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分析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特点,以及网络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进而提出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有效氯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0.5×10-6和1.0×10-6有效氯处理虾池浮游植物,用4.0×10-6、100×10-6和150×10-6有效氯处理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两个品种(9002、3011)、巴夫藻(3012)、塔胞藻和小新月硅藻,结果表明,0.5×10-6—1.0×10-6的有效氯对虾池浮游植物产氧有严重抑制,但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金藻类用150×10-6有效氯处理1.5h仍可存活,但小新月和塔胞藻在有效氯为4.0×10-6时,短时间即可致死。  相似文献   
13.
生物有机体元素组成内稳性是生态化学计量学核心概念之一,研究植物N、P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及N、P分配可以明确其生态策略和适应性、竞争性。采用室内盆栽方法,研究了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N、P内稳性与生长对模拟N、P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N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吸收积累N表现为"绝对"的生态化学计量内稳性;P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吸收积累P呈现一定的生态化学内稳性,调节系数HP为0.754,HN∶P为0.792。N沉降增加促进了翅碱蓬积累P,翅碱蓬生长可能受N限制。N、P沉降增加情况下,翅碱蓬株重、P吸收积累量与株高间均表现为异速生长。N沉降增加,翅碱蓬株重生长比株高快,P积累相对减慢。P沉降增加,翅碱蓬株高生长比株重快,P积累也相对更快。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对海水中Cu的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以及海水中总有机碳(TOC)浓度和不同种类配体对Cu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Cu浓度为0 5mg/L时,各组织内Cu蓄积量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第13d均达到吸收平衡,各组织Cu蓄积量为内脏(971 89mg/kg干重)>肌肉(204 99mg/kg干重)>鳃(90 04mg/kg干重)。试验进行13d后,将牙鲆移入清洁海水中排放,结果表明,随着排放时间的增加,各组织Cu蓄积量下降,第8d接近排放平衡,各组织Cu排出率为肌肉(89%)>鳃(86 5%)>内脏(83 7%)。海水中TOC浓度及不同种类的配体对牙鲆吸收、蓄积Cu有明显影响,当TOC浓度相同时,孔石莼Ulvapertusa分泌物比牙鲆分泌物更能降低Cu的生物有效性;当配体相同时,随着TOC浓度的升高,各组织Cu蓄积量均明显下降,表明海水中TOC能降低Cu的生物有效性;海水中Cu2+的表观络合容量(ACu)随着TOC浓度的增加有明显上升趋势,并与TOC浓度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两种载体生物膜中异养细菌数量动态及其氨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微生物学方法测定了淹没式生物滤器中两种载体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异养细菌数量动态及熟化后细菌的氨化作用。结果表明,载体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异养细菌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生物滤器运行前期异养细菌数量高(107~108CFU/g),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105~106CFU/g);沸石载体生物膜细菌的氨化速率前24h平均为17 45μg/(cm3·h)和26μg/(g·h),无纺布载体生物膜细菌的氨化速率前24h平均为17 41μg/(cm3·h)和59 9μg/(g·h)。  相似文献   
16.
Pb(Ⅱ)、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 pertusa在Pb(Ⅱ)、Zn(Ⅱ)胁迫下对不同浓度总氨氮的吸收过程。总氨氮的设计水平为0、0.25、0.5、1.0、1.5、2.0mg/L,Pb(Ⅱ)、Zn(Ⅱ)的质量浓度为0.5、1.0mg/L,持续时间为12h。结果表明:对照组在0~1h内,孔石莼对总氨氮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之后的时间段,有明显的快吸收过程;在Pb(Ⅱ)、Zn(Ⅱ)的胁迫下,这种初期快速吸收的现象减弱;两种重金属都能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产生抑制作用,其中Pb(Ⅱ)、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初期阶段(0~1h)的胁迫作用显著,抑制率达40%~70%;高浓度(1mg/L)的Pb(Ⅱ)、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的胁迫作用大于低浓度(0.5mg/L);Zn(Ⅱ)对孔石莼吸收总氨氮的抑制作用强于Pb(Ⅱ)。  相似文献   
17.
对自行设计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循环养殖系统采用斜板式沉淀槽、水力旋流器、泡沫分离器去除固体颗粒物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养殖槽的固体颗粒物含量小于10 mg/L;对养殖水中总悬浮固体颗粒物的去除能力,沉淀槽最强,去除量(干重,下同)为(11.3±3.5)g/d,占69.2%,水力旋流器为(4.8±1.0)g/d,占29.5%,泡沫分离器为(0.2±0.1)g/d,占1.3%;对难沉降颗粒物的去除能力,泡沫分离器较强,去除量为(4.2±1.1)g/d,占53.1%,其中挥发性悬浮固体占93.2%,沉淀槽为(3.6±0.7)g/d,占44.8%,水力旋流器为(0.2±0.0)g/d,占2.1%;牙鲆摄食饲料所产生的固体废物量(干重)约为245.8 g/kg。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新鲜组织、干粉末、水溶性抽提液和培养水的过滤液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新鲜角叉菜、干粉末及水溶性抽提液对米氏凯伦藻和微小原甲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在较高浓度下对赤潮微藻的生长具有致死效应;采用一次性及半连续培养方式时,角叉菜的培养水过滤液对微小原甲藻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而采用一次性添加方式时,角叉菜的培养水过滤液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但采用半连续添加方式时,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表明角叉菜分泌了非常容易降解的克生物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齐齐哈尔市播种豆科牧草沙打旺的面积已达35万亩。如何充分利用沙打旺牧草的问题随之而来。沙打旺粗蛋白含量较高,不易单独青贮,除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或青饲外,大部分用以调制干草。由于沙打旺干草茎秆较粗硬,不利于家畜采食,从而降低了牧草的利用率。据观测,利用率仅占40%左右。为此,我们进行了沙打旺干草粉饲喂产奶牛的试验,试图探索出合理高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重庆市的外销花卉只有蜡梅和红掌,整个产业与其他省区市相比,属‘第三世界’,差距比较明显。”近日,重庆市林业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笔者采访时坦言,重庆市花木产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有五大“瓶颈”需要突破。据介绍,目前,重庆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上规模的花木企业、苗圃2000多户,花农10万户,去年花木产值达7.9亿元。“特别是2002年以来,这一产业发展比较迅速,每年以5万亩的速度递增。”这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有10个区县把花木产业列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加速发展,或将其作为调整农业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