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5篇
  5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与有害生物生态管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造林面积的逐步扩大,我国中幼林乃至大面积纯林亦不断扩大,森林病虫鼠害日趋严重.老害虫如松毛虫、杨树天牛仍在很多地区猖獗,又出现很多新害虫,如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等.据统计,森林病虫鼠害的面积从解放初期的大约130万hm2扩大到目前的800万hm2,最高时达到1 000万hm2,与解放初期相比,增加了近6~8倍,按"八五"期间年发生面积800万hm2计,相当于同期森林火灾面积的214倍.全国每年因森林病虫鼠害而减少林木生长量为1 713万m3,损失木材为450万m3,总体经济损失50亿元.由此可见,不冒烟的森林病虫鼠害对林业建设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森林火灾的严重性.目前森林保护专家达成了共识,要扭转我国森林保护的被动局面,必须走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养分空间插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增城市为研究对象,采集全市内200个土壤样点,利用BP神经网络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的氮和磷进行空间插值预测,将插值结果与土壤样点实测值进行对比,得到预测数据的误差均方根.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插值精度比克里格高,在样点较少的情况下,BP神经网络的插值结果克服了克里格插值方法的平滑效应.BP神经网络对插值的样本数据的分布类型没有要求,比传统插值方法有更强的泛化能力,是一种可替代的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林地作为油茶种植区域可选的土地类型之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合理确定林地油茶种植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从而对林地油茶种植适宜性进行科学评价,选出比较好的油茶种植基地,应用基于序关系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广东省林地油茶种植适应性评价中。在选取的4个样本区域中,通过这种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此方法能兼顾主客观影响因素,优于单纯的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相似文献   
104.
吴伟  刘德波  张培毅  张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51-19153
[目的]研究高黎贡山百花岭瓢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填补高黎贡山瓢虫研究的空白。[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调查了高黎贡山百花岭瓢虫的物种组成与类群结构。[结果]共采集到瓢虫5亚科20属56种,共3 218头,其中2个云南新分布种。瓢虫亚科的种类和数量最多,食植瓢虫亚科和隐胫瓢虫亚科次之,红瓢虫亚科和小毛瓢虫亚科最少。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奇斑瓢虫[Harmonia eucharis(Mulsant)]和八仙花崎齿瓢虫(Afissula hydrangeae Pang et Mao)为优势种。[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高黎贡山瓢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昆虫发出的各种声音具有种间特异性,是非常可靠的分类依据。利用这一特性,本实验旨在探索一种对昆虫自动分类的新方法。本实验录制了红脂大小蠹、云南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和华山松大小蠹4种小蠹虫的胁迫声,利用Adobe Adition2.0对每个声音文件进行降噪,再将其截取成只含有一个脉冲组的声音片段。在MATLAB环境下对这...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引诱剂在保山市宝盖山林场监测华山松木蠹象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3种引诱剂均对华山松木蠹象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引诱剂B(3-(+)-蒈烯(、+)-柠檬烯和1-甲基-2-异丙烯基-环丁烷乙醇)的诱捕量最多;3种引诱剂诱捕木蠹象总量的自然对数均与样地中虫口密度的线性拟合度较好;引诱剂B诱捕总量的自然对数与样地中有虫株率有较好的线性拟合度。说明监测结果可较好地反映样地中华山松木蠹象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更好的了解靖远松叶蜂的繁殖特性,本研究对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 Xiao et.Zhang)的交配行为进行了研究。靖远松叶蜂雄蜂羽化从8:00-13:00,高峰期为上午9:00-10:00,占雄蜂羽化总量(95头)的72.6%雌蜂羽化时间从9:00-15:00,11:00-12:00为高峰,占雌蜂羽化总量(168头)的76.2%。对新羽化的雌雄蜂进行配对交配观察,发现靖远松叶蜂的雌雄交配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有一些雌雄蜂相遇多次也不互相交配,而有些雌雄蜂之间很容易交配。雌蜂交配率为56.39%,雄蜂交配率为35.42%。为此对交配和未交配的雌雄蜂的体长、头宽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交配的与未交配的雌雄蜂虫体大小没有显著差异。靖远松叶蜂雌雄蜂均能多次交配,单个雌蜂最高交配次数为9次,其中交配4次以上的占26.7%,交配2~3次的占36.7%,交配1次的占30%,没有交配的占6.7%。单个雄蜂最高交配次数为4次,其中交配4次以上的占3.3%,交配2~3次的占6.7%,交配1次的占50%,没有交配的占40%。雌雄蜂交配持续时间较长,交配时间最短为19 min,最长为58 min。雌雄蜂从羽化第一天就可以交配,平均寿命分别为4.1 d和2.4 d。  相似文献   
108.
CO_2超临界萃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酿酒后葡萄皮渣中萃取白藜芦醇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以筛选的7.5%乙醇为最佳夹带剂,通过温度、压力、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CO2超临界萃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各因素效应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压力>温度>时间,在38℃、13 MPa下萃取17 min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平均得率达0.087%.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为防治云南木蠹象找到无公害的新型药剂。[方法]按内比法将90%壬酸配成所需浓度,用非选择性拒食法测定药剂的拒食作用,以幼虫校正死亡率为指标评价拒食效果。[结果]保湿饲养法的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1=4.883+0.292x,相关系数为0.408,LC50=2.517 7 mg/L,其拒食率回归方程为y2=4.562+0.337x,相关系数为0.423,AFC50=19.952 6 mg/L。喷枝保湿饲养法的死亡率回归方程为y3=4.388+0.793x,相关系数为0.373,LC50=5.915 6 mg/L,其拒食率回归方程为y4=5.175+0.274x,相关系数为0.420,AFC50=0.229 6 mg/L。2 000 mg/L壬酸水溶液的初始死亡率和最高死亡率最高,达到最高死亡率的时间最佳,1 000 mg/L次之。2 000mg/L壬酸水溶液的致死中时间最短,为6.9 d,而对照的致死中时间最长,为53.7 d。[结论]2 000和1 000 mg/L壬酸水溶液的拒食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桐乡市董家茭白大棚设施面积不断扩大,有力地提升了农产品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了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总结基地内多年大棚春茭栽培实践和茭白大棚设施栽培技术,旨在为茭白大棚设施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