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2篇
  28篇
综合类   148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本文对明纹柏松毛虫生活史、幼虫生活习性、发育历期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测定了各龄幼虫的头宽、体长和体重,初步总结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2.
<正>红箭鱼作为一种小型热带观赏鱼,体形娇小,色彩艳丽,观赏性强,已成为家庭观赏鱼的优先选择种类,受到广大观赏鱼爱好者的喜爱。然而在养殖过程中饵料却是难以回避的问题。为了使其体色更艳丽,体质更健康,通常对其饲喂消化率高、富含多种活性物质的活饵料,如水丝蚓、摇蚊幼虫、枝角类等。目前水丝蚓由于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包括红箭鱼在内的观赏鱼养殖。  相似文献   
123.
采用钼蓝比色法(molybdenum blue colorimetry, MBC)、乙炔还原法(acetylene reduction assay, ARA)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了分离自无脉苔草根际的6株根际促生菌溶磷、固氮及分泌激素的特性,并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对筛选出的2株优良促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6株促生菌的溶磷量在298.17~554.67 mg/L之间,其中菌株TPRS3的溶磷能力最强(554.67 mg/L);6株促生菌中有4株具有固氮能力,固氮酶活性在170.19~456.87 nmol C2H4/(mL·h)之间,菌株TPRS19的固氮能力最强,固氮酶活性为456.87 nmol C2H4/(mL·h),菌株TRPS3和TPRS12无固氮能力;6株促生菌均具有分泌植物激素的能力,其中3-吲哚乙酸(IAA)分泌量在8.20~86.36 mg/L范围内,赤霉素(GA3)在26.36~135.90 mg/L范围内,反-玉米素(t-Z)在9.55~141.68 mg/L范围内,菌株TPRS19分泌IAA的能力最强,为86.36 mg/L,菌株TPRS5分泌GA3的能力最强,为135.90 mg/L,菌株TPRS2分泌t-Z的能力最强,为141.68 mg/L,菌株TPRS3、TPRS5、TPRS12和TPRS19兼具分泌3种激素能力。经鉴定,菌株TPRS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TPRS19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这2株菌有望作为研制微生物肥料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24.
披碱草根际促生菌筛选及其接种剂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体外促生能力是衡量微生物菌株作用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获取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并明确其对披碱草的促生效果,可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9月从西藏阿里地区采集披碱草根系及根际土壤,以常规方法分离出其中的溶磷菌、 固氮菌和分泌3-吲哚乙酸(IAA)细菌的10株菌株。测定其溶磷量、 固氮酶活性及分泌生长素能力,并将其制成植物根际接种剂,测定接种剂对披碱草生长的影响及其在根际的定殖能力。【结果】菌株PWXZ10溶磷能力较好,达40.89 mg/L; 菌株003PWXZ6固氮酶活性较强,达421.21 nmol/(mL·h); 菌株NXP17分泌生长素能力较强,达31.33 μg/mL。与对照菌株(Pseudomonas sp. Jm92)相比,菌株003PWXZ6和NXP17制备的接种剂可显著增加披碱草株高、 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接种剂003PWXZ6对披碱草根总长、 根表面积、 根体积、 根直径、 含磷量、 含氮量和粗蛋白含量增加显著(P0.05),分别较对照菌株(Pseudomonas sp. Jm92)增加了330%、 199%、 118%、 187%、 70%、 15%和19%,并且该菌株在根际定殖能力很强。 【结论】植物根际促生菌003PWXZ6和NXP17对披碱草具有良好促生效果,可为开发经济环保的生物肥料提供了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5.
