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26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湘南紫色丘陵耕作区土壤肥力质量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在分析土壤各单项肥力要素空间变异基础上,结合Fuzzy综合评价法和GIS技术研究了湘南紫色丘陵耕作区土壤肥力质量空间变异,为该区合理规划、开发土壤资源,科学培肥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选取的8种肥力指标具有一定空间相关性,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磷值的空间异质比(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分别为100.0%、100.0%、87.9%和99.9%,属于空间弱相关,而pH、碱解氮、全磷、全钾的空间异质比分别为33.8%、63.3%、66.1%、73.7%,属中等空间相关;各单项肥力要素空间分布随土地利用变化呈不同的规律性变化。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偏低,为Ⅱ、Ⅲ和Ⅳ等,分别占整个区域面积的46.2%、19.6%和34.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现为:水田土壤肥力质量较优,主要为Ⅱ等;丘陵下部梯田和地势较低的坡耕地土壤肥力质量为Ⅲ等;地势较高的地块和荒地均为Ⅳ等。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湖南岳阳君山区蔬菜基地土壤肥力状况、不同施肥结构对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室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茄子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有效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较纯化肥处理(NPK),可以显著提高茄子产量,尤以牛粪+化肥(NPKM1)处理茄子产量最高。(2)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较当地习惯施肥处理和化肥处理,可以提高茄子对N、P、K养分的吸收量和利用率;(3)在茄子生长的前期,化肥可迅速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在茄子生长的后期,有机肥对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有重要作用。由以上结果,根据不同施肥结构茄子的产量和茄子对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土壤养分状况及有效性,初步提出了在茄子生产中增施有机肥的优化施肥结构模式,以保证茄子的丰产优质。  相似文献   
23.
选择湖南浏阳市沙市镇紫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丘岗地上开垦的油茶幼林的一个地貌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GPS仪定位,分上坡、中坡、下坡和坡谷网格状采样,采集不同地形部位的表层土壤,系统地研究新垦油茶基地土壤的肥力状况及其随地形部位的变化规律,并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得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从不同坡向的变化趋势来看,北坡和西坡的速效养分差别不大,均高于东坡;全量养分则北坡高于西坡,最低是东坡,其中东坡表土被破坏最严重,且坡度较大,而北坡最平缓,且表土破坏最轻;从不同地形部位来看,坡谷土壤的全量养分和有效养分含量均高于上坡、中坡和下坡;各养分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为土壤有机质〉氮〉磷〉钾〉pH值。开垦成油茶林基地后,要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套种绿肥,以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快速提高油茶基地的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2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几种施肥结构对辣椒和茄子产量及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供试土壤条件下,茄子和辣椒的地力产量相差不大,但茄子的施肥效应远远大于辣椒。不同施肥处理相比,无论茄子还是辣椒,有机无机肥配施及施用蔬菜专用配方肥均可显著提高蔬菜产量,其产量明显高于当地习惯施肥和NPK处理。(2)与NPK处理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明显提高茄子和辣椒的氮、磷、钾吸收量和对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磷肥施用量明显高于茄子和辣椒的需要量,而施钾量明显偏低,因而其对氮、磷肥的利用率明显低于平衡施肥处理。(3)茄子对菜地土壤养分的利用能力低于辣椒,而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量却大于辣椒。因此,在同样土壤肥力条件下,茄子的施肥量应大于辣椒的施肥量。(4)在供试土壤条件下,茄子和辣椒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88.94、100.16、212.46 kg/hm2和132.37、59.55、133.77 kg/hm2,茄子和辣椒所施肥料的N∶P2O5∶K2O值分别为1∶0.53∶1.12和1∶0.45∶1.01。据此,可以制定供试土壤条件下茄子和辣椒的平衡施肥量和研制其专用配方肥。  相似文献   
25.
湖南省现行土壤分类体系中红壤分类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湖南省现行土壤分类体系中红壤分类方案中红壤的4个亚类、35个土属、111个土种,结合野外实际工作,分析了该分类系统中存在的与现代土壤科学的发展水平不相匹配的具体问题,提出应尽快开展湖南土壤的定量化系统分类研究,建立湖南红壤的科学分类体系的建议。这对于进一步开展湖南土壤系统分类的基层分类与土系调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
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对红壤坡耕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方红壤坡耕地油菜-玉米轮作模式氮磷养分地表径流损失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机制,本文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坡耕地顺坡垄作(CK)、横坡垄作(T1)、横坡垄作+秸秆覆盖(T2)、顺坡垄作+秸秆覆盖(T3)4个处理模式连续2 a对坡耕地氮磷养分地表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量与氮磷流失总量均呈现出CK>T3>T1>T2,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处理均能有效降低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液中氮磷养分含量,其中T2处理对控制地表径流及氮磷损失的效果最好,较其他处理分别降低地表径流量、氮和磷流失总量24.46%~74.90%、39.60%~86.37%和36.84%~79.66%;坡耕地氮素流失以硝态氮为主,不同处理下径流液中全氮浓度与硝态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横坡垄作+秸秆覆盖对减少坡耕地土壤氮、磷素损失效果最好,观测期内横坡垄作+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9.42%和21.98%。研究表明,在南方红壤坡耕地上推广横坡垄作+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降低氮磷径流损失风险、提高红壤坡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7.
28.
土壤标本记载着土壤的发生演变历史。论文主要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土壤及岩石标本馆概况、建立与发展、馆藏情况与展出及功能实践。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长沙市边缘带菜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指导蔬菜生产,通过田间采样方法,对长沙市郊陈家渡、东湖村、潭阳洲、杉木村和梨村5个主要蔬菜基地0~20 cm表土共计290个样本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u、Cd、Pb、Zn、Cr、As、Hg全量分别为10.70~122.20、0.10~3.70、23.50~95.90、81.00~309.80、9.90~145.60、6.70~39.90、0.02~1.50 mg/kg;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8.2%~29.4%、31.2%~182.4%、8.1%~21.6%、10.5%~33.2%、11.3%~29.8%、5.7%~28.1%、20.8%~37.9%.Hg、Cu、Cd为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5个蔬菜基地中,陈家渡达中度污染水平,其他4个蔬菜基地均达轻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湖南省东部大围山不同海拔地区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3个土壤剖面的成土环境和发生特性,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选定了淡薄表层、雏形层、低活性富铁层、铁质特性、盐基饱和度、腐殖质特性为土壤剖面的诊断层和主要诊断特性,确定不同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结果表明:大围山不同海拔地区由板岩风化物发育的3个剖面的土壤质地为壤土、黏壤土;土壤剖面的Ba值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说明高海拔地区的土壤淋溶作用要强于低海拔地区。根据选定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大窝系(剖面LY-25)属于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酸性热性-红色铁质湿润雏形土,白面石系(剖面LY-26)属于粗骨黏质高岭石混合型酸性热性-普通简育湿润富铁土,榴花洞系(剖面LY-27)属于粗骨壤质硅质混合型热性-铁质酸性湿润淋溶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