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6 毫秒
51.
茶文化是建立在我国传统文化机制之上,所形成的具体文化元素,而整个茶文化体系内涵的独立化和内涵化,以及生活化,不仅是我们了解传统文化艺术深厚魅力的关键所在,更是古典音乐艺术实现最佳应用效果的关键。本文拟从古典音乐艺术的发展内涵认知入手,结合古典音乐艺术的传承发展诉求,通过融入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结合茶文化与古典音乐艺术的关联性认知,从而探究茶文化在古典音乐艺术之间的具体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2.
水肥一体化管控系统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水肥一体化系统存在首部和田间设备随机组成、规格标准不统一、对各部件不能统一管理、运行维护智能化程度不高及管理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套水肥一体化管控系统。系统由水肥一体机、田间设备、云端服务平台、数据传输系统和管理网站及微信小程序等部分组成,应用了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控制决策、智能控制等技术,在管理软件的集成下实现了集信息采集、传输、管理与决策控制于一体。实际应用表明:系统集成度高,实现了水肥一体化精量灌溉和施肥,提升了管控水平,达到了节本增效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为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53.
本文基于对水产品物流概念和特征以及重要作用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北部湾实际,系统分析了北部湾水产品物流发展有着良好的区域优势和发展基础等优势,并结合现行水产品物流发展存在的两个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北部湾水产品物流发展应该整合水产品物流资源和打造一个有特色和规模化和现代化的水产品物流中心来促进水产品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昆虫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间和空间变化过程中调查和掌握昆虫物种及其数量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内容,也为生态环境及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的指示。文章就昆虫化学通讯的理论和方法及在昆虫物种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
北部湾水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货源充足,其水产品流通渠道虽然有很大发展,但离水产品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因此认真分析水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优势,对于加快北部湾水产品物流现代化进程,提高水产品竞争力和增加相关企业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文章通过梳理风景名胜区用地近10年以来的研究进展,归纳其自然与社会功能价值、保护规划与评价等主要方向的动态,总结用地规划的内涵、方法、模式以及技术手段,以期为我国风景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7.
黄土丘陵区属于季节性干旱的区域,研究退耕生态系统植被根系分布及其水分利用特征对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采集黄土区5种典型退耕植被群落的根系、土壤样品,分析根系形态结构和稳定同位素特征,探讨根系在不同季节的吸水策略。结果显示:旱季茵陈蒿、铁杆蒿、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和油松的根长密度(16.3、21.7、17.3、17.3、6.0 mm/cm3)分别是雨季(1.7、2.1、3.2、5.9、4.2 mm/cm3)的9.4、10.2、5.3、2.9、1.4倍,茵陈蒿、铁杆蒿、白羊草根系对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茵陈蒿群落仅可利用0~10 cm土壤水,旱季铁杆蒿、白羊草群落主要利用30~40 cm土壤深度的水分,雨季吸水深度上移至0~20 cm。旱季达乌里胡枝子和油松主要利用60 cm以下的土壤水分,雨季则吸收20~40 cm土壤水分。表明退耕植被群落根系在不同季节的吸水策略不同,旱季吸收较深的土壤水而雨季则吸收近地表的土壤水,吸水深度范围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和根系分布变化相一致。该研究为黄土丘陵区退耕植被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1986~1989连续三年对啤酒大麦80-15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每亩18-20万苗为宜,播期在10月27日至11月3日,亩施氮磷钾配合分别为7.5公斤、5公斤和5公斤.2.氮肥分施有利于增产.基肥、腊肥和拔节肥的氮肥施用比例分别为60%:20%:20%.3.播期越晚且密度越大.条纹病发生越重. 另外,本文还探讨了氮磷钾肥对80-15大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摘要 选育适宜机收芝麻品种皖芝28号,并对其种植密度、适于机械作业的行比配置及施肥水平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每公顷22.5万株、宽窄行比为75cm∶15cm、每公顷施225kg尿素+525kg复合肥有利于获得高产。结合生产实践,归纳出江淮地区芝麻机械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0.
我们于1986—1987年对15个二棱啤酒大麦的株高(x_1)、单株穗数(x_2)、平均穗长(x_3)、单株粒数(x_4)、千粒重(x_5)、结实率(x_6)和单株产量(y)之间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下:(1)x_4和x_5对y的贡献达极显著水平,它们和y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972059+0.03661108x_4+0.05663436x_5(F=29.95457~(**),R=0.912756)。根据这一方程可对二棱啤酒大麦的单株产量进行预报;(2)六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贡献大小的顺序为:单株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株高>平均穗长>结实率,因此,在二棱啤酒大麦的育种实践中,应把提高单株粒数作为主要育种目标,千粒重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