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0篇
  12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09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正2018年2月,南通海关关员对一批入境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木材进行开箱检疫查验时在集装箱及箱内木材上发现大量活体有害生物。经送南京海关实验室鉴定复核,发现有中对长小蠹、橡胶材小蠹、剪长小蠹、双钩异翅长蠹、双齿谷盗、六脊坚甲、吉丁科、小粉盗、亚扁粉盗、扁蝽科、举腹蚁属、凹胸锥尾窄吉丁、小蕈甲科和新白蚁属等多种有害生物。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凹胸锥尾窄吉丁(Agrilus vestitus  相似文献   
62.
对马来西亚输华棕榈丝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有10种(属)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随棕榈丝产品入境的风险极大,包括昆虫6种,真菌2种,线虫1种和杂草1种。对这10种(属)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了详细的风险分析,并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提出了有效降低有害生物传入风险的管理措施,为马来西亚棕榈丝输华的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白条天牛DNA条形码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条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昆虫是口岸植物检疫工作中多次截获的类群,为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mt DNA COI)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DNA条形码鉴定白条天牛种类的可行性,尝试应用该技术对国内外13种白条天牛进行分子鉴定,测定各种类mt DNA COI基因序列(其中10种检疫性白条天牛COI基因序列为国内外首次测序)并进行比对,采用MEGA 5.05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基于mt DNA 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实现对白条天牛种类快速、准确的鉴定。  相似文献   
64.
环烷酸铜对离体小瓜虫杀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05、0.1、0.2、0.4、0.8mg/L 5个浓度梯度的环烷酸铜溶液对小瓜虫成虫、幼虫以及孢囊进行离体杀灭试验,结果表明:0.1~0.2mg/L环烷酸铜溶液对小瓜虫幼虫及成虫都有较强杀灭作用,0.4~0.8 mg/L环烷酸铜能控制小瓜虫包囊分裂。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养殖模式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使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山塘、精养和鱼菜共生三种模式下草鱼池塘底泥微生物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1)精养池塘水体CODMn、总氮(TN)和总磷(TP)[(35.67~108.34)mg/L、(3.40~7.93)mg/L、(1.35~2.19)mg/L]显著高于山塘[(2.67~24.33)mg/L、(0.77~3.30)mg/L、(0.38~0.77)mg/L]和鱼菜共生池塘[(31.67~58.50)mg/L、(2.40~3.43)mg/L、(0.81~1.22)mg/L],且养殖后期呈上升趋势,山塘和鱼菜共生池塘后期呈下降趋势。(2)三种模式条件下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鱼菜共生与精养池塘底泥菌群结构相似性高于山塘模式;山塘池塘底泥微生物丰富度显著低于鱼菜共生和精养池塘,但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山塘菌群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无相关性,但精养模式ACE指数与TN、NH+4、TP、DO呈显著负相关,Shannon指数与TN和DO呈显著负相关;鱼菜共生模式ACE指数与NH+4、TP、CODMn呈显著正相关,Shannon指数与NH+4、TP、DO呈显著正相关。(3)山塘池塘核心菌群四季变化差异大;鱼菜共生和精养池塘核心菌群四季均以地杆菌属(Geobacter)、厌氧粘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和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等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结果表明,鱼菜共生模式底泥微生物群落受环境因子影响小,能够达到控制水体CODMn和TN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为了弄清良种选育后黄尾鯝的生长性能,比较了未选育子代(对照组)、选育F2代和F4代的生长和耐低氧性能.经过120 d饲养,对照组、F2代和F4代体重分别增长了764.0±325.4%、845.3±235.6%和1534.4±289.7%,体长分别增长了113.51%、118.41%和161.54%,F4代相对对照组体重提高了28.88%,相对F2代提高了22.75%.在2 mg/L的低氧胁迫条件下,对照组、F2代和F4代半数指数时间(Lh50)分别为6.59 h、10 h和13.18 h.表明良种选育后的黄尾鯝子代能够显著的提高生长速度和耐低氧能力.  相似文献   
67.
