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20篇
  3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 青饲料的饲用技术及要求 1.1 直接饲喂,力求新鲜 青绿饲料如果直接饲喂家畜家禽,一定要保证新鲜干净.因为青绿饲料含水量高,不宜久存,如不进行青贮和晒制干草,应及时饲用,否则会影响适口性,严重的可引起中毒. 1.2 适时刈割 青绿饲料的营养价值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变化,一般来说,植物生长早期营养价值较高、但产量较低.生长后期,虽干物质产量增加,但由于纤维素含量增加,木质化程度提高,营养价值下降.青绿饲料不同品种,不同利用方法,不同利用对象,其最佳利用时间是不一样的,禾本科一般在孕穗期,豆科则在初花至盛花期,直接鲜喂适当提前,青贮利用和晒制干草可适当推迟.如果用来饲喂猪、兔可适当提前,饲喂牛、羊可适当推迟.  相似文献   
92.
科技示范促进吕梁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的蓖麻、大豆、谷子、花生、向日葵5种作物中筛选出适宜吕梁山区种植的13个品种,在吕梁市进行为期2年的示范展示。示范田蓖麻、大豆、谷子、花生、向日葵的亩产分别在162kg、141kg、233kg、359kg、及171kg以上,供示范的所有品种增产率均在13%左右,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展示、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93.
一、前言桩基础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形式.桩土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现在,无论是桩基材料和桩类型,或者是桩工机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化基础工程体系.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桩基可以大量减少施工现场的工作量和材料消耗.桩基础是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土建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桩基础,规范规定必须做一定数量的桩基载荷试验,以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94.
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及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和株高作为评定抗旱性的指标.采用综合评定法,对黄淮海地区11省(市、区)5071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田间抗旱性鉴定。鉴定出1级高抗类型资源393份,2级中高抗类型资源614份、3级中抗类型资源805份。其中来自山西的大豆种质资源中,1级、2级抗旱类型资源为332份,占到1级、2级类型总数的32.9%,初步认为山西是黄淮海地区大豆抗旱种质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95.
地膜覆盖春大豆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春大豆可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大豆生长发育进程,提高叶面积系数,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比露地栽培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6.
从温度、光照、降水方面对周口市蚕桑生产进行了气候影响分析,指出桑树在当地生长时间长,早春桑牙萌发早,光、温、水匹配较为合理,桑树生长良好,病虫害少,叶质好,产量高,茧质也好。蚕桑有利的春季气候条件要充分利用,同时要增加夏秋季饲养批次,克服"重春轻秋"或"重春弃秋"的习惯。应充分挖掘当地的秋季气候资源,探讨平原地区蚕桑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
<正> 一、品种来源原名汾豆16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1982~1986年以临县羊眼豆为母本、浮山绿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1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定,定名为晋豆14号。该品种是我省首次选育成功的适宜晋西黄土丘陵区种植的抗旱、高产大豆新品种。二、特征特性在晋西28县区春播,生育期为130~140天。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成熟。株高80~100厘米,水肥充足时可达120厘米。分枝5~7个,茎秆较软,植株上部略有缠绕。叶圆形,中小叶,浓绿色,紫花,灰毛,无限结荚习性。主茎18~22节。单株  相似文献   
98.
利用大豆分子连锁图定位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QTL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大豆孢囊线虫 (SCN ,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是一种土传的定居性内寄生线虫 ,是引起大豆黄萎病的病原 ,是大豆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SCN的生理小种多达十几种 ,在我国大豆孢囊线虫病原主要为 4号生理小种 ,它是现有生理小种中致病力最强的小种。经典遗传学研究已经确定大豆孢囊线虫抗性基因由 1- 4对核基因控制 ,估计有 10个以上的抗性座位。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及QTL定位方法的发展为深入研究该病害的抗性遗传规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这对加速我国抗大豆抗孢囊线虫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晋豆 2 3×ZDD2 315组合F2 群体 (2 5 3个单株 )为试验材料 ,其中灰布支黑豆 (ZDD2 315 )是我国山西省农家品种 ,对大豆孢囊线虫 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利用塑料钵柱法进行SCN抗性鉴定 ,构建大豆孢囊线虫抗性主座位所在区域的分子图谱 ,并进行SCN的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根据已发表的大豆A和G连锁群的分子遗传图谱 ,应用BSA法 ,获得了 8个与SCN4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相关的SSR标记 ,它们是Satt0 38(176bp/ 182bp) ,Satt30 9(130bp/ 135bp) ,Satt6 10 (2 4 0bp/ 2 2 2bp) ,Sat_14 1(189bp/ 184bp) ,Satt187(30 0bp/ 2 5 0bp) ,Satt315 (2 5 3bp/ 2 4 8bp) ,Satt6 32 (2 86bp/ 2 90bp)和Sat_16 2(2  相似文献   
99.
旱地大豆品种资源依其来源不同划分为3种类型:一、晋西黄土丘陵区旱地品种(以下简称西山旱地品种);二、晋东土石山丘陵区旱地品种(以下简称东山旱地品种);三、平川旱地品1种(包括我所及省内外科研单位育成的旱地品种)。为探讨不同类型旱地品种资源的生态型特点,选取西山基点品种资源试验的50份旱地品种材料分别代表上述3种品种类型,对其农艺生态性状进行对比分析。抗旱性 1982年于结荚、鼓粒期遇到严重干旱时观察上述3类旱地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该年严重干旱,0—30公分土层土壤含水量为10.3%。不同类型旱地大豆品种在西山种植表现出不同  相似文献   
100.
对22份"十五"攻关培育的创新种质和22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了24个SSR标记的分析比较,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创新种质的遗传结构特点,为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及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24个SSR位点共检测出231个等位变异,其中15.8%(36个等位变异)为创新种质所特有,特别是在与大豆胞囊线虫紧密连锁的Satt309位点上验证了一个我国独有的等位变异。结合UPGMA和Model-based聚类结果,将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分为4组,第Ⅰ组由13份来自东北和山西的创新种质组成;第Ⅱ组由8份来自东北的育成品种组成;第Ⅲ组由8份来自黄淮海和南方的大豆种质组成,其中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各为4份;第Ⅳ组由4份育成品种组成,分别来自吉林、黑龙江、河南和山西。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国外种质和野生大豆创造的创新种质丰富了东北地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应加强利用国外种质、我国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和野生大豆等优异资源,在创造优异大豆新种质的同时,拓宽我国大豆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