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为探讨直接用 1 mL 注射器对睾丸打点注射pIRES2-EGFP建立操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可批量生产转基因兔的可行性.选择4只成年新西兰雄兔,双侧睾丸内分别打点注射 0.5~0.8 mg/mL浓度的质粒 0.25 mL,第 3 周和第 8 周分别取4#和3#雄兔睾丸做冰冻切片,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发绿色荧光.其它雄兔于第 3 周开始参与配种,最后采新生仔兔耳组织提取其基因组进行 PCR 和 Southern 杂交检测阳性率.结果表明,雄兔睾丸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PCR 和 Southern 杂交检测表明在睾丸注射后的第 6 周和第 7 周进行配种所得后代阳性率最高.不同雄兔后代经 PCR 和 Southern 杂交检测平均阳性率存在差异(P<0.05),2#雄兔后代平均阳性率达到 56.46%,3#雄兔的最低达36.96%的阳性率.表明用注射器直接对睾丸打点注射外源基因生产转基因的方法操作简便、高效,为大规模制备一些大型家畜的转基因后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克隆色瓦绵羊乳腺组织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1基因(GPIHBP1),明确其生物信息学特性及组织表达分布特征,为揭示GPIHBP1基因影响绵羊产奶性状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克隆色瓦绵羊GPIHBP1基因编码区(CDS)序列,通过Prot Para、Prot Scale、SOPMA、SWISS-MODEL、TMHMM-2.0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色瓦绵羊乳腺、肌肉、心脏、肾脏、肝脏、小肠、瘤胃和卵巢等8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色瓦绵羊GPIHBP1基因CDS序列长519 bp,共编码172个氨基酸残基,与山羊GPIHBP1氨基酸序列(XM_018058666.1)比对,有4处氨基酸发生突变(32A→P、52V→A、130S→N和170M→V);色瓦绵羊GPIHBP1蛋白分子量为18063.87 Da,理论等电点(p I)为4.29,不存在跨膜螺旋结构,但存在信号肽(位于第20~21位氨基酸处),是一种细胞外的酸性亲水性蛋白...  相似文献   
43.
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饲草的种植,饲草料的加工调制与利用,全舍饲肉羊的养殖及杂交繁育,以及羊粪尿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介绍了豫北山区"粮—草—羊"高效平衡养羊模式发展现状,以期为促进豫北山区资源可持续利用、山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4.
试验研究了半胱胺(Cs)对藏绵羊断奶羔羊增重、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将40只(公母各半)80日龄左右且体重平均为(16.00±0.31)kg的藏绵羊断奶羔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日粮精料中添加300 mg/(kg·BW)的Cs,隔日添加1次,试验期42 d。分别于开始用药后的第0、7、14、21、28、35天称重,并记录各组所采食的精料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精料中添加Cs使藏绵羊断奶羔羊35 d增重提高43.25%(P0.01),开始用药后的前7 d差异不显著,但8~35 d最为明显,以后随时间延长促生长效果逐渐减弱;精料/增重比下降43.33%。  相似文献   
45.
本试验以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快速检测试纸条来对动物尿液中盐酸克伦特罗(Clenbuersl,CL)进行快速检测.试验结果证明这种快速检测试纸条能够有效检测尿液中的残留物,检测灵敏度达到2~3ng/mL.  相似文献   
46.
2003年7月初,河南林州某农户秦某放牛时,黄牛吃了田间地头自家间苗下来的高粱幼苗(约4k),牛于半小时后突然发病,表现为呼吸困难、震颤、流涎等症状。  相似文献   
47.
以702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KAP1.3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这些多态性位点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KAP1.3基因编码区存在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240G>A和c.312G>A),均存在3种基因型,经最小二乘拟合线性模型分析,c.240G>A位点的3种基因型(GG、AG和AA)个体间平均毛纤维直径、卷曲度、毛长、污毛量、密度、净毛率和细度离散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c.312G>A位点的3种基因型(GG、AG和AA)个体间的毛纤维直径、卷曲度、毛长、污毛量、密度、净毛率等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但GG基因型与AA基因型间毛平均细度离散系数显著小于AG基因型(P<0.05)。因此KAP1.3基因可作为绵羊毛细度离散系数的候选基因之一,其生物学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8.
犊牛成活率是牦牛生产的关键,本文从提高妊娠母牦牛的营养水平、牦牛产后护理、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和疾病防疫工作角度介绍了提高牦牛犊牛成活率的综合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9.
胃肠炎是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胃肠道粘膜及深层组织的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临床特征有严重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自体中毒。该病对养羊业危害极大,且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0.
KAP6.1基因属于角蛋白家族,羊毛纤维的复杂结构主要由角蛋白组成,这些蛋白对于羊毛纤维的机械性能和主要构造起主要作用。本研究以693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实验材料,采用PCR技术、SSCP技术和克隆测序的方法分析KAP6.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KAP6.1基因存在C159T碱基突变和57 bp的插入/缺失,其中,C159T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B型,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3694,0.4574,0.1732,等位基因A频率为0.4560,等位基因B频率为0.5440。57 bp的插入/缺失位点存在2种基因型AA型(303 bp)和AB型(303 bp/246 bp),基因型型频率依次为0.9292和0.0707,等位基因A频率为0.9646,等位基因B频率为0.0354,实验证明KAP6.1基因能够作为优质细毛羊毛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