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沙冬青种子总黄酮活性成分分析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及含量测定,并探索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LC-MS分析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在HPLC优化条件下用标准品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MTT法和ELISA试剂盒检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4生成的影响,以及总黄酮对肝脏KCs细胞的增殖和NO、NOS含量的影响;运用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和血清溶血素HC_(50)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黄豆黄素和穗花杉双黄酮,其中,芒柄花素含量高达52.48%,其次为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含量为11.20%。在2.5~100μg/mL总黄酮作用下,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在20μg/mL时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和IL-2的分泌量分别高达217.62%和159.661 p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40μg/mL时,脾淋巴细胞IL-4的分泌量高达149.274 pg/mL,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KCs细胞的增殖及NO和NOS分泌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60μg/mL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KCs细胞增殖率达67.77%,NO和NOS的分泌量分别达180.106和29.942μmol/L(P0.01)。此外,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明显促进小鼠体内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含量的增加。综上表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和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相关免疫细胞因子和抗体的产生与释放等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5例购自金塔县成年绵羊的肺脏、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进行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5例绵羊肺脏均有程度不等的尘肺病变。绵羊尘肺病变可为局灶型或弥漫型。局灶型尘肺表现为,尘细胞结节与尘灶呈散在分布于肺泡隔、细支气管周围和肺胸膜结缔组织中;弥漫型尘肺则尘细胞与尘灶弥漫性分布于整个肺组织中。在尘灶周围常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局部结缔组织程度不等增生,肺泡隔显著增宽,肺泡腔萎缩。同时,5例病羊肺脏均有程度不等单核巨噬细胞性肺炎。病变肺组织周围有程度不等肺气肿区。5例病羊支气管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均有严重的尘灶和尘细胞结节。  相似文献   
13.
人工授精有利于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及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提高猪群质量,加快猪的改良速度。同时,实行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还有利于控制疫病,减少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JA1体外诱导HCC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宁  赵丽  方梅 《中国兽医学报》2005,25(3):281-283
采用噻唑蓝(MTT)还原法,测定了梯度浓度的某植物种子粗提物JA1对人肝癌细胞株HCC增殖作用的影响;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DNA凝胶电泳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在体外观察了JA1对HCC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JA1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CC的增殖,而且这种抑制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经JA1作用后的肝癌细胞HCC检测标本中有明显的DNA低含量颗粒(“亚G1期”峰);凝胶电泳呈现出典型的DNA梯形条带;电镜下出现细胞凋亡典型的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15.
贾宁  方梅 《中国兽医学报》2007,27(5):710-714
采用噻唑蓝(MTT)还原法测定梯度浓度的沙冬青提取物(JA1)对体外培养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增殖的影响;同时对皮下移植肿瘤H22小鼠灌服不同剂量的JA1以检测抑瘤率,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光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测和观察JA1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显示,JA1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小鼠肝癌H22细胞的增殖,并且这种抑制存在浓度和时间关系。同时,JA1对小鼠皮下移植性肿瘤H22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分析表明,JA1灌胃试验组瘤组织细胞DNA直方图上见有明显的凋亡峰;在光镜和电镜下,JA1灌胃试验组也见有明显的瘤细胞凋亡,表明JA1对体内、外H22细胞的增殖抑制是以诱导凋亡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6.
用光镜、电镜及特殊染色法对兰州某鸡场具有皮肤眼观变化的5例自然发生的马立克氏病(MD)鸡皮肤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5例MD病鸡皮肤有明显的肿瘤病变,病变主要表现为肿瘤性滤泡的形成,皮肤病变的发生同病毒羽毛囊上皮内的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梯度浓度的JA1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CC-9724)的细胞周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wt-p53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发现经JA1处理后的细胞培养样本中有明显的DNA低含量颗粒("亚G1期"峰),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发生改变,细胞在G1被阻滞.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明显下降,且表现出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而wt-p5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则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JA1诱导了HCC-9724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和细胞凋亡,而wt-p53蛋白表达的增强则是其诱导HCC-9724细胞凋亡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量和收益,还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当前种粮比价效益不高,农民外出务工增多的农业耕作新形势下,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为此,我们根据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农业重大项目推广要求,把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列为我市2004年重点示范推广项目,并作为全省该项目重点示范推广县(市)之一。1年来,我们较认真地开展了水稻免耕  相似文献   
19.
采用钢筋混凝土随机有限元方法,对某土损内埋管进行了结构受力和可靠性分析,所得结论符合一般分析规律。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材料力学方法的不足,特别是采用了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分析原理,对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山地或果园放养土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同时放养鸡的发病率低、无药残,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放养土鸡的经济效益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