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14篇
  18篇
综合类   225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7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Guo.J  哈斯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51-151
作者研究了围产期奶牛血液代谢产物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特点,并且研究了日粮能量浓度对酮体积聚的影响。2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预产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饲喂过渡期日粮而另一组不饲喂过渡期日粮。对照组在奶牛预产期前28d直到分娩,饲喂非泌乳奶牛日粮(产乳净能(NE(L))1.54Mcal/kg,粗蛋白(CP)10.9%,中性洗涤纤维(NDF)53.1%),产后饲喂泌乳料(NE(L)1.77Mcal/kg,16.8%CP,29.9%NDF)。处理组奶牛在产前17d到产后14d饲喂过渡期日粮(NE(L)1.71Mcal/kg,16.8%CP,35.2%NDF),而后的泌乳3周内饲喂与对照组相同的日粮。尾静脉血样从前21d到产后21d,每周采集3次,用于测定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和甘油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产后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乳成分、体重变化和体况评分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血浆中不同酮体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产前无明显变化,产后上升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但相对于妊娠后期仍保持较高的水平。血液中NEFA和甘油浓度变化在整个试验期类似于酮体浓度变化模式。饲喂过渡期日粮奶牛在妊娠后17d,血液中葡萄糖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而在泌乳的前21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在试验奶牛泌乳的前21d,处理组血液中乙酰乙酸的AUC大于对照组。奶牛产后的15~21d处理组血液中NEFA和甘油的AUC大于对照组。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得知,相对于产后直接转为饲喂泌乳日粮,采用奶牛过渡期日粮,无论在产前还是产后,与泌乳早期大量动员体脂以及大量积聚酮体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2.
国际猪兽医学会二年一度的大会,是任何想了解有关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以及猪断奶后消耗性综合征(PMWS)最新信息的好去处。尽管已经预告了2006年度的大会确实有这方面的议题,但预告不足的是关于商品猪群中寄生虫病高风险再度发生的警告。甚至一些参加大会的兽医也同样没意料到提出的一些关于现代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问题。  相似文献   
113.
根据现有各种来源的2005年有关数据,我们综合分析了全世界二十大猪肉生产国家和地区去年的养猪生产情况,以及养猪数和母猪饲养数最多的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4.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菌株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其特征是引起鸡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滑膜炎、大肠杆菌病肉芽肿、败血症、肠炎、脑炎等多种临诊病型。随着我国集约化养鸡业的不断发展,饲养密度的增加,鸡的大肠肝菌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2004年在禽病诊治工作中,遇到两起肉鸡出现高致死率的病例,经过临床及实验室诊断,证明为鸡大肠杆菌病。现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5.
东海毛驴又名苏北毛驴,主要分布于淮河流域,中心产区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东海县、赣榆县及徐州市的部分地区。该品种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劳役能力强、体小轻巧、动作灵便、性情温顺、易于管理、利用年限长(20-30年)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6.
为了研究授乳对荷斯坦奶牛机械挤奶的产奶量和激素的影响,将奶牛分为3组:①每日挤奶2次,②产犊后,每日挤奶2次,挤奶后2 h给犊牛喂奶(n=10),③产犊,挤奶后不授乳(对照,=8)。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代哺牛产奶量较低(26.1±1.0 vs 35.5±1.1 kg)。在授乳期间,犊牛每日母乳摄入量从第1周的6.5±0.7 kg增加到第9周的12.5±1.4 kg,授乳奶牛总产奶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5.5±1.0 vs 35.5±1.0 kg)。挤奶后静脉注射催产素,与对照相比,代哺牛的残留产奶量较高(8.7±0.8 vs 3.2±0.8kg)。断奶后6周期间,代哺牛和对照的产奶量相同(34.0±1.35 vs 34.7±1.42 kg)。在挤奶期间,对照血浆内的催产素浓度比代哺牛高(31.7±5.4 vs 18.0±2.8 pg/ml),但与授乳期间浓度相同(35.5±7.5 pg/ml)。血浆内促乳素和皮质醇浓度在挤奶(对照与代哺牛相比,促乳素:40.2±6.8 vs 32.9±6.1 ng/ml;皮质醇:6.4±1.23 vs 7.4±1.10ng/ml)和授乳后(对照与代哺牛相比,促乳素:18.6±7.3 vs 38.9±6.6 ng/ml;皮质醇:2.34±1.15 vs 7.37±1.04 ng/ml)均有所增加。与前人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研究结果表明,授乳不能显著提高产奶量,这可能与代哺牛挤奶期间催产素分泌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更好地在豫西黄土丘陵区建设生态果园,分析了该区气候、地貌、土地、植被及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条件,介绍了"草-牧-沼-窖-果"、"草-牧-果"和以旅游观光为主的3种生态果园复合模式。并对生态果园建设中果园的规划和布局、水土保持措施建设、保水耕作技术及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生态果园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118.
针对当前割胶生产面临胶工短缺的严峻问题,分析了胶工短缺的原因,并从割胶技术方面提出了解决胶工短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9.
施用生物炭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该研究通过野外坡耕地小区施用1%秸秆生物炭1年后的对比试验,揭示生物炭对川中丘陵区紫色土耕作层土壤水力学参数、大孔隙度及其对饱和导水率的贡献率所产生的影响。试验设对照区与施用生物炭区2个处理,各处理有3个平行小区,耕作层土壤分为表层和亚表层(2~7和7~12 cm)。比较2个处理小区试验结果,可以发现:1)施用生物炭导致植物难以利用的土壤滞留水和易流失的结构性孔隙水的含量(θstr)下降,而基质性孔隙中植物有效水含量显著提高(P0.05),由(0.058±0.003)cm3/cm3增加至(0.085±0.002)cm3/cm3;2)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对产流起主要贡献的半径125μm的总有效孔隙度分别平均增加54%和8%,其中孔径500μm的孔隙增加最为明显,高达110%和355%;3)表层和亚表层土壤的饱和导水率分别平均增加45%和35%。研究证明,施用生物炭,一方面,能增加土壤有效水的持水量,有利于植物抗旱;另一方面,提高土壤导水率,有利于水分入渗,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0.
2000年冬,从河北省某鹧鸪养殖场送检的病死鹧鸪中分离到3株革兰氏阳性球杆菌。应用细菌学检验方法,对此分离菌进行了培养特性观察和生化特性分析等。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将其鉴定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