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03篇
  35篇
综合类   16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广西隆安县板栗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以其高品质闻名于广西区内外.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广,板栗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栗链蚧(Asterolecanium castaneae Russell)随调运接穗及苗木传人隆安县后,由于当地果农缺乏对该虫的认识,没有实施有效的防治,造成其在隆安县主要板栗种植区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82.
黄板对菜地黄曲条跳甲的诱杀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十字花科蔬菜地中用黏性黄板可诱捕到菜蚜、黄曲条跳甲、美洲斑潜蝇、稻飞虱、叶蝉等害虫,其中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黄板的悬挂高度以黄板底边低于菜株顶部5cm或与菜株叶片顶部持平,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诱杀效果最佳,每日以11~15时诱虫量最多.黄板诱杀可以作为防治黄曲条跳甲的1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3.
84.
柠条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条适应性强,种源丰实,发芽容易,播种造林成活率高。一丛3年生柠条,冠幅可达2平方米以上,抗脱水和抗高温能力强,在45℃条件下不会受到伤害。它还极抗寒,在-42.4℃最大冻土层达290厘米条件下,能安全越冬。柠条寿命长达70~100年,封禁3年之后,即可长期放牧。据测定,柠条开花期,每千克枝叶含可消化粗蛋白相同于0.67公斤玉米、2.7公斤高粱、0.88公斤豌豆、0.64公斤黑豆的含量。据测定柠条叶的淀粉含量为0.09%,脂肪含量为3.44%,粗蛋白含量为20.41%,粗纤维含量为29.8%,粗灰粉含量为11.02…  相似文献   
85.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持续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需求趋于高端和多样。在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已经逐步建立起健康思维和环保意识。因此,本文在阐述绿色农业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绿色种植技术的优势,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推广对策,以期为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87.
福寿螺,又名苹果螺,为一种食用的大型淡水螺。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1982年由广东省中山市引入,现已在华南地区得到广泛的移养。福寿螺生活力强、繁殖率高,生长迅速、养殖方便,一般亩产可达4,000-6,000斤;其肉质鲜美、爽脆,色泽金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深受食用者的欢迎。积极推广福寿螺养殖,不仅可丰富市场水产品的花式品种,也是农村开展多种经营的致富门路之一,对增加收入,增创外汇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为了研究芋的分类与遗传进化,作者研究了中国南北各省主要芋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同时也研究了芋的倍性对生长习性及地理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一、对芋的根尖染色体的镜检表明,在所搜集的90个芋的品种中,有30个品种为二倍体(2n=2x=28),60个品种为三倍体(2n=3x=42)。未发现有四倍体及非整倍体存在。二、研究表明,芋的倍数性与生长习性有密切关系。二倍体品种母芋大,子芋少;三倍体品种子芋多,母芋较小。母子兼用芋为三倍体。作者认为染色体数目是芋品种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三、芋的多倍性对地理分布的影响:虽然许多学者(Hagerup、Tischler、Love & L- ove、Müntzing等)在不同植物上发现多倍体较其二倍体祖先有较广的地理分布、或分布于较为不良的环境,但这方面“仍未取得一致意见”(G.L.Stebbins).T.Dobzansky指出:“关于热带的多倍体的事例(指对地理分布影响的事例——作者注)尚无资料可以应用”。作者的研究表明,芋的二倍体与三倍体有不同的地理分布;在闽、台、粤、桂、川、滇等南部各省,二倍体与三倍体芋均有分布;而在我国中部及北部省份则几乎只有三倍体品种分布。三倍体芋品种的比例不仅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且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野生芋的二倍体与三倍体的地理分布也有同样的规律。这表明芋的多倍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大的适应性。四、作者讨论了三倍体芋的进化途径,并提出三倍体芋在古代可能主要是在中国由二倍体芋演化而来,然后传到南洋群岛、大洋洲及美洲等地。  相似文献   
89.
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穴位的生物物理特性,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密切关注的课题。关于穴位生物电特性的问题,研究得最多、最早和最有成效的是穴位皮肤电阻(阻抗)的研究。几十年来,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在近5年来,也先后对羊、猪、奶牛、黄牛、马、骡、驴等7种主要健康家畜经穴阻抗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意大利:1986年暴发口蹄疫150次,其中48次是1—4月间暴发的C型口蹄疫,一次是6月13日暴发的O型口蹄疫,101次是6月至年底暴发的A型口蹄疫。通常只扑杀病畜。1986年疫区的261966头(只)动物中扑杀了49476头(只)。 1987年第1季度暴发了139次,播及意大利22个省区。原因是高密度牧区家畜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