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23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大量增加给周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通过对南方河网地区典型养殖场周边鱼塘和河涌的底泥采样调查发现,河涌底泥含有较高的有机质(OM)、总氮(TN)、总磷(TP),且OM、TN、TP含量为鱼塘底泥的2~10倍。进一步分析发现,鱼塘和河涌底泥中As平均含量分别为70.06和73.21 mg/kg;Cr在底泥中呈现的垂直分布规律为0~10 cm11~20 cm21~30 cm31~40 cm,河涌底泥Cr平均含量(133.66 mg/kg)是鱼塘底泥(54.36 mg/kg)的2.5倍。此外,河涌底泥中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Pi和综合污染指数Pm均高于鱼塘底泥,其中单项污染指数最高的是As,多为重污染,其次是Cr,Cu、Pb、Zn多为轻污染。通过不同层级底泥中重金属含量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底泥中Cu、Pb、Zn的污染主要受有机质(OM)、总氮(TN)、总磷(TP)的影响。可见,养殖场废物处置主要以鱼塘消纳为主,且鱼塘水每年外排导致周边河涌营养盐和重金属等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2.
陇中旱作区夏收复种饲料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适宜甘肃旱作区夏收作物复种饲料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3.
在江汉平原连续2年布置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氮、钾肥配合施用对鱼饲用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产草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鱼池田埂上种植时各氮钾配施处理均明显提高苏丹草鲜草产量,比对照增产1.2~2.3倍;在农田中各氮钾肥配施处理产草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增产0.84~2.20倍,但较鱼池田埂上苏丹草产草量相对较低。2种立地条件下均以处理N540K180(施N、K2O分别为540、180 kg/hm2)的苏丹草产量最高,分别为82.1和57.0 t/hm2。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在种植苏丹草时,氮钾肥配施是一项增产增收的好措施,鱼池田埂上平均增收3 991元/hm2,农田种植时平均增收2 897元/hm2;净利润也均以处理N540K180最高,分别为5 087和4 385元/hm2。  相似文献   
44.
地膜覆盖方式与施肥对春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2013年在甘肃省定西唐家堡村连续三年进行田间定位试验,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和施肥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子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较裸地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其中深层6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24.9%,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129.9%~188.3%,丰水年效果更突出,配施N、P、K肥(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225、120、60 kg·hm~(-2))时,玉米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达到10 430 kg/hm~(-2)和31.9 kg·mm-1·hm~(-2),较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分别提高10.2%和11.5%。说明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有利于纳雨蓄墒,具有集水高效利用和增产的效果,配套平衡施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5.
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匀、冬小麦生产中春旱严重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方式能有效调控耕层的昼夜温差,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和孕穗期之前的土壤温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全膜覆土穴播处理的产量可达4268.23kg/hm2,比露地高32.88%;水分利用效率为13.23kg/(hm2.mm),比露地高21.97%。  相似文献   
46.
反光膜对北疆滴灌葡萄生长、光合作用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裸地、PE膜、反光膜3种覆膜滴灌栽培弗雷无核葡萄大田大区试验表明,反光膜增加葡萄园土壤深层(40~60 cm)和行间含水量,提高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葡萄对氮、磷、钾的吸收,促进葡萄生长,增加葡萄枝条长度、叶片数、节间数、日生长量、枝条鲜重、干重,增加葡萄产量,提高果实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皮硬度,葡萄提早10 d采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表现为反光膜>PE膜>裸地。  相似文献   
47.
为了从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的角度阐述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16S rRNA V3+V4区序列进行测序分析,以不施肥(CK)、单施化肥(F)作为对照,研究T1(化肥+颗粒菌剂75 kg·hm-2)、T2(化肥+颗粒菌剂150 kg·hm-2)、T3(化肥+颗粒菌剂225 kg·hm-2)、T4(化肥+颗粒菌剂300 kg·hm-2)处理下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与F相比,T2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细菌OTU数量、Chao1指数和ACE指数。门水平上,与CK、F相比,T4酸杆菌门分别降低33.24%、29.33%,芽单胞菌门分别降低25.16%、21.01%。纲水平上,与CK相比,T4 γ-变形菌纲和拟杆菌纲相对丰度分别显著增加32.04%、59.73%,T3和T4放线菌纲相对丰度分别显著增加129.11%、 169.68%,T4芽单胞菌纲、母链菌纲相对丰度分别显著降低26.91%、38.1%;与F相比,T3和T4酸微菌纲相对丰度分别显著降低21.38%、24.04%,而放线菌纲相对丰度分别显著提高59.48%、 87.72%,T2、T3和T4拟杆菌纲相对丰度分别显著增加74.19%、73.52%、124.49%。说明施用微生物菌剂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的丰富度,改善菌群结构,增加有益菌的丰度,进而改善马铃薯土壤微环境。  相似文献   
48.
以陇油10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硼量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硼能够显著增加油菜单株角果数、单角果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单株角果数和产量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而增加,单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会随着施硼量增多先增加后降低。油菜产量与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有显著的正相关。在和政县,当施硼量为2.10~3.15kg/hm~2时,能够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49.
适宜陇中旱作区麦后复种的饲用油菜新品种(系)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陇中旱作区对7个麦后复种的饲用油菜新品种(系)生物量及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饲油1号、饲油2号生物产量较高,适应性好,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可作为甘肃省中部旱作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50.
全膜双垄沟播与施钾量对半干旱区油葵籽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陇葵杂3号为试材,在年均降水量415 mm的半干旱区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与施钾对旱地油用向日葵籽仁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较露地油葵籽仁粗脂肪、油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5.4、13.6 g/kg,亚麻酸含量显著提高了16.7%。施钾对油葵籽仁粗脂肪、油酸、亚麻酸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以施钾量为120 kg/hm~2时最好,较不施钾油葵籽仁粗脂肪、油酸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9.5、10.6 g/kg,亚麻酸含量显著提高22.2%。综合考虑油葵籽仁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油酸、亚麻酸等因素,全膜双垄沟播和施钾可显著改善旱地油葵籽仁品质,以施钾量以120 kg/hm~2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