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13篇
  14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技术育成中早熟春甘蓝杂交一代新品种豫生早熟牛心。豫生早熟牛心中早熟,耐抽薹,适应性强,抗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等病害。平均667m2产净菜4473.0kg。叶球牛心形,商品性好,质地脆嫩,风味佳,每100g鲜样含维生素C34.6mg,粗纤维0.68g,可溶性糖4.68g。2006年2月通过国家蔬菜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42.
不同灌溉目标下玉米滴灌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就不同灌溉目标下合理滴灌定额和滴灌周期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不同类型区玉米生产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滴灌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育成早熟春甘蓝新品种‘豫生1 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快速育成早熟春甘蓝一代杂交新品种‘豫生1 号’ ( 96-1) 。该品种叶球近圆形, 结球紧实, 叶质脆嫩, 耐先期抽薹, 耐裂球, 抗病毒病、黑腐病、霜霉病。定植后60 d 成熟, 净菜产量44~ 55 t/ hm2。适于华北地区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44.
遮荫处理对胶东丘陵地区设施夏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涩味是影响胶东丘陵地区夏、秋绿茶品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6—7月的设施茶园进行遮荫处理,对遮荫后茶园的光照和土壤环境变化进行检测、对茶叶与茶汤中苦涩味相关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制作茶样进行感官评测。结果表明,遮荫处理能有效降低茶园光照强度,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温度,使夏季茶树也能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遮荫使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降低,优化了氨基酸和茶多酚组分;同时叶绿素、含水量和水浸出物也增加;感官上,遮荫有效地降低了胶东丘陵地区夏茶的苦涩味,汤色更明亮,香气更持久,从而提高了胶东丘陵地区夏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45.
为明确减缓营养生长对降低‘玉露香梨’僵芽发生的作用机制,以河北魏县正常发育的‘玉露香梨’短枝顶芽为对照,结合山西太谷的‘玉露香梨’短枝顶芽,研究花芽分化期不同‘玉露香梨’园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魏县僵芽梨园新梢年生长长度和直径均极显著大于魏县正常梨园和太谷正常梨园,且枝条停长时间最晚;花芽形态分化期间,魏县正常梨园与太谷正常梨园‘玉露香梨’芽内的SOD、CAT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魏县僵芽梨园芽内的SOD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和MDA含量则呈先升后降趋势;魏县僵芽梨园芽内SOD、CAT和POD活性整体显著低于魏县正常梨园、太谷正常梨园,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梨园。可见,营养生长过旺可能导致‘玉露香梨’僵芽的发生;同时,僵芽的发生与芽内SOD、CAT和POD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最适宜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生长的复配土配比,在风积沙与黄绵土配比分别为1:0(Y0)、1:1(Y1)、1:3(Y2)、1:5(Y3)和0:1(Y4)的复配土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含水率与榆叶梅光合作用及长势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处理对复配土含水率(W)、榆叶梅幼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株高(ΔH)、基径(ΔΦ)增长量均产生明显影响;复配土0-30cm土层含水率随黄绵土配比用量的增加呈规律变化(y=-1.7599x~2+11.425x+3.0377,R~2=0.9843);在Y2处理下Pn、Tr值最大,在Y3处理下Gs、Ci值最大,WUE值在Y3处理下最小;不同处理榆叶梅幼苗光合指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对榆叶梅幼苗ΔH、ΔΦ实测结果均表明Y2处理对促进榆叶梅生长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7.
‘豫甘1号’是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的春季早熟甘蓝杂交一代新品种。早熟,不易先期抽薹,适应性强,抗病毒病、黑腐病和霜霉病等。叶球圆球形。定植后60 d左右成熟,商品性好,质地脆嫩,风味佳,净菜产量73.6 t · hm-2。  相似文献   
48.
竹材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可再生和环保的结构性材料,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准确掌握竹材各组分的力学性能参数对于竹材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细观力学和材料力学方法得到了一种确定竹材纤维和基体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首先通过竹材试件的准静态压缩、拉伸和弯曲试验,获得了竹材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宏观力学性能;然后结合细观...  相似文献   
49.
"秀水114"是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本文介绍了"秀水114"在南湖区种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张晓伟  李青雨  王德国  石倩倩  王佳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263-10264,10339
[目的]对留兰香挥发油的组分及抗茵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留兰香挥发油的组分进行初步分离,采用扩散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留兰香挥发油的抗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以石油醚:乙酸乙酯(V:V=6:1)为层析液时,留兰香挥发油的分离效果最好,分离出4种主要物质;留兰香精油对3种试验茵株的抑茵性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O.50、1.00、3.50μ/ml。[结论]留兰香挥发油具有抑茵作用,这为综合开发留兰香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