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2008年3~12月天津口岸进境原木130批次,共23156.2544 m3,其中71%的进境原木流向华北地区.进境原木主要来自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29个国家和地区.进境树种有辐射松、山毛榉、落叶松、红松等45种.针对原木的检疫处理方式,29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2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溴甲烷熏蒸,10个国家采用磷化氢熏蒸,部分国家采用硫酰氟熏蒸和化学农药喷洒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利用热释光技术鉴别低剂量电子束辐照鸭梨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经100~900Gy辐照处理后鸭梨表面的热释光强度,结果表明,选用参比剂量400Gy,结合发光曲线形状,选取发光曲线面积积分温度区间70~280±20℃,发光比f值0.10作为检疫辐照鸭梨的判定阈值,可以定性鉴别低于900Gy的检疫辐照鸭梨,即当f值大于等于0.10,第一次发光强度在温度小于250℃时出现峰值,则判定样品经过辐照处理;当f值小于0.10时,或第一次发光强度在温度小于250℃范围没有峰值,则判定样品未经辐照。热释光分析法可用于低剂量电子束检疫辐照鸭梨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3.
植物寄生线虫可能对全球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本研究设计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4,5,5-三氟戊-4-烯酰胺衍生物,并测定了它们的离体活性和在沙土中的活体杀线虫活性,且进一步研究了沙土活体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在基质中的活体杀线虫活性.离体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杀线虫活性,其中含呋喃环的化合物B8对南方根...  相似文献   
14.
试验设11~15℃、16~20℃、21~26℃3个温度区间,试验用苹果蠹蛾幼虫人工接种到樱桃上,分别用4种不同溴甲烷剂量进行处理,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1个对照,试验在温控室的熏蒸桶中进行。结果表明,在11~15℃,溴甲烷剂量48 g/m3,熏蒸2h;16~20℃,溴甲烷剂量40 g/m3,熏蒸2h;21~26℃,溴甲烷剂量32g/m3,熏蒸2h,均能够100%杀死樱桃中苹果蠹蛾幼虫。考虑温度对樱桃品质的影响,建议将11~15℃、溴甲烷剂量48g/m3,熏蒸2h,作为溴甲烷熏蒸樱桃中苹果蠹蛾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植物检疫辐照作为一种检疫处理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机构认可,相关的应用也蓬勃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新兴的检疫处理技术,从应用现状、生物学效应和影响检疫辐照处理的因素3个方面介绍了植物检疫辐照处理技术,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判断溴甲烷和硫酰氟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在25℃下,分别在经过气密性检测的熏蒸桶内投入16、20、24、32 g/m3的溴甲烷和40、56、72、88 g/m3的硫酰氟,熏蒸处理舞毒蛾卵、幼虫、蛹和成虫4.5h.结果表明,经过4.5h熏蒸,杀灭舞毒蛾卵、1龄幼虫、蛹和成虫的溴甲烷浓度分别为32、20、24和16 g/m3,杀灭上述虫态硫酰氟浓度分别为88、56、72和40 g/m3.本文结果表明,舞毒蛾卵为最耐受溴甲烷和硫酰氟熏蒸的虫态,在目前口岸实际熏蒸处理中应充分考虑熏蒸剂对舞毒蛾卵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微波技术在我国有害生物检疫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微波技术作为检疫处理方法,因其具有高效、安全、环保、无残留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微波技术在杀灭仓储害虫、检疫处理病疫木以及其他产品的杀虫灭菌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可以预见,微波技术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未来的除害处理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使用温度为65~85℃、相对湿度50%~90%的热空气,对不同规格和含水率的携带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板进行热处理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当木材中心温度达到56℃并持续30min以上,10cm×10cm×10cm木块、5cm厚度木板以及高含水率10cm厚度木板中线虫死亡几率值达到9的要求,验证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5号所推荐的热处理技术指标对杀灭松材线虫的有效性.试验中也发现10cm厚度含水率低于30%木板的线虫死亡率达不到几率值9的要求,其原因可能是中心温度或持续时间没有达到该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辐照技术作为一种检疫措施受到国际上的认可,同时也是国际上备受关注的一种检疫处理技术.本试验采用电子束照射稻粒黑粉菌和禾草腥黑粉菌病粒,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病菌冬孢子萌发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照射剂量的加大,冬孢子萌发活性明显降低,当照射剂量达到5.31KGy时,未发现萌发的稻粒黑粉菌和禾草腥黑粉菌冬孢子.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60)Coγ射线对竹制品中的竹绿虎天牛老熟幼虫进行辐照处理,并测定其化蛹率和羽化率,观察蛹、成虫的发育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处理能使竹绿虎天牛幼虫发育迟缓;100%阻止幼虫化蛹和羽化的最低吸收剂量为60Gy;通过数据分析,推算出辐照处理后99.9968%阻止幼虫羽化的最低吸收剂量为85.7 Gy,其95%置信区间为72.7 Gy~113.0 Gy。因此,86 Gy可作为竹制品中竹绿虎天牛的辐照检疫处理推荐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