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16年甘肃省主要畜产品价格呈现有涨有跌态势,生猪价格创近年新高,肉牛、禽类不同程度回调,肉羊、牛奶价格有所反弹,总体情况平稳向好,形势明显好于前两年.本文分析了全省畜牧业生产形势,对后市进行了预测,以期对广大从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为什么穿衣? 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位于细毛羊主产区的肃南县皇城镇,李范文站长介绍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毛纺织品朝着轻薄、挺括的方向发展,使得毛纺织工业对细羊毛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66支以上细羊毛的需求剧增,同时对细羊毛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细羊毛,而是质量更高的同质毛,毛纺织企业越来越喜欢杂质少、同质率高、净毛率高、离散系数小的细羊毛.而在沿祁连山北麓的漫长的毗邻带上,肃南、天祝县等地饲养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终年采取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方式,绵羊终年受雨淋、风吹和日晒,羊毛中的油汗被刷掉,毛纤维及毛束间缺少油汗黏合,结构松散,闭合性差.  相似文献   
23.
祁连山高寒牧区,蓝天、白云、雪山、草原,旖旎流盼,仿佛置身画中。放眼望去,百草丰茂,满目苍翠。无意间迈过一个沟岔,映入眼帘的是洁白的羊群,在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中优雅地采食着牧草,一群群,好像白云飘在草原上。走近去,看到令人惊异的一幕:每只羊都穿着与毛色一致的"衬衫",只有头和四蹄露出,如淑女般可爱。在阳光照耀下,洁白的羊衣发出晶莹的光芒,令人悦目。为什么要给绵羊穿衣服?天祝旦马乡的科技副乡长张永堂笑着告诉笔者,"绵羊穿衣是为了保护羊毛。是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近几年推广的一项养殖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24.
张爱文 《甘肃农业》2014,(14):73-74
本文通过分析发展草地农业的重大意义,阐述了甘肃发展草地农业的三个关键节点、四大优势区域布局及其发展重点,并提出了加快发展草地农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5.
白僵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合适的助剂与填料配制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通过混合粉碎过程的研究,得到抑菌作用小、理化性能优良的可湿性粉剂小试产品3号和4号,其润湿性小于3分钟,悬浮率和孢子萌发率均为85%以上。成品细度:98%通过325筛目。经10~20℃室温贮存8个月后孢子萌发率为85%左右,与纯孢粉无显著差异。室内测定:含孢量500亿/克可湿性粉剂的杀虫效果为95%,LC_(50)为7.30×10~5孢子/ml,LT_(50)为113.6小时。田间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6.
黄芪多糖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进一步探讨黄芪多糖(APS)的免疫调节机制,建立了特异性荧光探针Fura-2/AM测定鸡脾脏淋巴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方法,观察了APS对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APS以200μg/ml的终浓度加入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可极显著升高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水平(P<0.01)。提示黄芪多糖通过调节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浓度而影响机体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27.
1牛产业现状甘肃省肉牛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黄牛改良。从1979年开始,甘肃省就引进西门塔尔牛等优良品种改良本地黄牛,至1998年时牛改冻配数量已达18万头,全省设立冻配点635个。甘肃省为推动肉牛业的发展,对冻配工作一直采取扶持政策,特别是在液氮与液氮罐、冻配器械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每年补助资金100万~150万元。近年来,随着肉牛业的发展,牛改冻配事业发展较快,特别是2000年以后,牛改事业发展迅速。2004年冻配数量已由1999年的18万头发展到近28万头,全省冻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球孢白僵菌定殖对牛蒡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浸种法将球孢白僵菌定殖牛蒡苗,通过测定牛蒡苗的幼苗生长势、叶面积、生物量等分析了球孢白僵菌定殖对牛蒡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牛蒡苗中PPO、PAL、SOD、CAT、POD的活性考察球孢白僵菌定殖对牛蒡苗抗性的影响.[结果]球孢白僵菌定殖能够显著促进牛蒡幼苗的生长能力并提高根、茎、叶组织中常见防御酶的活性.浸种48和72 h组牛蒡的生长势、叶面积、苗鲜重和生物量均高于对照组,浸种72 h组又优于浸种48 h组,在出苗第28天时,牛蒡苗株高、叶面积、苗鲜重和生物量分别比浸种48 h组提高了2.19%、6.40%、12.08%和9.02%;球孢白僵菌定殖同样提高了牛蒡苗中相关的抗性防御酶活性,浸种48和72 h组牛蒡苗中各种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浸种72 h组牛蒡苗根中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浸种48 h组,但茎中PPO、POD、PAL、SOD活性显著高于浸种48 h组,但CAT活性显著低于浸种48 h,叶中PAL、SOD、CAT活性显著高于浸种48 h组,但PPO、POD活性差异不显著.[结论]球孢白僵菌定殖牛蒡苗可促进牛蒡的生长并增强牛蒡的抗性.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球孢白僵菌在牛蒡苗中的定殖情况,采用浸种法、灌根法处理牛蒡种子,种植后每隔7d取牛蒡苗采用组织研磨涂布法检测球孢白僵菌在牛蒡苗中的定殖情况,研究球孢白僵菌在牛蒡苗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状况与定殖规律.结果表明,灌根和浸种法均能将球孢白僵菌成功定殖于牛蒡苗中,但浸种法优于灌根法.灌根处理7 d时,牛蒡苗中未检测出球孢白僵菌,14 d时牛蒡苗根、茎、叶中球孢白僵菌定殖量达最大值,随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定殖量逐渐降低;浸种处理组在出苗第7天时即有球孢白僵菌定殖,随后定殖量下降,在第28天时定殖量又升高;牛蒡种子浸种72 h处理后种植,球孢白僵菌定殖效果优于浸种48 h处理,第28天时72 h浸种组牛蒡苗根、茎、叶中球孢白僵菌定殖量较48 h浸种组分别高34.18%、51.79%和29.66%.  相似文献   
30.
白僵菌制剂不同剂型防治玉米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