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5篇
  20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为获得绿豆凉粉最佳冷却条件和冷却速率,本试验通过控制冰箱和恒温恒湿箱的冷却温度[冰箱(4、-10、-18℃)静冷和恒温恒湿箱(25、15、4℃)风冷],创造绿豆凉粉不同的冷却速率,解析冷冻速率对绿豆凉粉在贮藏过程中色泽、质构、晶体结构及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冷却方式和冷却温度下,凉粉的冷却速率有显著差异,恒温恒湿箱4℃风冷的冷却速率最大;不同冷却速率对绿豆凉粉的色泽、质构品质和老化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冷却速率越大,制备的绿豆凉粉在贮藏期间的亮度值(L*)、硬度及老化焓值越低。同时,不同冷却速率对凉粉老化过程中晶型结构无显著影响,但对结晶度有显著影响,冷却速率越高,淀粉结晶度越低。可见,冷却速率对绿豆凉粉及其贮藏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冷却速率越大,新鲜凉粉及其贮藏期间的品质越好。本研究结果为绿豆凉粉冷却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2.
为结合质量定量比较分析强筋和非强筋两类小麦品种的生产效益,以延津县强筋和非强筋两类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于2019—2021年实地收集257份生产成本调查数据,采用分布、配对分析等方法,研究两类小麦生产成本,综合分析其生产效益。结果表明,2019—2021年强筋品种小麦籽粒蛋白含量、稳定时间极显著高于非强筋品种0.8个百分点和11.7 min(P<0.01);优质强筋小麦达标率分别为30.77%和4.30%。2021年,延津县强筋品种小麦每亩种子成本显著高于非强筋品种14元,成本项汇总后两者总成本无显著差异。强筋品种小麦亩产显著低于非强筋品种25 kg,但每千克售价显著高于非强筋品种0.28元,亩产销售收入显著高于非强筋品种94元。当强筋品种小麦的优质强筋小麦达标率高于非强筋品种1个百分点时,每千克强筋品种小麦价格约高出非强筋品种0.011元;当强筋品种小麦每亩收益高于非强筋品种约3元时,强筋品种小麦的种植面积占比将增加1个百分点。本研究结果为制订提高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及农户种植积极性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3.
【目的】对玉米根际解磷和解钾细菌进行筛选、鉴定,并分析其生态适应性,以期为丰富解磷和解钾微生物资源库以及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利用提供优良菌株。【方法】利用平板稀释法从玉米根际筛选具有解有机磷和解无机磷能力的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其种类,随后挑选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最强的菌株,分析其解钾能力和生态适应性。【结果】在玉米根际筛选获得9株解有机磷细菌和2株解无机磷细菌,其对应培养液中速效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018~4.479和5.383~6.242 mg/L。由系统进化树可知,这些菌株分别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贪铜菌属(Cupriavidus)、勒克氏菌属(Leclerci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解有机磷最强的菌株P4-5与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 frederiksbergensis)聚为一支,解无机磷最强的菌株CP4-12与非脱羧勒克菌(L. adecarboxylata)聚为一支。菌株P4-5和CP4-12从含钾长石培养液中分解出的速效钾质量浓度分别为8.100和1.333 mg/L。菌株P4-5耐盐性强,不耐强酸、强碱以及中度以上干旱和高浓度农药;而菌株CP4-12耐盐性、耐旱性及耐药性均较强,但不耐强酸和强碱。【结论】从玉米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了2株兼具解磷和解钾能力的细菌,均具有耐酸碱、耐盐、耐干旱和耐农药能力,为微生物菌肥的研制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224.
加强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既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应用型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学校转型发展和耕读教育背景下,结合市场经济对中药人才的需求,分析了应用型高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中药耕读实训基地平台的建设、校外实习+课程实践+创业训练的“三位一体”实训教学新体系的构建、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培养、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的更新、实训基地评价体系的完善及优质社会服务的开展等方面探索中药实训基地建设路径,有效提升了高素质中药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应用型高校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