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集重庆核桃主要产区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及综合肥力情况。结果表明:(1)重庆核桃产区土壤pH值范围为5.57~8.46,少量产区呈微酸性。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质量分数分级标准,重庆各核桃产区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较低,为5.11~16.22 g/kg。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为0.69~1.31 g/kg、25.43~120.53、13.50~142.98 mg/kg,总体均处于中下水平。土壤全钾质量分数较高,为18.64~36.89 g/kg。全磷、有效磷质量分数分别为0.47~1.13 g/kg和6.23~42.37 mg/kg,总体达到中上水平。土壤有效Ca、Mg质量分数丰富,分别为551.21~9671.42和21.21~688.25 mg/kg。有效Fe、Mn、Zn、B质量分数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别为1.94~11.20、1.31~29.03、0.42~1.54、0.21~0.57 mg/kg。有效Cu、Mo质量分数在各产区差异性较大。(2)采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显示,重庆核桃产区土壤综合肥力均为III级,属一般肥力水平,且有机质、氮和钾是限制土壤肥...  相似文献   
12.
对6个重庆乡土核桃无性系的坚果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为重庆优良核桃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参试核桃无性系坚果的单果质量、三径均值、出仁率、脂肪、蛋白质以及脂肪酸组分等16项指标进行了测量、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核桃坚果的三径均值(28.45~35.16 mm)、单果质量(6.85~15.18 g)、壳厚(0.96~1.32 mm)、出仁率(50.00%~60.25%)、蛋白质(17.07%~24.23%)、脂肪(54.40%~67.63%)、可溶性糖(4.47%~7.95%)、单宁(10.50~25.40 mg/g)以及检测出的8种脂肪酸组分的质量分数在参试无性系间存在差异,所有参试无性系的出仁率、蛋白质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均达到国家良种标准. 6个无性系的主成分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YC-8, YC-3, YC-10, YC-6, YC-12, YC-2.基于重庆乡土核桃无性系坚果品质特点,探讨了重庆乡土核桃无性系选育利用方向,初步明确了YC-8可作为综合性状优的干食核桃无性系,YC-3可作为高出仁率的干鲜两用核桃无性系,YC-10...  相似文献   
13.
以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青冈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2 种马尾松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与 土壤呼吸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各土层(0 ~20 cm、20 ~40 cm、40 ~60 cm)土壤总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易氧化有机碳(ROO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均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青 冈混交林各土层土壤呼吸强度也分别比马尾松纯林显著高出18.4%、14.7% 和17.3%,而马尾松青冈混交林1 d 土壤释放的CO2 -C 占土壤总有机碳的分配比例却总体上低于马尾松纯林;2 种林分类型的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呼吸 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混交林土壤具有更大的有机碳储量, 表现出更强的 土壤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4种木本植物在石漠化地区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山桐子、桑树、无患子和皂荚为研究对象,比较几种木本植物在石漠化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桑树的成活率、株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根冠比、根干质量等生长指标最好,其次是山桐子和无患子,皂荚最差;桑树和山桐子的光合生产能力较强,无患子和皂荚相对较弱,但无患子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桑树、皂荚,山桐子最低。拟合各类植物Pn-PAR光响应曲线得出:桑树、山桐子和皂荚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在15 μmol/(m2·s)左右,高出无患子50%;各树种的表观量子效率大小顺序为:桑树皂荚无患子山桐子,暗呼吸速率为:桑树无患子皂荚山桐子,光补偿点为:无患子皂荚山桐子桑树,光饱和点为:山桐子桑树皂角无患子。可见,从生长状况和光合特性来看,4种木本植物在石漠化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为:桑树无患子山桐子皂荚。   相似文献   
16.
林窗大小对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林窗大小对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在重庆丰都县世坪林场小叶栲和栲树群落内收集饱满成熟种子,并于2011-12在马尾松大林窗(>100m2)、中林窗(>50~≤100m2)、小林窗(>25~≤50m2)中心和林冠下开展小叶栲和栲树种子埋藏试验,统计并比较各处理种子萌发率、出苗率及存活幼苗的高度。【结果】小叶栲和栲树种子萌发率和出苗率均表现为大林窗优于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小叶栲和栲树在大林窗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种子萌发率的1.7,1.9,2.5倍和1.6,1.3,1.3倍;2种种子在大林窗时的出苗率较中林窗、小林窗和林冠下分别增加75.6%,84.6%,94.6%和53.1%,63.3%,18.5%。小叶栲和栲树生长初期各处理的苗高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从种子萌发率、幼苗存活率和苗高来看,大林窗(>100m2)是小叶栲和栲树进驻针叶林、构建异龄复层混交林初期的适宜面积,且以栲树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黑藻和金鱼藻在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适应性,采用模拟法研究了黑藻和金鱼藻对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黑藻在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适应性强于金鱼藻,是治理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和沉水植被恢复的首选物种.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具有广阔前景,对保护三峡水库的水环境贡献很大,在库区水体中可以发挥强大的环境生态功能。本文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次级河流的环境问题,预测了金鱼藻和黑藻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抑制藻类生长,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消落带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芦苇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预测了芦苇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可防止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渗漏液污染和藻类爆发等问题。同时,合理利用芦苇资源还可增加库区人们的经济收入,加快库区农村的经济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为重庆地区早实核桃采穗圃营建及高效管理提供参考,以早实核桃‘渝城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定植密度(1 m×2 m、2 m×2 m、2 m×3 m、3 m×4 m)和4种修剪强度(长放、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对核桃枝条生长和穗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密度和修剪强度对有效枝数、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有显著影响,且修剪强度的影响大于定植密度,两者交互作用对枝长影响显著,对其他指标则无显著影响。从定植密度上看,有效枝数、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随密度降低而增加,在2 m×3 m和3 m×4 m密度下的有效枝数及有效芽数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从修剪强度上看,随着修剪强度增加有效枝数显著减少,而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显著增加,其中重短截的枝条质量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综合来看,在16个处理中,2 m×3 m结合重短截处理的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单产有效芽数较高,是兼顾了枝条质量和穗芽产量的最佳处理。定植密度和修剪强度对于重庆地区早实核桃‘渝城1号’采穗母树枝条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营建采穗圃的适宜定植密度为株行距2 m×3 m,适宜的修剪强度为休眠期重短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