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耕地资源安全是土地资源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本文在总结郑州市耕地资源安全态势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耕地资源安全的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62.
63.
刘成武 《警犬》2011,(2):13-14
本试验研究了谷氦酰胺对幼犬血清中GPT和AKP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6头60日龄平均体重为5.86±0.22kg的德国牧羊犬,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实验组谷氨酰胺的添加浓度为1.2名。试验期为21天。于试验的第7、14和21天,分别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4.
正警犬技术工作是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警犬训练是警犬技术工作的保障,为了成为一头优秀的警犬,警犬训导员往往对警犬进行大量的训练,警犬的过度训练会引发一种特殊疾病——尾巴不举综合症(Limber tail syndrome)。该病是一种以尾巴不能抬起、疼痛等症状引起的运动障碍疾病。尾巴是由活动的椎骨组成,椎骨周围有各种各样的肌肉。这种结构使犬能够左右移动尾巴,抬起尾巴或将尾巴放到两腿之间。当尾巴受伤时,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动作,造  相似文献   
65.
宋成舜  翟文侠  陈志  刘成武 《土壤》2011,43(6):1021-1027
以西宁市市区2008年建设用地数据为依据,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以样本片区作为功能区的代表,运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出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市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总体处于适度利用水平,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面积为542.13 hm2,适度利用面积为5 546.56 hm2,低度利用面积为2 094.99 hm2;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主要集中在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上.  相似文献   
66.
67.
采取封山育林,增加地面植被,培植酸枣资源,利用酸枣嫁接大枣,而后采取配套技术措施。取得了嫁接成活率95%,当年部分结果,2年生平均每公顷产鲜枣5160kg,3年生平均9067.5kg,4年生平均10300kg,高产片达42300kg的好成绩。为石灰岩旱薄地发展优质高效林业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68.
昌远兰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60-10662,10676
[目的]分析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湖北省1949~2009年的历史文献、统计资料和普查数据,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数量经历了一个由短期增长到持续减少然后又平稳增加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省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不同,耕地资源变化的区域差异较明显;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量的减少恶化了人地关系,加剧了人地矛盾,对湖北省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结论]为湖北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彭大雷  黄利民  刘成武  余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92-19196
在阐述研究区域概况和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依托银山坡村农户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19852009年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从农地政策、计生政策、农地边际化与工业化4个方面剖析了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农户家庭农地经营规模、粮食播种面积及复种指数、土地生产率3个方面对农业劳动力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9年农业劳动力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上的"断层现象"和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农地制度、计生政策、农地边际化和城市化;农业劳动力规模减小对农作物复种指数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土地生产率的高低受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70.
汤进华  林建永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93-15896
利用2009年的湖北统计年鉴中农、林、牧、渔总产值数据,分析了湖北省1983年以来农业结构变动特点,根据2005和2009年的湖北省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整理的相关数据,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2004—2008年湖北省在中部地区以及湖北本省所辖17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的差异。结果表明,湖北省在中部地区农业整体优势明显,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是种植业和渔业的结构不尽合理,渔业和农业服务业的竞争优势亟待加强;湖北省内农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明显,就总偏离来看,黄冈、荆门和宜昌在全省具竞争优势,从产业部门来看,种植业、林业和牧业竞争力最强的是黄冈,渔业竞争力最强的是荆州,农业服务业竞争力最强的是襄樊。并根据以上结果提出湖北省应依据区域内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现有经济基础的差异,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延长生产链条,走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