近年来在湖北省范围内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暴发了严重的疾病,其中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已成为危害克氏原螯虾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2016年5月湖北省潜江市养殖区暴发了一种传染性疾病,为探究此次疾病病因和流行规律,将染病虾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对病料进行PCR检测、系统发育树分析、人工感染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发病克氏原螯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摄食减少,活力下降,反应迟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肠、肌肉、鳃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和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等典型病理学变化,与WSSV感染克氏原螯虾出现的病变相似;PCR检测患病克氏原螯虾样品,结果显示WSSV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5.56%(15/27),未检测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产物测序并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与WSSV的EG3株(KR083866.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将病虾的肝胰腺、肠和肌肉组织投喂健康克氏原螯虾,投喂组均表现为急性死亡(累积死亡率为100%),并出现与自然发病虾相同的症状。WSSV的巢式PCR检测结果显示,人工感染病虾为WSSV阳性。根据以上显示,本次养殖克氏原螯虾大规模死亡的病原是WSSV。  相似文献   
126.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接种5种不同的AM真菌即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简称GV)、单孢球囊霉(Glomus monosporum,简称GM)、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简称GI)、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简称AL)和无梗囊霉(Acaulospora,简称PJ-1)及未接种处理(CK),比较了不同AM菌剂处理下对苜蓿菌根侵染率、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等生长指标和光合作用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菌剂均能与苜蓿根系形成菌根,GV、GM对苜蓿根侵染率最高,分别为53.7%、50.2%;5种AM真菌对苜蓿生长、光合作用均具有促进作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GM和GV对苜蓿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光合作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GV提高了苜蓿株高14.35%;GM对苜蓿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5.4%,40.2%和43.1%;GM、GV可显著增大气孔导度、减小胞间CO_2浓度,较CK显著提高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159.6%、163.4%。不同的AM真菌对同一宿主的促生效应不尽相同,GV、GM对苜蓿植株的促进效应最为显著,具有开发为苜蓿菌根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7.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光伏发电为智能设备提供电能是精准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为提高单位时间光伏系统发电量,针对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算法在跟踪速度和精度上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初值设定双模式电导增量法.实验表明:相比于现有MPPT算法,本算法缩短了MPPT寻优时间,提高了系统稳态运行和环境突变两种情况下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效率ηMPPT和电能提高百分比ζMPPT,同时减少了跟踪震荡,有效提高了系统跟踪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基因枪(PDS-1000He)轰击法将构建好的多功能蛋白HC-Pro的植物表达载体pHCFL与带PMI筛选标记基因的pZMLR14植物表达载体共转化导入易感花叶病甘蔗品种福农95-1702的胚性愈伤组织中,转化的愈伤经甘露糖筛选后获得抗性转化甘蔗幼苗。经PCR检测、氯酚红显色、RT-PCR检测和DNA点杂交分析获得转HC-Pro的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0.8%(HC-Pro基因)、1.7%(PMI基因)和0.4%(HC-Pro基因+PMI基因)。花叶病毒接种实验结果显示,未转基因植株的发病率为75%,而转基因植株均系统性发病,推测由于HC-Pro的大量表达抑制了甘蔗体内自身的RNA沉默机制而使病情加重。其它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转基因与未转基因植株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转HC-Pro和PMI基因对甘蔗的生长或其他农艺性状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9.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养分状况是施肥的重要参考依据。介绍了桓仁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现状,提出土壤培肥对策,包括增施农家肥和有机肥、加大秸秆还田量、改善施肥措施、提高施肥水平等,以期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0.
随着养犬人数的不断增多,犬类疾病诊疗逐渐成为兽医领域的研究热点。犬髌骨脱位是兽医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遗传病,分为髌骨内侧脱位和外侧脱位两种,其中髌骨内侧脱位是该病的多发类型,且以小型纯种犬居多,近些年中大型犬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髌骨外侧脱位类型则多见于中大型犬。目前,临床触诊结合X射线是犬髌骨脱位常用临床诊断方式,需要根据髌骨脱位等级制定临床治疗方式,包括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由于髌骨脱位等级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该病的预后也存在差异,且鉴于该病的高发病率,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和临床案例,对犬髌骨脱位的分类、分级、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