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68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61篇
  35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6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91.
玉米常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的生物技术解决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育种家利用生物技术途径解决玉米常规育种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已成为可能。转基因技术可使玉米基因组本来不存在的外源基因导入进去,培育成具有“外来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将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快速地聚合在一起,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性聚合的超级玉米品种。而目前玉米的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如何有效地结合,是国内外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就当前玉米常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生物技术的优势做了讨论,并提出有效相结合的建议,以期今后能更快地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多抗性聚合新品种。  相似文献   
592.
根剪对冬枣根际土理化性状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年生的冬枣(Zizyphusjujuba Mill.)为试材,分别在行间两侧距树干3倍、5倍和7倍胸径距离处对其进行根剪处理,研究了根剪对冬枣根际土理化性状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倍胸径距离根剪提高了根际土的有效N,P,K含量和pH值以及农药残留的含量;减少了根际土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对放线菌数量则无明显影响;3倍胸径距离根剪抑制了根际土的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及脲酶活性;降低了有机质含量及根分泌物中氮基酸总量、有机酸总量和总糖含量.与3倍胸径距离根剪相比.5倍胸径距离根剪后根际土中的有效N,P,K含量、有机质含量、酶活性、根分泌物、微生物数量均有所增加,pH值以及农药残留量则有所降低.7倍胸径距离根剪,根际土中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认为,3倍胸径距离根剪对根际土理化性状及生物学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3.
对"3414"田间试验各处理玉米产量和不同氮水平(N0=0、N1=93.75、N2=187.5、N3=281.25 kg/hm~2)下测定土壤无机氮,探究N、P、K不同配比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和不同氮水平下土壤无机氮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施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升高,玉米产量先升高后稳定,通过方差分析确定当地最佳推荐施氮量变化范围为93.75~281.25 kg/hm~2。施氮可以提高1 m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积累量。铵态氮易被固定,拔节期以后,土壤中铵态氮积累较为稳定。硝态氮在土壤中变异较大,尤其在高施氮量(281.25 kg/hm~2)时,1 m土体中硝态氮积累量显著增加。无机氮总量与施氮量显著相关,当施氮量为281.25 kg/hm~2时,大大增加中期(抽雄期)氮素损失风险,确定安全施氮量处于187.5~281.25 kg/hm~2。提高产量、减少氮素损失的生产目标,207.27 kg/hm~2的施氮量为当地经济安全施氮量。  相似文献   
594.
动物传染病检测技术是面向地方高校动植物检疫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课程,传统的偏重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操作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动物传染病防控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对新形势下我国地方高校本科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快速实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95.
向作物中转多价抗虫基因是增强作物抗虫性、拓宽抗虫谱、延长抗虫时限的有效措施。从粳稻品种吉粳81、吉粳88和通887的成熟胚诱导出愈伤组织,以愈伤组织作为转化的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苏云金杆菌毒蛋白基因CryIA(a)和半夏凝集素(Pinelliaternataagglutinin,PTA)基因。表达双价抗虫基因的载体p3300-bt-pta的bt和pta分别由Ubiquitin启动子和CaMV35S启动子驱动,宿主菌株为EHA105。用除草剂草丁膦(PPT)筛选得到转基因植株25株。以bt基因和pta基因两端序列为引物在一个反应体系同时做2个基因的PCR检测,检测到bt、pta基因的2条带,Bar基因的PCR检测也显阳性。转化株对PPT除草剂抗性鉴定呈抗性,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水稻二化螟接虫鉴定结果表明,23株转基因植株抗虫性比对照明显提高,2株表现感虫。  相似文献   
596.
不同氮源对土壤无机氮、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率,选择合适的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代替尿素(基肥+追肥),以玉米品种巴玉1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源(氮肥品种)、不同施氮时期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空白(CK)、尿素基施(CU1)、尿素基施+追肥(CU2)、硫包膜尿素基施(SCU)、树脂包膜尿素基施(PCU)、50%树脂包膜尿素+50%普通尿素基施(HPC)共6个处理,测定不同生育时期1 m土体内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玉米产量及氮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传统施氮方式相比(CU2),尿素一次性基施(CU1)处理前期氮素释放快,后期脱肥;两种包膜尿素均可延缓氮素释放,硫包膜尿素表现为前期氮素释放快的典型特征,树脂包膜尿素在整个生育时期表现较平稳氮释放。各处理产量表现为PCUHPCCU2CU1SCUCK,相对于不施氮依次增产46.3%、38.8%、29.5%、25.8%、16.9%;氮肥利用率表现为PCUHPCSCUCU2CU1,利用效率依次为49%、43%、39%、36%、25%。树脂包膜尿素基施处理和50%树脂包膜尿素+50%尿素基施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可代替传统施氮方式应用于生产。研究结果为黑土区一次性施氮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97.
政府内部的考核,特别是被帮扶主体的反馈和独立第三方的评价对精准扶贫项目效果评估意义重大。在评价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改进,这要求对精准扶贫项目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角度对精准扶贫项目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被访者特征、住房状况、扶贫评价显著影响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对扶贫项目的满意度,民主参与指标不显著影响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对扶贫项目的满意度。最后,对影响扶贫项目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扶贫项目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的未来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598.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细胞株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Panc -1、BxPC-3、AsPC-1三种胰腺癌细胞株及正常胰腺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 在Panc-1、BxPC-3、AsPC-1细胞株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引物均发...  相似文献   
599.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其地势为南高北低,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大小河流1000余条,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9座;小型水库295座;池塘9000余个。境内有鸭绿江水系、浑江水系和辉发河水系,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汛期常受海洋气团活动影响,有时受台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汛期,径流量随降水变化而变化。境内各主要河流受污染的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600.
大豆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克隆与实验克隆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大豆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96012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含有1个编码350个氨基酸的完整的开放读码框,5′非翻译区具有2个同框终止密码子,3′端具有2个加尾信号和polyA尾巴。启动子区除含有通用核心元件外,还含有许多与光反应有关的作用元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含有1个信号肽和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的特征基序,该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物种之间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电子表达分析和RT-PCR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表达量与组织中叶绿体含量具有很高的关联,但强光逆境对该基因的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