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随机抽取473头荷斯坦奶牛1892个乳区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淮南地区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乳区阳性率为25.42%。奶牛阳性率为52.64%。在1、2、3、4、5胎以及5胎以上的乳区阳性率分别为23.12%、24.53%、25.88%、22.41%、23.03%和44.08%;奶牛阳性率分别是47.95%、52.34%、52.33%、51.72%、52.63%及73.68%。1~5胎乳区阳性率的变异范围是22.41%~25.08%,差异不显著(P〉0.05),而5胎以上乳区阳性率为44.08%,极显著(P〈0.01)地高于前5个胎次。同样,奶牛阳性率随胎次发生变化的趋势与乳区阳性率是一致的,只是在前5个胎次中第1胎47.95%的奶牛阳性率分别低于2~5胎次各5个百分点左右,但也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胎次不同泌乳月隐性乳房炎的乳区阳性率及奶牛阳性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荷斯坦奶牛305天奶量与乳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安徽淮南乳品公司随机抽取荷斯坦奶牛345头(1~≥4胎)进行奶牛305 d奶量与乳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4胎时后房高度与305 d奶量为显著的正相关(r=0.2424,P<0.05)外,其余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乳房深度与305 d奶量1胎时r=0.1669及3胎时r=-0.1299,3胎的乳头长度与305 d奶量r=0.1739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奶牛生产前后,由于机体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状态,致使代谢过程极不稳定,而在围产期不仅常发生低血钙的生产瘫痪,而且还容易发生低血镁症、低钾血症、低磷血症等,尤其是奶牛生产诱发的代谢性低磷血症,在临床上极易被错误诊断,故笔者将在临床诊治中遇见的其中典型1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1999年3月2日,我场89~82号奶牛于产后第四天发现后肢运动不灵,四肢肌肉僵直,左后肢尤为明显且病情呈加重趋势,约3小时后,该牛侧卧于牛床且常有回视后躯动作,不能自行站立。强迫站立,站立不稳,遂以产后缺钙进行治疗,每次静脉滴…  相似文献   
14.
链霉素作为奶牛发病治疗的常用药之一,发生过敏反应事例很少见。笔者遇见二例硫酸链霉素注射过敏,介绍如下:   例一:我场有一犊牛号为 00004的犊牛出生有 4个月,常咳嗽,发现有低热 (39 8℃ ),初诊为肺炎,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 200万单位,注射后 10分钟左右,表现呼吸困难气喘,眼结合膜发绀,心跳加快而弱,达 140次 /分, 15分钟后突然卧地昏迷,全身感觉消失、死亡。 尸体剖检:全身皮下水肿,肺部水肿无明显炎症,气管、心肌、心内膜、心外膜、肠系膜淋巴结,纵隔淋巴结等处有出血斑点。   例二:公司某个体养牛户在 200…  相似文献   
15.
我场现有大小牛只843头,自1956年建场以来,奶牛流行热一共发生六次,分别是:1958、1966、1970、1976、1983、1987年,相隔时间分别是:8、4、6、7、4年,因此,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周期性。从我场每次流行时间来看,一般每隔4—8年发生一次,这次发病共39头,发病率4.5%,无一头死亡,与前五次相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降低。现将该病本次发生及流行的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据调查.我公司自1956年建奶牛场以来,共发生10次奶牛流行热.历次奶牛流行热的发病情况如表1. 1 发病特点 从历次奶牛流行热发病情况调查与统计中,可归纳成如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选择安徽淮南乳品公司为试验试点,随机抽取荷斯坦奶牛472头(1~≥6胎)进行隐性乳房炎与乳房性状相关性分析,测定的乳房性状主要包括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和乳头长度。结果表明:淮南地区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乳区阳性率和奶牛阳性率分别为25.79%和53.18%;乳房性状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乳头长度的线性评分分别为31.92分、47.02分、29.00分、37.64分、20.02分、39.74分、20.88分。隐性乳房炎的乳区阳性率与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乳头长度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是-0.0731、0.0211、0.1003、-0.0369、0.0996、-0.0323及-0.0151,其中与后房宽度、乳房深度为显著(P<0.05)的正相关,其余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奶牛阳性率与前房附着、后房高度、后房宽度、悬韧带、乳房深度、乳头位置、乳头长度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0427、0.0680、0.0347-、0.0060、0.1071、-0.0119和0.0223,除与乳房深度为显著(P<0.05)的正相关外其余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8头产犊期、泌乳期、产奶量、胎次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B组、试验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不同剂量的中草药添加剂),饲养70d,结果表明:试验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8kg和1.22kg(P<0.01);奶牛每头日净增效益分别为1.76元和1.44元,经济效益显著;乳蛋白率和乳脂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综合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以每日每头添加中草药150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性状与产奶量及排乳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胎次相同,泌乳月份相近的经产荷斯坦牛197头,分别测定其后乳房宽度,后乳房深度,后乳房高度,乳房纵沟深,乳头直径,乳头长度等6个高遗传力性状,并与排乳性能及产奶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纵沟深,乳头直径,乳头长度等6个高遗传力性状,并与排乳性能及产奶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纵沟深、后乳房宽度、乳头长、乳头直径与排乳速度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后乳房高度与排乳速度呈现中等正相关(P<0.05),平均排乳时间与后乳房宽度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日产乳量与乳头长度呈中等负相关(P<0.05),与乳房纵沟深、乳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305 d产乳量与乳房纵沟深、后乳房宽度呈极显著强正相关(P<0.01),与乳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乳头长度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0.
半胱胺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半胱胺又名 β -巯基乙胺 (Cysteamine ,Cs) ,是动物体内辅酶A(CoA)的组成部分 ,为一种非激素类生理活性物质 ,在动物体细胞中可检测到其存在 (Millard ,1 985 )。经多种动物试验研究表明 ,饲料中添加半胱胺能耗竭动物体内的生长抑制激素(SS) ,同时促进机体内源性生长激素 (GH)的合成释放增加 ,随着生长抑制激素浓度的降低 ,消化液分泌增多 ,促进了消化和吸收 ,整体代谢水平提高(王燕玲等 ,1 999)。为探讨饲料中添加半胱胺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进行本次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药品 半胱胺 (Cs87)由上海华广达生化实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