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利用主要农艺性状上具有显著差异的荻和南荻为亲本,杂交得到种间杂交种F1群体(232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荻和南荻杂交种茎节数、叶片长、叶宽、主茎长、花茎长、花序长、株高、基部茎径、平均单分蘖干重、最大分蘖干重、分蘖数和单株重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度量,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F1杂交群体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F1分离群体中12个主要农艺性状呈连续的、单峰、偏态分布,说明这些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除基部茎径外的其他11个农艺性状都有较大的中亲优势,其中单株重、平均单分蘖干重、花序长、主茎长、株高、最大分蘖干重具有显著的超高亲优势,说明杂种优势可以作为荻和南荻育种的主要方法。混合遗传分析表明,花茎长、最大茎重能检测到1对主基因,叶片宽、主茎长、株高、分蘖数、单茎均重、单株重能检测到2对主基因的存在,主基因遗传率大小顺序为叶片宽(87.76%)>单株重(81.48%)>单茎均重(65.12%)>分蘖数(59.20%)>主茎长(49.87%)>株高(48.01%)>花茎长(47.75%)>分蘖最大茎重(37.19%)。产量相关性状中的单株重、单茎均重和分蘖数具有较高的主基因遗传率,适合于早期世代选择。这12个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多数性状间的相关性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单株重与分蘖数、单茎均重、主茎长和株高的相关系数最大,在育种实践中可以利用相关性状进行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测定了采自于黄淮平原亚地区(ⅢD9a),江汉平原亚地区(ⅢD9b),赣南-湘东丘陵亚地区(ⅢD9d)和川、鄂、湘亚地区(ⅢD10c)4个植物区系32份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种质材料的干物质产量、冠层高、花茎高、茎径、茎密度、叶长、叶宽、叶茎比、含水量9个表型性状,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干物质产量、冠层高、花茎高、茎径、茎密度和含水量6个表型性状在区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9个表型性状在区系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变异系数范围为13.53%~45.54%。2)干物质产量与茎径显著正相关(P0.05),与叶茎比显著负相关(P0.05);冠层高与花茎高、含水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茎径与叶茎比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宽与叶长显著正相关(P0.05),与含水量显著负相关(P0.05);海拔与冠层高、茎径显著负相关(P0.05),与茎密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经度与干物质产量显著负相关(P0.05);纬度与茎密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茎径显著负相关(P0.05)。3)采用UPGMA聚类方法进行综合聚类,4个区系被分为3类,黄淮平原亚地区和赣南-湘东丘陵亚地区为第Ⅰ类,该类群南荻植株较矮、茎秆细小、产量较小;江汉平原亚地区和川、鄂、湘亚地区为第Ⅱ类,该类群南荻植株高大、茎秆粗壮、产量大;江汉平原、赣南-湘东丘陵和川、鄂、湘3个亚地区的南部地区为第Ⅲ类,该类群南荻介于第Ⅰ类和第Ⅱ类之间。  相似文献   
73.
四倍体盾叶薯蓣快速繁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二倍体和四倍体盾叶薯蓣无根苗生根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以改良的MS培养基 (MS基础上铵态氮减半 )为基础 ,四倍体盾叶薯蓣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 :MS(改良 ) + 6 BA 0 .5mg/L + 2 ,4 D 2 .0mg/L和MS(改良 ) +6 BA 2 .0mg/L +KT 0 .5mg/L。MS(改良 ) +NAA 0 .2mg/L培养基结合茎基部带部分倒圆锥形愈伤组织的切法最适于四倍体无根苗生根 ;以珍珠岩代替琼脂作支持物 ,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又提高了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74.
草坪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草坪病害生物防治是当今草坪病害防治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研究重点集中在生物防治机制的研究,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1)抗生素的产生;2)微寄生或分解活性;3)诱导植物产生抗性;4)对营养源的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芒草在其重叠分布区内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以来自于华东植物区系内的36份芒、五节芒、荻和南荻为材料,对8种表型性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种表型性状种间差异大小依次为分蘖数、基部直径、干物质产量、花序长、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长宽比,在种内除最大叶宽与叶长宽比呈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6种表型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且8种表型性状在种间和种内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该区系内芒属植物表型变异系数为7.94%~76.80%,Shannon's指数为1.27~1.78,芒草表型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芒(26.16%)、南荻(25.46%)、荻(24.49%)、五节芒(17.17%),Shannon's指数大小依次为芒(1.74)、南荻(1.70)、五节芒(1.68)、荻(1.60);4种芒属植物在欧式距离为20时可分为3类,荻为第Ⅰ类,芒和五节芒为第Ⅱ类,南荻为第Ⅲ类;在华东植物区系内,芒的株高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芒的干物质产量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荻的干物质产量、分蘖数和基部直径与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南荻与五节芒的产量因子表型与地理因子间则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6.
匍匐翦股颖农杆菌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匍匐翦股颖品种回旋、潘娜A-1、L-93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将外源NAS基因导入其中,通过G418(40mg/L)筛选40d,分化培养得到再生植株,通过分子检测检出阳性株,最终农杆菌的转化率分别为0.90%、1.54%、2.02%。  相似文献   
77.
基因工程在药用植物次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利用农杆菌转化药用植物细胞获得培养物以生产次生物的研究进展、药用植物功能基因克隆与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分析了该研究领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
芒种内F1杂交种的配制及杂种真实性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杂交方法,建立了一个包含有142个单株的芒正反交F1后代群体,并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杂交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以HAU116和HAU388两个SSR标记表现为共显性,鉴定出的真杂种个体数分别是121株和138株;而以HAU72、HAU384和HAU517三个标记表现为显性,其中HAU72标记从C0344(♀)×A0420(♂)后代群体中鉴定出54株为真杂种,HAU384和HAU517标记则从A0420(♀)×C0344(♂)后代群体中分别鉴定出48株和47株为真杂种。尽管不同标记的鉴定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后代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均被至少一个标记鉴定为真实杂种。  相似文献   
79.
通过农杆菌介导,将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导入籼稻E32、9311、特青、盐恢559等4个栽培品种的愈伤组织中,经筛选与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基因组中.抗病性鉴定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抗稻瘟病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0.
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机会越来越小;进城务工流越来越密,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观念越来越后。当就业中面对这些矛盾时,职场的主角应该怎样面对?学校和政府又该有什么举措?通过对湖南省41位自主创业主的调查,试图从这些创业主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以及自我反思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