定,研究了5种不同杀菌剂和2种水稻专用种衣剂对种子带菌的消毒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水稻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Fusarium,Penicllium,Rhizopus,Cladosporium,Aspergillus;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有Fusarium,Alternaria,Cladosporium,其他分离频率较高的寄藏真菌还有Penicillium,Aspergillus和Rhizpous等,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种子表面携带真菌种类有较大差异。种子内部寄藏真菌种类差异不大,20%克福甲水稻种衣剂、20%克多甲水稻种衣剂、甲基立枯磷和福美双对于种子带菌消毒辣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显著优于多菌灵、恶霉灵和三唑类杀菌剂腈菌唑。  相似文献   
127.
为实现蔬菜生产过程中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与农药的合理使用,设计了B/S结构的远程农药安全合理使用专家系统.该系统具有有害生物查询、识别诊断、防治方法决策、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决策、知识库管理、专家交流等功能模块,采用了本体技术对专家知识进行建模,能够实现高效智能推理和知识的共享与重用;建立了多因素的农药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农药使用的各种因素,为蔬菜有害生物防治推荐科学的农药品种和安全合理的使用技术;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廉、扩展性强、实用性好、用户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8.
为初步解析荧光假单胞2P24对瓜类细果斑病的防控机制,测试其次生代谢物2,4-DAPG、MPC对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生长的影响,并比较分析2P24及其突变株△phlD(丧失2,4-DAPG合成能力)及△gacS(丧失2,4-DAPG、HCN、蛋白酶合成能力)的病害防控效果和对甜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4-DAPG及MPC对病原菌的生长、游动性及生物膜的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与2P24相比,△phlD对病原菌的生长抑制降低,△gacS丧失生长抑制作用。△phlD及△gacS病害相对防治率分别下降了44.3%和77.1%。2P24对于西瓜、甜瓜幼苗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显著提高幼苗株高和鲜重,同时发现2P24可在病原菌接种后诱导甜瓜抗性相关酶SOD、CAT、POD活性提升及3个相关抗性基因MELO3C023441、MELO3C022146及MELO3C004303的表达。本研究结果为瓜类果斑病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9.
云南玛咖种子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优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咖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云南发展玛咖种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生产潜力。虽然玛咖在云南有一定的栽培历史,但迄今玛咖种子生产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种子商品化、产业化较低,玛咖种子产业化已刻不容缓。对云南玛咖种子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优势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云南玛咖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0.
采用组织病理学染色技术 ,观察和测定了三唑酮种衣剂包衣处理的小麦幼苗上白粉病菌孢子萌发、侵染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 ,药剂处理对白粉病菌初生芽管、附着胞芽管的萌发及成熟附着胞的形成无抑制作用 ,但明显提高附着胞的畸形率 ;抑制初生吸器原体的形成和指状体的发育 ,降低入侵率 ;抑制初生菌丝的发育、次生菌丝和次生吸器的形成。分析认为 ,三唑酮种衣剂包衣处理在降低小麦白粉病菌的初始菌源数量和控制白粉病的流行危害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