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篇
  28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典型菜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比较不同种类有机无机氮(N)肥配施后典型菜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差异,揭示施用有机物料后微生物在调节土壤肥力中的作用,以猪粪、沼渣沼液和猪粪堆肥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CK)、不施N肥(PK)、纯施化肥(NPK)、有机无机肥配施1(20%猪粪N+80%化肥N,NPKM1)、有机无机肥配施2(20%沼渣沼液N+80%化肥N,NPKM2)和有机无机肥配施3(20%猪粪堆肥N+80%化肥N,NPKM3)等6种施肥模式,连续3年(2011-2013年)研究不同有机无机N肥配施对典型菜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季和莴苣季生育期间土壤细菌数量呈上升趋势,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呈先升后降趋势,且栽培后季较前季高。与NPK处理相比,NPKM1、NPKM2、NPKM3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提高2.27%~26.16%(小白菜季),15.06%~40.82%(莴苣季);真菌数量提高33.62%~47.10%(小白菜季),39.64%~52.27%(莴苣季);放线菌数量提高6.59%~38.21%(小白菜季),20.97%~29.66%(莴苣季)。有机无机N肥配施可以促进菜地土壤微生物大量繁殖。与NPK处理相比,NPKM1、NPKM2、NPKM3处理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的活性。有机无机N肥配施可以促进菜地土壤酶活性的提高。各处理蔬菜产量分别为6.73~22.50 t/hm2(小白菜),21.54~47.79 t/hm2(莴苣),大小均表现为NPKM3NPKM1NPKM2NPKPKCK。相关分析表明,小白菜和莴苣产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之间均存在密切关系。总之,有机无机N肥配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维持菜地较高的土壤肥力,有利于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和高效生产,以猪粪堆肥配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2.
黄涛  荣湘民  刘强  张玉平  谢桂先  彭建伟 《土壤》2010,42(6):915-919
为了寻找一种既能使作物高产、优质又环境友好的施肥模式,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洞庭湖地区研究了7种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棒长、单株质量、百粒重、产量、粗蛋白含量、氮累积量、氮肥利用率及玉米地总氮、硝态氮、铵态氮随地表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20%的沼肥和30%的堆肥2种施肥模式可显著改善春玉米农艺性状,分别使春玉米产量提高了69%和73%,粗蛋白含量提高了42%和36%,植株氮累积量增加了125%和117%,氮肥利用率较高,与施纯化肥处理相比,还可减少玉米种植期间玉米地土壤总氮随地表径流的流失量,减少幅度分别为25.1%和38.3%,从而减少了玉米地土壤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因此,这两种施肥模式可以在洞庭湖地区的春玉米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初始酵解条件对氮素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应用二次通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四因素(1/2实施)方案,研究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堆制初始条件对氮素损失率的影响,以期为有效控制氮素损失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氮素损失率的影响大小顺序是: pH值>接种量>秸糟比>含水量; 当pH值、接种量的编码值为-1.68,含水量、秸糟比的编码值为1.68时,氮素损失率最小,为8.4164%。四个因子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且作用方向是正向的,其中pH值与含水量、接种量与秸糟比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控制氮素损失率的最优方案是: pH值6.3980~6.4186、接种量0.3991%~0.4031%、含水量64.7014%~64.8285%、秸糟比40.9326%~41.0956%。  相似文献   
54.
对怀化市马尾松林地土壤调查取样,分析土壤理化性状及养分含量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人工马尾松林地对氮素积累效应明显,全磷全钾含量低于荒山对照,有机质含量有明显提高,pH值有所下降,土壤有酸化的趋势;怀化地区马尾松林地多分布在低氮低磷区,磷素缺乏,林区土壤全钾和有机质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55.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河鲀鱼中河鲀毒素的分析方法。河鲀鱼肉用2%乙酸甲醇溶液提取出河鲀毒素,石油醚脱脂,浓缩蒸干,然后用强碱将河鲀毒素水解成2-氨基-8-羟基-6-羟甲基-喹唑啉 (C9生物碱),水解液经过MCX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BSTFA衍生,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全扫描方式定性分析,定性离子376,392,407,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定量分析,定量离子392。河鲀毒素在0.05~5.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7 5,样品添加浓度为0.02、0.10、0.50 mg/kg,测定6次,方法回收率为 64.0%~92.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41%~8.63%,方法检测限为5.0 μg/kg。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方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定性、定量准确。  相似文献   
56.
观察扶芳藤的物候期,研究扶芳藤的生长规律及攀附特性.扶芳藤萌芽早,花蕾生长期长,种子成熟期晚,当年生叶片冬季不脱落,休眠期晚;扶芳藤年生长期长,一个生长周期会出现两次生长高峰,其新梢的年生长、节间及叶片生长规律遵循 Logistic 方程的拟合曲线;常绿直立型向阳性好,匍匐生长型耐荫能力强不同的扶芳藤类型适宜于攀援不同角度,常绿直立生长的扶芳藤类型攀援于近90°的攀附物时生长速度大,随角度的减小高生长量成规律性递减;冬季红叶匍匐生长的扶芳藤类型则在攀援于近 50°的角度时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57.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所引起的。自然条件下,以架子猪和仔猪发病较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份发生最多,多经呼吸道(鼻、咽粘膜)或伤口感染,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临床上分为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猪链球菌性脑膜炎和猪淋巴结脓肿三个类型。2004年9月11日我县一饲养户的猪发生该病,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8.
羊螨病是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羊体表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螨病又叫疥癣、疥虫病和疥疮病。它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短期内可引起羊群严重感染,危害严重。在临床表现上易与湿疹、异嗜癖等病相混淆,如得不到有效治疗,而贻误病情,给畜主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相似文献   
59.
笔者在多年的养牛生产及纯繁、改良、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数例异性双胎牛,母犊由于生殖器官畸形,而丧失繁殖能力,异性双胎的母犊91%~94%不生育。对这种牛不能继续饲养应及时淘汰处理。但社会上竟有人将这些理应淘汰的母牛按市场价出售,甚至有的相互倒卖,为避免养殖户上当受骗,现将此病的病因和症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