基于混合模型的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森林生长观测数据常常具有层次结构、重复测量等特点,因而不满足普通回归分析中的独立性假设,会得到有偏的参数估计,包含随机效应的混合模型可以灵活地处理这一问题.本文采用混合模型方法,建立东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中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慢阔(色木、水曲柳、椴树和枫桦)和中阔(白桦、榆树和杂木)6个树种组的单木5年断面积生长模型.数据来自于20个长期固定观测样地,共得到10756个观测数据,其中随机抽取15个样地的8 034个数据用于建模,其他5个样地的2 722个数据用于模型验证.建立的模型与距离无关,不需要年龄和立地指数.结果表明:起初胸径、林分密度、立地因子和与距离无关的竞争指数都是显著影响林木生长的因子,在实际调查中,这些数据很容易得到;样地内的树木效应在所有模型中均显著;样地间的随机效应只在落叶松模型中显著.与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相比,考虑层次结构的混合效应模型显著地改善了模型的表现,决定系数从0.38~0.64提高到O.85~O.89,误差、均方根误差及其相对值均显著减少.模型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可靠性.  相似文献   
68.
为从药物酶的角度建立一种客观评价鱼类"首过效应"的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尼罗罗非鱼(Oreochomis niloticus Linn)肝、肾组织中P-糖蛋白(P-gp)基因表达量,分析了单剂量(40 mg.kg 1)口服给药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后,尼罗罗非鱼肠道、肝组织中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与ENR血药浓度的时实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在尼罗罗非鱼肠道、肝组织中,P-gp基因在分子量127 bp处出现了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性扩增片段。对尼罗罗非鱼口灌给药ENR后,ENR能迅速通过肠道进入血浆,其在肠道、肝和血浆中的消除速度较快,其药物时量曲线关系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当血浆中ENR浓度达到最高达峰时(1 h),实验组肠道和肝中P-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当肠道中ENR浓度达到最高峰时(2 h),实验组肠道P-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当肝中ENR浓度达到最高峰时(2 h),实验组肝P-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则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该结果证实了鱼类P-gp基因参与药物代谢过程,提供了一种从分子水平揭示水产动物体内药物代谢规律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采用脑组织匀浆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检测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内不同浓度下阿维菌素(Avermectin, AVM)血脑屏障渗透性及其组织残留情况。结果显示, AVM在其3个半数致死浓度(24 h LC50: 0.127 mg/L48 h LC50: 0.071 mg/L96 h LC50: 0.039 mg/L)及其安全用药浓度(0.003 9 mg/L), 均能从异育银鲫脑组织中检测出AVM; 其中24 h LC50浓度下脑中AVM含量最高, (0.292±0.005) μg/g; 并且各半数致死浓度之间脑中AVM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5)。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条件下AVM均能渗透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异育银鲫脑组织, 其含量与AVM用药浓度呈正相关。另外, 在安全用药浓度(0.003 9 mg/L)条件下, AVM在各组织中的浓度时间数据经DAS 3.0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拟合后发现均符合非房室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大小关系表现为: (1)达峰时间(Tmax): 肌肉<<<; (2)峰浓度(Cmax): >>肌肉>; (3)末端消除半衰期(T1/2Z): >>>肌肉; (4)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肌肉。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鱼类血脑屏障、AVM神经毒性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采用常规方法对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肌肉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肌肉中水分的质量分数为71.9%,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9.8%、7.1%和1.2%;16种氨基酸总量为19.43%,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26%,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含量都超过FAO标准,接近或超过鸡蛋蛋白标准;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9%,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5.4%,DHA和EPA含量为4.9%,与海水鱼类较接近,远高于一般淡水鱼类。由于其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几乎为一般鱼类粗脂肪含量的两倍,所以其鲜肉中DHA和EPA的含量亦高于一般海水鱼类。与体内的脂肪块相比,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但DHA和EPA含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